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年末综艺《国家宝藏》引发广泛关注,但是细心地观众会发现缺少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一重量级的博物馆,今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国家博物的那些国宝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2013年达到745万人次,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可见,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不亚于任何一家。现在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国家博物馆那些镇馆之宝。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

红山玉龙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2)

高58.3cm,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被公认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我国现存商周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千克。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3)

这件器物被认为是传统泥范法铸制的巅峰之作,由于这件杰作达到的水平令人难以置信,一度被误以为采取了新的铸造工艺。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尊肩部耸出四个卷角羊头,尊腹为羊的前胸,集线雕、圆雕、浮雕等各种技巧,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1938年被垦荒的农民发现,曾在战乱时被日军炸成20多块,新中国成立后被精心修复。

利簋通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4)

高28cm,口径22cm,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利簋通重7.95千克,为能确知年代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5)

器内底铸铭文4行32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基本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是唯一跟武王伐纣直接相关的历史实物。

虢季子白盘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6)

长137.2cm,宽86.5cm,西周最大铜盘,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盘口呈圆角长方形,四壁各有一对口中衔环的兽首,腹部环饰波曲纹,四足作矩形。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7)

盘内底部铸有铭文8行110字,通篇用韵,四字一句,句式工整,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击鼓说唱俑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8)

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天回山东汉墓。陶俑头戴帻,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9)

汉代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爱说唱表演,说唱者常由身材短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这些艺人被称为俳优。史书记载汉武帝时“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俳优与“排忧”同音,你看到这尊说唱俑的时候,是不是也忍不住笑了呢?

骆驼乐舞三彩俑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0)

驼高五58.4cm,首尾长43.4cm。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夸张地放大了骆驼的体型,四个乐俑分坐两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则双手做吹笛状,中间一舞俑亦为胡人,正随乐曲旋律节拍翩翩起舞。造型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1)

此俑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乐舞杂技节目,同时饱含着浓郁“异域情调”,它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也体现出了各民族间交往的空前盛况。

金银云纹铜犀尊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2)

青铜奇葩错金银云纹铜犀尊长58.1厘米,高34.1厘米,重13.5公斤,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酒器,1963年在陕西出土。

大盂鼎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3)

被称为晚清“海内三宝”之一的西周重器大盂鼎,铸造于周康王23年,即公元前1003年。清朝道光初年,也就是1891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1959年,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迄今所见西周最大的青铜器。

子龙鼎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4)

还有圆鼎之最子龙鼎,铸造于商末周初,传于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辉县。是目前发现的所有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

妇好鸮尊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5)

妇好鸮尊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之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实可考的女军事家、政治家。之前《国家宝藏》之河南篇中有讲诉其前世今生的故事,妇好墓同时出土了两件鸮尊,另一件就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铜冰鉴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6)

铜冰鉴是我国先秦时期所使用的一种用于对食物防腐保鲜的用具。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楚墓。它是一件双层器,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可以装冰,壶内装酒,冰可使酒凉。

金缕玉衣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7)

西汉“金缕玉衣”是用金缕(线)缀连玉片而制成铠甲形状,穿在死者身上的葬服。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的精英”,可以使人的精气不至于外泄,这样就能保持尸体不腐烂。这件金缕玉衣包括头罩、脸盖、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裤筒、左右足套及遮挡等部分。各部分分别用玉片和金丝连缀而成,共用玉片1203块,金丝约2567克。墓主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第五代孙中山怀王刘修,死于公元前55年,在位时间15年。

彩天王俑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8)

天王俑是唐代墓葬中最常见的镇墓兽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各一,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或四大天王。 天王源于佛教中统领一方的护法神。随着佛教的汉化,天王俑成为经过艺术夸张的中国武士形象,成为凡人世界正义、威猛的象征。

后母戊鼎

国家宝藏历史最悠久的文物(盘点国家宝藏遗珠)(19)

青铜之王后母戊鼎,原称为“司母戊鼎”,通体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重达875公斤,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铸造于商后期,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1959年入藏国家博物馆。

百年多的历史中,国家博物馆已经收藏了120余万件藏品,国宝荟萃。其中,根据文物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极少数的文物又被尊为镇馆之宝。国家博物馆有着和其他地区博物馆不同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它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是我国的文化客厅。因为这些特殊意义,国博必须用藏品通过展览来展现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建立中华文化物化的语言表达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