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1)

“优酷出品的首档原创京剧元素互动推广综艺《青春京剧社》,是一档立足于传统京剧艺术,以京剧相关的热门IP进行概念包装及内容延展的综艺节目。扎根年轻一代的力量,信任青年一代的审美,汲取现代时代符号创新,融合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年轻人离京剧更进一步,让京剧因为年轻人更潮一些。”

这是《青春京剧社》的官方简介。通常我会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但考虑几番觉得这个简介实在精彩,于是直接挪过来用。官方简介精准地靶向狙击了年轻人这个群体,一句“信任青年一代的审美”完美地点了《青春京剧社》的题,也点了我今天的题——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是没有审美的。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2)

《青春京剧社》这个节目简单来说就是张国立作为京剧社社长,瑜老板作为导师,带着杨迪、海陆、大锁、大左等人进行京剧的学习,12月4日在优酷首播。说实话第一期看下来,节目呈现效果实在配不上官方简介中传达出的野心。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3)

为什么年轻人一定要爱京剧?


可以明确的是《青春京剧社》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将京剧角色绘制成这种比较“潮”的漫画形象。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4)

再比如这档节目的舞美特别的现代化。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5)

甚至第一期的主题叫做“京剧人物求职指南”,因为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最大困扰就是找工作。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6)

我大概理解了节目组的美好愿望——把那些“受到年轻人喜爱的”节目中所拥有的元素,一并挪过来成为京剧的载体,于是京剧也会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可做节目总要讲求各方面的匹配程度。这样一个舞台要让四个人一起站上去学耍花枪,甚至知名戏剧世家的后辈穿着束缚行动的西装给嘉宾做演示,除去安全问题不说,这样花哨的舞台上,我甚至看不太清花枪在哪儿。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7)

再说这京剧人物求职指南的主题,其实就是张国立问大家,我们今天要给诸葛亮找工作,那么他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呢?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8)

大家各自开脑洞以后就开始学习京剧里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表情、动作,而这一系列的学习几乎和京剧人物求职指南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大家学习过各种京剧神态后,各位嘉宾需要根据特定情境展现所学知识。

特定情境是什么?是喝多了回家老婆很生气,你要怎么办?你要惊提、怒沉、喜展眉。瑜老板去年上浙江卫视《你好生活家》就教过。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9)

或者,你可以用京剧念白的方式去沙县小吃抢单。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10)

又是和现代化舞台上耍花枪如出一辙的别扭,且不说下是生活中没有人会用京剧的方式讲话,京剧发音规则以及神态种类还都没介绍的情况下,这些嘉宾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这种学习是无意义的。

几个嘉宾玩玩闹闹一整期也没学出个所以然,京剧本身的魅力也没能展现出来。这时我特别想问,这些嘉宾是不是真的喜爱京剧?如果真的喜欢又怎么舍得把京剧学得如此七零八落。

那么问题来了,年轻人为什么一定要热爱京剧?京剧是国粹不假,但武术、医学、书法也都是国粹,是否所有年轻人都要承担起传承和学习所有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青春京剧社》的出发点是好的——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京剧文化。但对京剧的“不感兴趣”是许多年轻人和京剧之间的鸿沟,粗糙的“时尚”舞美和强行来现代找工作的京剧人物是无法成为桥梁的。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11)

热爱要从了解开始


《青春京剧社》虽然找来了瑜老板作为专家向嘉宾们展现京剧的专业知识,但京剧到底是什么?京剧的起源又是什么?京剧为何动人?学习京剧又是何种艰难?这些能够帮助观众建立起和京剧的联系的基础信息都被省略掉了。

我们真的不爱京剧吗?《霸王别姬》讲了一段从小学戏的师兄弟的故事,学戏的艰苦和那段荡气回肠的《霸王别姬》我至今都记得。同时120多万人在豆瓣上给这部电影打出了9.6分,这120多万人中,年轻人的比例不会小。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12)

我们也真的对传统音乐兴致缺缺吗?曾经有一档小而美的山东卫视的综艺《为你而歌》通过到全国各地取材和学习当地音乐的方式进行音乐的二度创作,也在尊重地方音乐的同时完成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13)

其实对于小众文化来说,能否真正通过综艺走向大众,并不取决于小众文化能否展现目标观众的特质,而是取决于综艺这个载体是否完成了传播文化的功能。

《舞蹈风暴》之所以能够让青年舞者从舞蹈圈走进观众视野,是因为这档节目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完整的舞蹈行业,观众对于舞蹈圈的好奇被解答了,于是才能更能理解舞者的艰辛,从而更好地欣赏每一个完美的舞台。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14)

《青春京剧社》目前并没有拿出一个很认真的态度来做这档本应该传播京剧文化的综艺,没能有一个系统化的京剧内容的展现,也不够深入,完全没能展现京剧的魅力,于是也就无法要求观众对节目核心——京剧产生兴趣,这场文化的传递是失败的。

《青春京剧社》是不必强调传统文化年轻化的,用相对年轻的综艺化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内核都要跟着变“潮”。用这种方式来展现传统文化反而传达了一种“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

青春京剧社丑角(不看青春京剧社的青年没有审美)(15)

其实究其根本,《青春京剧社》没有做到的正是相信年轻人的审美。如果真的相信年轻人,那么请把最真实的戏剧行业原汁原味展现给年轻人,用认真打动我们,反而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