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THE FLOWERS HAVE BLOOMED
NICE DAY
ONE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初中生接触生物课程就已经区分双、单子叶植物,个人认为,初中、高中只是片面地接触这些植物,而没有从根本上剖析这些植物的不同,植物作为本人专业必修内容,有必要也很有必要向大家普及植物的有关内容。此文以植物的根、茎对双、单子叶植物进行比较。
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均有初生生长,两种植物的根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对于它们的表皮来说功能和结构是相同的,一是保护根在土壤伸长;二是根表面分泌一些黏状物质助于根的伸长。对于根的外、中、内皮层而言,双子叶植物根的外皮层由潜在分生能力强的薄壁细胞组成;反观单子叶植物根外皮层,发育前期细胞为薄壁状态,后期往往木质化、栓化,细胞壁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个人认为这是适应不定根大量簇生生长,在土地中快速伸长以吸取营养物质的客观要求。环境影响结构,结构适应环境。为了介绍内皮层,在此要引入凯氏带概念,内皮层为一层细胞,如果我们把一个细胞看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横切面上它就是面对我们的一面及对面还有与根半径平行的两面不同程度地加厚,而单子叶植物在靠近根中心的切向一面上也加厚,由于内皮层的五面加厚,就导致了单子叶植物不能进行共质体运输,为适应其结构,内皮层出现通道细胞(六个面均不加厚)以运输无机盐和水分。那么对于维管柱而言,双子叶植物根的中柱鞘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在次生生长生长过程中与维管形成层有关(维管形成层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平周分裂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二者合称次生维管组织。由木栓形成层发育而来的周皮,再加上次生维管组织共同构成双子叶植物的次生结构,那么形成次生结构的过程就是双子叶植物的次生生长。)而单子叶植物中柱鞘则没有这个功能。再向里看,维管柱内的初生木质部的组成相同但其原型不同,双子叶植物一般是六原以下,单子叶是大于等于六原,个人认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植物为例)为适应其快速生长的客观要求,植物必须汲取大量的营养物质,木质部负责吸收水分无机盐,韧皮部吸收营养物质,结构决定功能,这可能是我们现在餐桌上大多是单子叶植物食材的一个原因。
ENJOY LIFE
TWO
茎:根的上面就是茎,双子叶植物茎的组成也是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单子叶植物茎结构较为复杂,在这我们由外到内分为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维管柱。双、单子叶植物茎的表皮同样是保护作用,分布着气孔器、表皮毛、腺毛。我们这里的皮层对于双子叶植物分皮层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细胞,外围的厚角组织主要起支持作用,内围的薄壁细胞为多功能细胞,主要起贮藏和光合作用。发挥输导作用的维管柱,在双子叶植物中是由维管束、髓、髓射线组成,维管束在茎中间断排列形成一个圆环,圆环内部为髓,两个维管束之间髓射线经过(髓射线进行横向运输);维管束由初生木质部、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组成(由内到外),束中形成层夹在初生维管组织之间,相对而言还有束间形成层(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束中、束间形成层这两组细胞群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当初生生长到一定阶段,次生生长开始,首先是束中、束间形成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两细胞群连接到一块,形成一个圆环状结构--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实验观察证明,向内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的几率大,所以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茎剥去”皮“后,白白的一大部分为次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使茎加粗,导致表皮破坏,此时木栓层开始活动,和双子叶植物根一样,最终形成周皮;形成次生微管组织和周皮的过程为茎的次生生长。而单子叶植物茎较为复杂,一大不同点为维管束星散地分布在基本组织中(无髓腔的实心茎)或维管束较有规律地排列成两轮,外轮的维管束较小,大部分埋于边缘的机械组织中;内轮的维管束较大,为薄壁组织包围(具髓腔的实心茎中)。单子叶植物的茎结构较为复杂,个人认为这与其强大的生命力相适应,正是应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SUNSHINE
THERR
小知识:平时我们吃的萝卜实际上是一种变态根,具体讲萝卜根是肉质直根,萝卜分为白萝卜和胡萝卜,白萝卜的食用部分为次生木质部,胡萝卜的食用部分为次生韧皮部。个人认为有一定的理由,白萝卜而言,微观而言,白萝卜的木薄壁细胞比较发达,宏观上它比较脆,水分比较多,入口并无太多滋味,正好适应次生木质部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功能;而胡萝卜的食用部分为次生韧皮部,胡萝卜大多为红色,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大量营养物质,这刚好适应次生韧皮部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
______
Orange-
THE STORY IS END
。。。
以上双、单子叶植物区别及联系均为知识系统总结和个人观点
教材参考:《植物生物学》-杨世杰主编
届时更多思想发布,谢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