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胶病是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上常见的一种“伤流”现象,多发生于主干、主枝、枝杈等部位,也侵染果实。

从伤口流出柔软的、玻璃质似的胶液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初为无色半透明稀薄而有黏性的软胶,不久变为茶褐色,质地变硬,呈结晶状,吸水后膨胀,成为胨状的胶体。
胶点下皮组织坏死,多年生枝干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流胶量大时,树体衰弱,叶黄,落叶也早,严重时,造成死枝、死树。

发病规律

流胶病包括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种,侵染性流胶病为真菌侵染所致,非侵染性流胶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胶后,容易再感染侵染性病害,大雨过后更为严重。流胶病一年两次发病高峰,分别为5月上旬-6月下旬和8月上旬-9月下旬。危害时病菌孢子借风雨的传播,从伤口、皮孔、侧芽侵入。多雨潮湿地区果园及久旱后连阴雨天气,流胶病发生严生。15℃开始流胶,菌丝在15-35℃范围内生长,25-35℃最适宜生长,4℃和40℃不能正常生长。

发病原因

流胶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

1)机械性损伤、剪锯口、冻害、日灼、雹害及重修剪等;

2)枝干、果实虫害:如红颈天牛、大青叶蝉、桃小、桃蛀螟等;

3)寄生性真菌、细菌危害:如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等;

4)根部病害:如根瘤病等;

5)不良环境:如施肥不当、排水不良、土壤瘠薄、结果过多、种植过深、修剪不当、土壤黏重、土壤盐化或酸化等;

1.6)砧木与品种的亲和性不良;如毛樱桃砧、杏砧嫁接等。

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

1.1)要求在萌芽前喷雾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80%五氯酚钠200-杏流胶病如何防治(桃李杏流胶病高峰期)(1)300倍液。

1.2)早春发芽前,刮除流胶病病斑,用40%晶体石硫合剂涂抹。

1.3)用80%乙蒜素杀菌剂50-100%倍液灌根处理。

1.4)在新梢生长期,叶面喷雾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15%春雷•中生•噻呋酰胺750倍液或8%代森锰锌600倍液或80%杀菌灵800倍液,交替使用,10-15天一次,连续2-3次。

1.5)4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隔20天用刀纵横划病斑部位,深至木质部,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100倍液涂抹病斑处。

1.6)落叶后,树干、大枝涂白,防治日灼、冻害,兼治病虫害。涂白剂方为:

生石灰、石硫合剂、食盐,清水=12:2.0:2.0:36

生石灰、食盐、大豆汁、清水=12:2-2.5:0.5:36。

2、栽培管理:

2.1)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土地起垄栽培。

2.2)选用抗流胶品种,合理负载,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培育健壮树势。

2.3)合理修剪,避免大锯大砍,对已留多年的大枝,要有计划地逐年疏除,及时夏剪,采用摘心、疏枝、拉枝、撑枝、短缩、掐头等方法,通风透光。尽量减少枝干伤口,对剪锯口和病斑及时处理,如涂抹843康复剂、伤口愈合剂、石硫合剂原液、“紫药水”等,防止侵染。

2.4)基施腐熟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按比例科学施用速效化肥。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酸性土壤适当施用石灰和过磷酸钙,碱性土壤增施有机肥或适量酸性肥料,改良土壤。

2.5)冬季深翻果园,从树到树行间由浅及深,活化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2.6)清除越冬侵染源:进入休眠期后,彻底清除杂草、落叶、病虫果、死枝、枯枝、支棍、干桩等,刮除病斑,移出果园,深埋或烧掉,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总之,科学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培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创造果树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减少流胶病的发生。

...................................................................

本文系种植大户参考杏流胶病如何防治(桃李杏流胶病高峰期)(2)微信订阅号发布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种植大户参考

作者:河南省社旗县果树技术管理中心 胡杰生

本期编辑:小愚

杏流胶病如何防治(桃李杏流胶病高峰期)(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