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越军战史资料记载:1984年3月26日,越南军队和柬埔寨武装力量对抵抗武装发起追剿行动。中国昆明军区随即向渭川县(与我国云南省麻栗坡县接壤)当面调集了4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师。4月2日至27日,中国对越南北部六个省进行全线炮击,发射炮弹28000发,其中仅对渭川一地就发射11000发炮弹,距离边境线18公里的河江市都遭到炮击。
4月28日至5月16日,中国军队先后占领了河宣省渭川县的233高地(169号高地,此为我方名称,下同)、 685高地(634高地)、772高地(662.6高地)、1030高地(八里河东山)、1250高地(者阴山)、1509高地(老山)。中国军队占领1509高地后,又相继占领和炮击了高地周边的一些越军阵地,越军被迫后撤到地势较为低洼的阵地来阻挡中方的前进路线。
为了夺回被占阵地,越军组织了“MB84”战役,除了356师从老街调到渭川外,参战的部队还有312师、313 师、314师、316师。越军通过战斗攻占了一些高地,但是没有达到预期作战目的。因为中国军队的炮火太强大,采取不间断的炮击,几千吨炮弹倾倒在越军阵地上,这样猛烈的炮击,在越军进攻772高地和685高地时尤为突出。
为了保住高地,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越军以排为单位顽强地坚守阵地。在有的阵地上,越军士兵长期呆在山洞里,没有条件洗澡,饮食供应也很困难。士兵轮换下阵地的时候,个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好像野人似的。在685高地,双方在每一寸土地上反复争夺,那里山峰林立,岩石尖耸,双方不分昼夜地对这里实施炮击。炮火过处,大片山林成了荒山秃岭,草木无存。因此, 越军把这里称为“世纪石灰窑”。
1984年至1989年,渭川前线成为边境战争的焦点。在此期间,中国军队先后调来了几十万部队。还有昆明军区炮兵第4师为主的几十支炮兵部队参战,最多时达上千门火炮。除了昆明军区之外,中国其他军区的部队也都调往这里参加轮战,锻炼部队。中国部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进攻,给坚守第一线的越军部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渭川前线的惨烈战争延续了5年,主要就是争夺1509高地及其周边的各个山峰。这些山峰遭到双方炮火成年累月的炮击,仅685高地山头就被削去3公分。中国的军事潜力远超过越南许多倍,连续多年在边境全线保持军事压力,甚至在渭川这样一个地域狭小的山岳丛林地带进行旷日持久的战斗,给越南造成了多方面的困难。
中国军队在渭川地区的作战,是继1979年大规模战争之后,中国对越南进行的全面打击性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中国军队七大军区部队都到这里参加轮战,规模从连级到军级不等。中国军队有6次军级单位轮战,20次师级单位轮战,171 次团至连级单位轮战。中国军队一方面派遣飞机和侦察部队进行越境侦察,一方面用炮兵对越方阵地、交通要道进行炮击,步兵则攻占边境浅近纵深阵地。
中国军队的作战不循规律,不分昼夜,在任何时段都可能集中兵力对越方阵地进行毁灭性打击。他们进攻的重点是772高地和685高地以南清水地区的各个阵地。其目的在于把越军逐出清水河以北,把清水河作为两军之间的界线。中国选择并打了5年的战场—渭川前线,仅仅是一个只有几十平方公里且荒无人烟的狭长地带,到处是崇山峻岭,地势险峻,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在这里,几百万发炮弹落下,越军有几千名士兵阵亡,经常是双方炮兵相互炮击。5年间,两军都在为争夺每一寸土地而展开攻防。
中国把战场选在渭川的原因在于:一是作战规模不大,不会在国际上激起强烈反应和影响自己国内的局势,其次是想要进一步消耗越南的有生力量。这5年,中国最大化地使用了炮兵,这是中国占据优势的首要因素。这场战争已经不同于1979年,中国军队已经对部队进行了精心的训练。中国军队还对越方各个阵地的位置进行了仔细的调研,掌握了战场的地形,早就为他们的炮兵标注好了坐标。
在运输上,中国军队也占尽优势。在进攻前的几个月,中国军队就开始修筑通往边境的道路和桥梁,把各种型号的火炮输送到这里,炮兵部署也较为合理。越南没有料到中国会进攻一个没有太大军事价值的地方,因此也没有在渭川前线做认真的准备,依然把炮兵部队的主力部署在边境线其他地方或是战役、战略纵深。渭川前线遭到进攻之后,炮兵部队只实施了短时间的炮火支援后就没有炮弹了。中国把战场选在地势如此险峻的地方,让越南在运输和补充上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
这场战争的主角是炮兵,中国可以自己生产弹药,一天要打几千发炮弹,每发炮弹重几十公斤,它们从兵工厂生产出来以后,可以通过铁路、公路直接运送到前线。而越南则需要在海防港把炮弹从苏联的运输船上卸下来,再用火车、汽车运到渭川,又从那里用人工运送到各个阵地,每个运输兵每天只能背送2发炮弹。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炮兵对越军进行打击,而不再采用大规模的兵力进攻。渭川被中国军队当成了一个轮战训练场。
越军认为:中国不像1979年那样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是撕开越南的一块伤疤,让越南继续流血。越南被撕开伤疤的地方就是河宣省的渭川前线。这块伤疤虽然不大,但是时间跨度长达5年,同时越南为了防止中国军队在其他地方发起进攻,被迫维持上百万兵力的常备武装力量,并将主力部署于北方。
这造成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国家经济不堪重负,举步维艰。沉重的负担,既压在越南身上,也压在苏联身上。最终,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苏联不复存在,中国的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南疆烽烟正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