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漏与颅内感染均为颅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前者常为后者的高危因素,在脑脊液漏发生并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即可诱发颅内感染,而颅内感染又可对脑脊液漏病情产生反噬作用,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极为不利。

案例介绍

患者,女性,50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言语1小时,于2月15日入院,入院时T 36.5℃,P 64次/分,R 22次/分,Bp 249/145mmHg,昏迷,刺痛睁眼,不能言语,左侧刺痛可定位,GCS评分8分。患者入院后经完善各项辅助检查,给予一级护理、监护、吸氧、脱水、补液、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抑酸及对症处理,同时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及准备。

排除禁忌后于2月15日行左侧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左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定时给予尿激酶注入以利引流。2月24日拔除颅内引流管,敷料清洁无渗出;2月25 日21:00 患者突发寒战,体温高达39.8℃,遵医嘱吲哚美辛栓0.1g 肛塞,急查血培养等,22:00患者体温38.6℃,出汗较多,给予胃管内注入温开水,增加补液量,23:00患者体温37.6℃。2月26日 05:00患者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06:00测患者血糖17mmol/L ,通知医师,给予胰岛素注射液6u ih,改测血糖每小时一次,07:00 血糖 16.2mmol/L, 07:45 晨交班时发现患者前额部拔管处敷料浸湿,颜色呈淡黄色,立即通知医师,给予换药处理,11:00为患者行腰穿术,脑脊液化验检查结果见下图。结果提示患者颅内感染,14:20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为35~40次/分,心率130~140次/分,血氧饱和度93%左右,三凹征明显,血培养发现杆菌,血气分析示乳酸10.04mmol/L↑,遂于2月26日14:40转入至ICU。

记住救急方法:经验分享要命的(1)

记住救急方法:经验分享要命的(2)

脑脊液漏的原因分析

颅内压升高、切口愈合不理想可导致脑脊液漏。该患者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发生高颅压性呕吐,加之应激创伤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切口愈合缓慢。另外,伤口感染、糖尿病等均可影响切口愈合,导致切口脑脊液漏。

护理方法

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观察脑脊液漏出的部位、颜色,判断露出液是否为脑脊液,正常脑脊液为清水样、透亮,由于漏出的脑脊液通常含有少量的血液,要鉴别是否为血性脑脊液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将其滴于干纱布上,可见血迹外有淡黄色浸渍圈为脑脊液;②收集血性漏出液不易凝固的为脑脊液;③脑脊液含糖量较高,故可采用“尿糖试纸”测定;若为切口漏,则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45°,头偏向一侧,借助重力作用,减少对切口的张力,促使切口闭合,减少脑脊液流出;头高位一般持续到脑脊液停止渗漏3~5d。

监测颅内压: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延迟出现,易贻误治疗时机,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升高的早期征象。若有呕吐症状,应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当病情稳定后保持头中立,抬高15°~30°。

预防颅内感染:颅内感染是脑脊液漏的最危险并发症,临床以预防为主。术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备皮、消毒工作;术后如果体温持续38℃以上,并有头痛、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应考虑颅内感染,做脑脊液培养;保持切口辅料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必要时对切口加压包扎,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营养支持:患者术后大多无法主动进食,容易在应激状态下发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应给予早期肠内营养,保护胃肠道,预防应激性溃疡,无法进食者给予留置胃管,对昏迷或体弱者另外给予静脉营养。

记住救急方法:经验分享要命的(3)

脑脊液漏作为颅脑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病情的监控,严密观察脑脊液引流情况,熟练掌握颅内压升高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对于需长期卧床患者,做好渗漏部位的消毒清洁,防止颅内感染,注重营养支持,促进切口愈合,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减少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杨丽华.分析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原因及护理措施.2017,3 (5) :127-129.

王柏萍,侯彩娥.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2017,9(27):254.

作者简介

章作者:刘亚平

作者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记住救急方法:经验分享要命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