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格物致知(浅谈格物致知)(1)

最早见于西汉《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总结起来这还是一套递进式的自我修养过程,即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我等凡夫出凡入圣的不二法门!

那格物致知又是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呢?简言之我们亦可称之为“穷理尽性”,就是对世间的某物或某种现象刨根问底、探究其本质或者内在不变的规律和道理,从而联系实际、触类旁通,提升对自身内外的认识与修养,进而忘却小我及私欲,融入到冥冥的大“道”之中。

举两个小例子加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解读格物致知(浅谈格物致知)(2)

1⃣️王阳明格竹

提到格物,不得不介绍一下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他一心想成为圣贤,一直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为了实践,他曾格竹七天七夜,但什么都没发现,不幸以失败告终,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后来他官运不济被贬到贵州,境遇与生活一落千丈。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格物,没有忘记与自己的心灵沟通,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终于有一天在棺材中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后来阳明心学逐渐被世人所了解和修习,他提倡天心即吾心,知行合一,致良知。

解读格物致知(浅谈格物致知)(3)

了解了王阳明的故事后,我们再来看看他没格成功的“格竹”。提到竹子,有个“竹子定律”,是说竹子生长的前四年只能深埋地下且仅生长3厘米左右,但到了第五年会破土而出,并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半个月就能达到15米高。读到这您有何感悟?小伙儿我觉得这是原始积累决定上层建筑、以退为进的很好例子,懂得了这些道理同样可应用到做学问、做事上面来。还有竹子为什么是一节一节的?竹节的节和春节的节有什么联系吗?竹子中间是空的带来了哪些好处?古人是不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个“空”,把它做成了容器和乐器?竹子身上的宝贝还常被用来做药材,比如竹茹、竹沥、竹叶,而各部分的功效又稍有不同,为什么呢?当然还有很多与之息息相关的问题值得思考,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您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见仁见智吧。

解读格物致知(浅谈格物致知)(4)

2⃣️庄子格鱼

《庄子·秋水》中有一段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庄子跟惠子说濠河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很是快乐。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怎么晓得它们的快乐?庄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懂鱼儿的快乐呢?猛一听起来还以为两个无趣的人在打嘴仗呢,这都是什么逻辑啊!?

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能“格”出什么哲理呢?水中的鱼儿对庄子来说似乎感同身受,他体会到了它们的自由与快乐。从惠子的角度讲我们与鱼儿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介质里,怎么能感知到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从鱼的角度再看,它们本快乐自在且并没有被庄子与惠子的不同看法所左右。真正的快乐是发自内心自己感受得到的,并不是别人眼里的,想想看咱们周围是不是有些人绞尽脑汁地活着是为了迎合别人呢?是时候该看看庄子的逍遥人生了。

解读格物致知(浅谈格物致知)(5)

好了,这期“格物致知”就先谈到这里,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和现象蕴藏着丰富有趣的哲理或者规律有待我们深入思考、研究,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