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泸定地震救援进入第三天,仍处“黄金72小时”内,震区救援牵动人心从震后10分钟第一支救援力量进入搜救,到飞夺泸定桥式的渡河救援;从1分57秒撤离127名幼儿园孩子,到身背2岁幼童飞檐走壁的消防员……救援生命,争分夺秒,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多部门合力提升灾害抵御能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多部门合力提升灾害抵御能力(硬核救援来自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多部门合力提升灾害抵御能力

□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泸定地震救援进入第三天,仍处“黄金72小时”内,震区救援牵动人心。从震后10分钟第一支救援力量进入搜救,到飞夺泸定桥式的渡河救援;从1分57秒撤离127名幼儿园孩子,到身背2岁幼童飞檐走壁的消防员……救援生命,争分夺秒。

这两天成为热点的还有“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地震发生后,震区网友上传了手机报警视频。激活这一功能的是中国地震预警网,震后第4秒发出预警,给四川康定市提前7秒预警,给雅安市则提前了20秒——科技力量为保护生命抢出了宝贵的几秒钟。

据官方通报,震后20个小时内,6000多人的各类救援力量、8000余名志愿者,包括多架大型无人机在内的各种设备集结震区,全力以赴抢救生命。

地震、山火、洪涝等自然灾害非人力所能控制,但是,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却是人力所能为,也是人力所必为。

14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从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这一天,被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14年来,在国家层面,成立了应急管理部,火灾扑救、防汛抗旱、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救灾和物资保障等都有专门部门统筹管理;在社会层面,火灾、地震等防灾避险演习成为学校、机关、企业的必修课,防灾减灾活动在全社会持续深入;在技术层面,2008年后从零起步建设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科技和信息化为防灾减灾注入了力量。此次在网络热传的“幼儿园教科书式避险”,既是无数次练习达到的熟练结果,也是手机预警抢出了宝贵时间。

突发灾害威胁到生命时,救援场面是热血、温暖而感人至深的。硬核救援,既来自关键时刻的英勇挺身,也来自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防灾减灾体系和力量的建设。面对自然灾害的风险挑战,系统、持续地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有了稳固的保护伞。

来源: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