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1)

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2)

一个咏春拳传入北上,引发了一场江湖大风暴,真切而复杂的江湖人际产生了独特的多元逻辑,徐皓峰此次野心甚大,不仅要在影片中还原“真实的武术”,更要将一个大格局的“明国武林”铺开到银幕上去。

文 | 独孤岛主 编辑 | Agnes

在《师父》片头字幕里,导演的名字叫作“徐浩峰”,这是徐皓峰的原名,亦在此片中担当了相当明确的身份确认象征:当“徐皓峰”这个名字在《刀与星辰》、《逝去的武林》、《武士会》等书里印刻的时候,他的另一个分身——导演徐浩峰——则不断地在将他脑海里的武林传奇影像化,从《倭寇的踪迹》(2012)到《箭士柳白猿》(未上映),用他非常自我且自信的方式结构一个与以往的影像武林有所不同的世界。

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3)

《倭寇的踪迹》中画舫里的独杆退敌、决战之前几乎被观众看成“跳大神”的武术规仪,无不是突破传统武侠片怪力乱神的道学,转向对武功的原始形态的指认。这种“原生态”的表现方式,因应有限的成本与导演本身对影像调度能力的把握水准,形成了奇异效果。

在《师父》里,这种有点捉襟见肘的自我中心节奏依旧鲜明可见,但规模上大了不少,不仅在于所表现的武术技巧较之《倭寇的踪迹》要丰富得多,亦在与此番《师父》所要呈现的民国武林,格局与复杂气象也较之前作要纷繁复杂。

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4)

影片改编自徐皓峰自己的同名中篇小说。廖凡饰演的“师父”陈识由广东到天津,意图开拳馆立足,却遭遇天津武术界各种规矩限条,娶了本地女人、收了本地徒弟,试图令徒儿代其踢馆,来换取自己留在天津的资格保证。这本身已经是一重的算计:收来的徒儿,无论中不中用,最终功能都是代替自己输给武行中人,进而代替自己离开天津。

围绕“留津”问题,他与妻子(宋佳)与徒弟(宋洋)之间展开的心理战攻防精彩非常,先有夫人对徒儿的戒心,后有徒儿成名后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一笔一笔都环环相扣。

事情发展到正式与天津武馆的对决,更加入了神秘莫测的一代宗师郑山傲(金士杰)、心狠手辣的邹馆长(蒋雯丽)等个性突出同时心思复杂的人物,由一个咏春拳传人的北上引发一场江湖大风暴,由点到面渐次铺开,徐皓峰此次野心甚大,不仅要在影片中还原“真实的武术”,更要将一个大格局的“民国武林”铺开到银幕上去。

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5)

在他参与编剧的《一代宗师》里,已经能够见到这样的端倪,叶问与宫二在夜幕下的香港街头,路过骑楼上高高低低的旗帜,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师父》里,这一件看起来简单的“踢馆”事项,却担负着剥皮见骨的“原罪”,成为向观众展示武林关系学的一把钥匙。

作为小说家、编剧的“徐皓峰”的剧作,只能由作为导演的“徐浩峰”本人来操刀,才能见到真味。

全片的动作场面充满了徐式的原态风格,在一个镜头里,既可以有陈识与夫人的谈笑风生,亦包容了单手退敌的全过程,看惯了港式动作片的观众也许会水土不服,在《师父》里不存在为吸引观众而刻意建立的蒙太奇关系,有的只是似乎也不算长镜头美学意义上的长镜头,用徐皓峰自己曾经表达的意思就是呈现了“真实”的状态,这与后来影片中呈现的郑山傲与弟子林副官(黄觉)的一场摄影机前的较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借助摄影机拍摄教学影像来完成对这两人对战的捕捉,不料摄影机下的单镜头“纪实”成了现实中的师徒反目,也许可以视作是徐皓峰对自己的学院背景与作者风格的一种自讽。

同样有趣的桥段还在于片中群贤毕至的场合放映《火烧红莲寺》,片中的大银幕上呈现的并不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原片(原片实际上已经散佚),而是类似“场景重现”后做旧的画面,在这样的虚假影像之外,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江湖龙虎斗,并数度中断电影放映又数度重启,提示着观者这银幕上下的真伪难辨,这种关系同样也指向了《师父》这部电影本身:究竟这些纷争与计算,多大程度上可信?

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6)

但这问题无需进一步探讨,重点在于,徐皓峰将自己写作的这一个完整的由“踢馆”而衍生出来的故事,说得妥帖、到位,片中无论是郑山傲与陈识惺惺相惜的关系,抑或邹馆长在武林中若即若离的隐蔽地位,甚至是叛徒林副官,都在各自处身的位置上,对这个他们所存在的“当代”江湖,有着自己鲜明的判断与决然的准则,这准则无论是对既有规矩的向或背,都是独一无二的活人个性,这与陈凯歌《道士下山》里面徒有时间与场面而缺乏人格呈现的特征比照鲜明,在陈凯歌的处理下,同样改编自徐皓峰小说的电影成了全然的民国奇闻介绍,有故事无人物,有迹象而不见格局。

反观《师父》,由具体的人,到具体的事,人的选择与事的发展顺应的不仅是讲故事会的逻辑,而是真切的复杂人际所产生的多元逻辑,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江湖改变了这些人的生老病死,而不是反过来。

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7)

影片最后,徐皓峰在小巷子里安排天津武馆中人动用了包括三尖两刃刀及长戟等不同的兵器来与陈识对战,连番的厮杀同样并不只是关乎胜负,更是一种不无炫技的武术展示,与《倭寇的踪迹》一样,《师父》在凸显了陈识作为“师父”的主体觉醒意味之外,同样突出了其技艺的货真价实,继徒弟耿良辰负刀奔走、坚守男儿本色之后,陈识亦终于抛开了陈规陋矩,向罗网密布的天津武术界正式宣战。

正因有了层层困境,才令困兽之斗动魄惊心。怒吃螃蟹三百只的夫人,同接档耿良辰经营书摊的新疆茶汤小妹,固然有趣得游离,但就是这些被凸显的“趣味”,构成了武林死板印象的多样可能,哪怕这是徐皓峰的“败笔之味”。

- THE END -

你可以试试点击下面这张图片↓↓↓

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8)

师父的修炼(绝不是你以为的那样)(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