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一航班紧急备降合肥救助旅客(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值得)(1)

航班备降后,急救人员上机救治发病旅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2月3日晚,东航由德宏芒市飞往上海浦东的MU9759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疾病,机组人员立刻决策,紧急备降长沙,为旅客争取了救治时间。这一事件经报道后受到了不少关注,很多网友都为机组的果断备降和其他旅客的支持配合点赞。当时机上的情况如何?面对紧急情况机组人员是如何处置的?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了MU9759航班的机组人员。

紧急!航班起飞不到一小时旅客发病

2月3日20点,搭载着134名旅客的东航MU9759航班从德宏芒市起飞,目的地是上海浦东机场。飞机平飞后,20点48分,乘务员提供客舱加水服务时,一名面色苍白的旅客表示胸闷、头晕,希望可以吸氧缓解症状。得知这一信息后,乘务长王雪姣立即前往这名旅客所在的39排了解情况。

“因为39排是应急出口,禁止放置便携式氧气瓶,我将旅客调至46J座。旅客就坐后,我们立即使用后舱便携式氧气瓶让她吸氧。”王雪姣回忆说,吸氧开始旅客还可以自述有心肌缺血病史、心肌炎病史和高血压史,无随行人员,并透露上机后服用了自带的麝香保心丸,但随后说话声音越来越弱,且称很难受。21点05分,王雪姣使用旅客自带的血压计为其测量血压,血压为144/98mmHg,脉搏126次/分。

随即,她回到前服务舱广播找医生,留一位乘务员陪伴旅客并做记录,并将机上旅客生病一事报告给了机长。

“当时飞机巡航高度35000英尺,已经飞到长沙边上了。”机长王魁说,得知飞机上有旅客身体不舒服后,机组立即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到了公司签派,报告了当前的位置以及飞机上的状况,并让签派联系了离得最近的长沙机场。

在机组跟地面联系的同时,乘务组也在客舱内忙碌。客舱广播后,一名护士旅客和一名医生旅客站了出来。“护士旅客随我观察病人状况,建议我们持续为她供氧,因她较长时间未进食,护士旅客还建议先给她提供一些糖水。”王雪姣说,21点18分,乘务组听从护士旅客建议,为病人提供了半杯糖水,但旅客症状无明显好转,“我将旅客情况再次传达给机长,做好备降准备。”

随后,医生旅客为病人检测脉搏后判断她有心衰迹象,要求病人口服硝酸甘油两片,持续吸氧,并建议飞机尽快着陆。21点25分,得知病人的最新状况和医生建议后,机长王魁决定备降长沙机场。

东航一航班紧急备降合肥救助旅客(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值得)(2)

王魁

备降!在生命面前,一切都值得

“乘务长第一次报告后我们就开始做备降的各项准备,所以真正决定备降时,相关的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王魁介绍说,通常机组备降时都是按照“就近合适机场着陆”原则,首先是考虑“最近”,其次就是“合适机场着陆”,“合适的条件就是机场的天气和机场的设施是否可以满足我们的着陆标准,像这次飞机上有旅客身体不适,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个机场是否能够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

36岁的王魁2019年成长为机长,已经飞行了9000多小时,他坦言,作为机长,在救助这名旅客的同时也同样要保证机上其他旅客的绝对安全。虽然这是他第一遇到机上旅客突发疾病的情况,但处置起来并不慌乱,“我们是职业飞行员,这些(情况)是我们飞行前必须要准备的内容,不仅是旅客身体不适,天气不好、飞机故障等各种可能遇到的不正常的情况,我们都有预案。”

决定备降长沙机场后,机长王魁通过卫星电话与公司签派联系告知决策情况,签派员迅速监控航班运行动态,与塔台、长沙地面工作人员和长沙机场急救取得联系,提供航班备降信息及备降原因。22点07分,飞机降落在长沙机场,机场救护车及医疗人员已经等候在停机位,飞机停稳舱门打开,急救人员第一时间上机将旅客接走。随后,旅客得到有效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做完了加油、补充应急设备等准备工作后,2月4日0点05分,MU9759航班从长沙起飞继续前往上海,并于凌晨1点24分顺利在浦东机场降落。

此次备降导致航班延误了2个多小时,王魁坦言,除了时间成本,航班备降还会增加航空公司的成本,比如起降费用、燃油费用以及其他附加的费用成本,但“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是民航人的准则,“在生命面前,一切全都值得!作为机长,很感谢本次航班的其余133名旅客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