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好友重游苏马荡十里长廊

文/图 李祖荣

在烧烤模式的天气里,清凉宜夏的森林新城,就是大自然给人最宝贵的馈赠。苏马荡十里长廊景区,无私地最大限度地拥抱着成千上万的避暑客。这个花了巨资打造而又免费的景区,今夏游客如织。

和有缘的游客一起坐船看西湖(与好友重游苏马荡十里长廊)(1)

与好友戈一相约,从头到尾重游了一次十里长廊,我全程做导游兼摄影,他除了不断的惊叹祖国的河山之美、不断地拍照以外,还做了我的专职模特。他热爱骑行游泳所塑造的高大紧实的身材,饱经苦难辉煌仍然热爱生活的优雅面庞,在苍翠中显得格外夺目的运动式的红色体恤,也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

和有缘的游客一起坐船看西湖(与好友重游苏马荡十里长廊)(2)

我们从9点钟一直游到11点钟,尽管山风吹得游人醉, 但上上下下的爬坡下坎, 还是出了不止一趟汗水,但却是饱享了一次眼福,且这种感受,直抵心扉,鲜明而美好。

长廊的崎岖而安全的道路之美,突兀于山顶犄角的亭台之美,繁茂多态的花木之美,酷似人兽的奇石之美,那些随风飘来的音乐之美,尤其是那高岭深谷中的沧桑之美,彰显农耕文明的梯田之美,确实让人感到美不胜收。据说每年五月在杜鹃花开的时节,一路花开,如火燃放,让人惊艳,那我就只好凭着想象了。

和有缘的游客一起坐船看西湖(与好友重游苏马荡十里长廊)(3)

从入口到出口,打造完美别致而且维修如初的十里长廊,吸引了各方的老老少少的候鸟与游客,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在这里观光、拍照,躺吊床,睡帐篷,轻歌热舞,演奏器乐,甚至步道中还有采耳摊店。我看到有推着轮椅来观光的老人,有杵着拐杖来游览的年长者,还有驮着幼童的年轻父亲。

真是大美无言,却能召唤万众,别致的美,总会引人入胜。

我已不止一次游过十里长廊,去年八月下旬,我曾写过一篇比较详细描述十里长廊之美的文章一一《令人目酣神醉的苏马荡十里长廊》,在此不赘。

和有缘的游客一起坐船看西湖(与好友重游苏马荡十里长廊)(4)

到下方出口处乃苏马荡得名处,正在修造几座小木屋,原有勒石为碑的高大石碑不复存在,不知何故。但愿不会是过气的英雄或平凡的英雄难以留名吧!或许会在新布局中重立,尚未可知。

出来在苏马荡车站等公共汽车,因为这一带很少有出租车,那种早期在这里广为流行的作为私人营运的三轮车摩托车,已经被安全秩序等缘由治理得干干净净,成不了灵活的补充,但带来的问题也是明显的。

和有缘的游客一起坐船看西湖(与好友重游苏马荡十里长廊)(5)

等了几十分钟,仅有四五辆车过站,要么挤不上,要么车甩站,在烈日下不能久等,而且还没有尽头,便突发奇想坐了一次回头车,付了两元。坐几个站到终点站养生谷,没有下车,再付两元。一路见各站上候车者不少,上下车都颇吃力。近十二点,好不容易拥挤不堪又堵堵停停地到药材村下车,车上一位大姐告诉我,她等车等了两个小时。

由于环线还没有修好,就在山脊上,只有一条双向两车道的轴干道,长达12公里的线路中有两条公共汽车线路,车辆配置也不多,亦无其他代步工具,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自然有些捉襟见肘。

和有缘的游客一起坐船看西湖(与好友重游苏马荡十里长廊)(6)

这种人数骤增的情况,森林新城的相关配套能力遭受着不小的考验,如果能够通过资源整合,在特殊的时段,实行特殊的政策,补充或者借用临时的力量,情况可能会大为改观,对美的印象或许会因此增加!

李祖荣

2022年8月4日草

8月7日修订

于湖北利川苏马荡罗马假日

李祖荣苏马荡系列文章(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