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江湖唯有杀伐,恩仇不会快意。战争,死伤只是数字,胜利永远是以涂炭生灵为代价换取的少数人的利益。

所谓江山是由白骨堆成的,正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纵使战争中充满不可替代的家国主义和英雄情怀,但在这光鲜的外衣下,仍是不容忽视的将士殒命,百姓流离的残酷本质。

因此,唐代边塞诗中就发出了一个响亮的呼声,便是反战。唐人李颀便为其中之一。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年年战骨埋荒外)(1)

李颀出生在富人之家,后因结识轻薄子弟,倾财破产。于是开始苦读十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考取进士。

他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却与王维、王昌龄、高适等人交友密切。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年年战骨埋荒外)(2)

这首《古从军行》记叙从军之苦,充满质疑和嘲讽之声,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诗人直指战争劳民伤财、生灵涂炭的本质,为将士和底层民众抒发他们生不得归家,亡后遗骨荒野的悲哀和愤懑之情。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年年战骨埋荒外)(3)

白日里登山瞭望有无烽火报警,黄昏时又赶到交河去给战马饮水。

战士们背着刁斗在铺天盖地的风沙中行军,惊沙入面,苦不堪言。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怆,景象肃穆凄凉。

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的景象。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年年战骨埋荒外)(4)

这一路行来,想起当年远嫁乌孙王的公主一路幽怨的琵琶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的歌声犹在耳。眼前野云万里,荒无人烟,雨雪纷纷而下,前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漠,将士们也是心伤如焚,“愿如黄鹄兮归故乡”。

如此境地,非但离乡远战者如此,就连胡雁也夜夜哀鸣,胡儿也涕泪零落如雨。如此的艰苦极寒,班师回朝却是不行的,只有拼死跟随将军们去打仗,“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可是这样拼死的结果是什么呢?一年年的将士倒下去,一年年的骨暴尸寒,无非就是换得蒲桃从西域传入中原。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年年战骨埋荒外)(5)

本诗可以说集中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无奈,以及弊端严重大于所得利益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