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向妈妈表白(李艾吐槽妈妈很唠叨)(1)

作者:周公子 编辑:龙方媛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父母不理解我们,我们觉得父母不可理喻,这是一个每家都有且永恒的问题。

——小婚家

都说亲子关系是最复杂的关系,只因那是天然随机的,双方都无法选择,就在某个偶尔的契机进入了彼此的世界。

所以,除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外,误解、不满、困惑、愤怒……都随时会弥漫在关系之中。

我们常感到难以理解父母,就像父母也会感到难以理解我们。

最近,在芒果TV播出的《新生日记》中,李艾就分享了一段小时候误解母亲的往事。她说——

“妈妈曾经很唠叨,我很烦她。她要求我每一次登机和下机都要发短信。为此,我对她发过一次火,说:‘你要安排接机吗?如果你不安排接机,就别让我为这个事打电话发短信啊。如果你害怕飞机失事的话,你看新闻就能看到啦’——当时我特别烦躁,就说出了这样的话。”“我记得,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我的心情了。’现在,虽然孩子还在我的肚子里,但我已经有一万种担心,有一千万种危险的事在我脑海里不断地盘旋。我想,我现在能理解妈妈的这句话了。”

李艾向妈妈表白(李艾吐槽妈妈很唠叨)(2)

李艾的话音刚落,现场就有嘉宾说:“艾姐,你把我妈说哭了。”

01

换位思考,让孩子读懂父母

实际上,被李艾说哭的又何止现场嘉宾呢?《新生日记》播出后,不少粉丝都写下感动的留言说——

“哭了。养儿方知父母心。小时候叛逆的人,到自己当了父母,才会明白以前父母是有多么的不易。”

“就算父母有错,也是因为阅历有限,从前没有育儿心理学,没有人恰当地对待过他们,所以,他们有时也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做父母。但他们依然坚持了十几二十年,把这些看起来难以理解的孩子养大成人。”

“爸妈的付出,应该得到肯定和包容,而不该被求全责备。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这些留言的粉丝,有些还未成家,有些早已成为父母,但他们无一例外都被李艾打动了。

这说明,李艾对于妈妈态度的转变,道出了一种普遍的心声:

亲子相处,委实不易。

李艾向妈妈表白(李艾吐槽妈妈很唠叨)(3)

有时,大家都认为自己没做错什么,但依然要面对冲突与隔阂。

这到底是为什么?哪里出了问题?

有些时期,父母和子女都找不到答案。于是,他们不得不在困惑中无奈地相处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他们站到对方的立场上,一切才会豁然开朗。

李艾和妈妈的经历让做父母的人感到被理解,感到他们长期唠唠叨叨背后的那些善意,如今被人看到;他们隐忍不发背后的那些苦心,终于有人领情。

所以,他们会非常感动。

李艾向妈妈表白(李艾吐槽妈妈很唠叨)(4)

李艾明白妈妈的心,也让做子女的人重新感受到爱。也许,他们曾经像李艾一样,烦透了父母的牵绊和控制,觉得那简直就是他们起飞时的一个沉重包袱。然而,从李艾的换位思考里,他们也读到了自己父母深沉的爱。

于是,李艾的讲述就带出了一段动人的时光。大家听着她的故事,品着自己的人生。

李艾向妈妈表白(李艾吐槽妈妈很唠叨)(5)

亲情,在包容中释放;伤痕,也在接纳中得以弥合了。

02

理解父母,才能理解自己

然而,李艾的故事也让人深深体会到亲子互相理解的艰难。

哪怕双方都有爱,但要读懂彼此,都必须等到“自己怀孕”这样的契机才能办到——那么,那些还没“养儿”的人呢?

他们该如何明白“父母心”,如何增进亲子理解,促进亲子感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满呢?

方法,当然是有的。

李艾向妈妈表白(李艾吐槽妈妈很唠叨)(6)

★ 熟悉父母的人生历程

你是否觉得,父母总是把你当小孩子,明明你都20好几了,他们依然要管这管那,让你感到很不耐烦,忍不住要像李艾那样顶撞他们,但事后,你又感到后悔?

其实,父母的作风往往都是成长经历造成的。

当你认真去研究他们的人生,就会发现,他们的不安与控制欲其来有自。他们可能生活在动荡年代,总害怕环境不安全;或者他们经历过匮乏,总希望在你身上补偿自己的缺失。

总之,熟悉父母的人生历程,会增进你对他们的理解,也会让你对他们的“不可理喻”产生同情。

这些正面情绪会让你在亲子关系中更容易保持心态平衡。

李艾向妈妈表白(李艾吐槽妈妈很唠叨)(7)

★ 提高共情能力

要理解父母,前提条件就是我们要有足够的共情能力。

用心理学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必须拥有“把脚放到别人鞋子里”的本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父母所感,知道他们舒不舒服,是冷是热,眼下的情绪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当然,这里有一个死结,就是共情能力的养成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如果从小父母就对我们感同身受,在我们说话还不大利索的时候,他们就能体会到我们的情绪,说出我们的感受,这样我们的共情能力就会发展得很好。

但如果父母本身就无法理解我们,从小遇到我们情绪不好,他们就只有一个“揍”字,这样我们的共情能力就会发展得很差。

所以死结就在这里:

越是需要彼此理解的家庭,亲子的共情能力往往越差;共情能力越差,彼此理解和亲近就会越发不可能。

要破解这个死结,需要我们主动去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先从留意自己的感觉,聆听自己的心声开始,想办法接近自己,理解自己。

当我们对自己产生了足够的同理心,就能更好地阅读父母的情绪,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就如心理咨询师常说的:“当你改变了,关系也就改变了。”

李艾向妈妈表白(李艾吐槽妈妈很唠叨)(8)

★ 向世界学习

当你一时无法理解父母,也找不到改善亲子关系的出路,这时,你最好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之中自怨自艾。

相反,你应该走进更广大的世界中,去感受别人的亲子关系:

那些快乐的、争斗的、冷漠的、名存实亡的,都会给你带来启迪。

借鉴他们的方法,吸取他们的教训,你的进步将会是飞速的。

说到这里,照网络的惯例,往往有人就会问:“为什么我要花时间去理解父母?仅仅是为了孝顺吗?可是,他们对我的伤害这样大,为什么我就不能干脆和他们一刀两断呢?”

这样问的人,本身是伤痕累累的,而且无可否认,很大程度是拜原生家庭所赐。所以,他们对“理解父母”会很反感。

然而,不能忽略的一点是:

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源自父母的部分。每个人都耳濡目染过父母的公允或偏颇,中立或极端,淡定或不安,平静或愤怒……最后,将之融入自己的灵魂之中。

可以说,理解了父母,我们才能看清自己是怎样走来的,未来将往何处去。理解了父母,我们才能理解自己,把握命运。

理解父母,不是一笔献祭于“孝道”的赔本买卖。相反,这样做的最终受益人,恰恰就是——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