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不仅讲述了108位好汉的故事,同时也从另一面描绘了北宋末年官场,其中不乏众多贪官污吏,他们以权谋私,排除异己,对于他们利益有冲突的人,便会进行无情的打压。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1)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想到高俅高太尉,他先后迫害了王进和林冲两位教头,因此被许多人看作是《水浒传》故事中最大的反派。但实际上,在《水浒传》众多贪官污吏中,论害人的本事,高俅也只能算是“入门级”水平,勉强能排第三位。

那么高球为何只能屈居害人榜“探花”?

“榜眼”和“状元”又是谁?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2)

最会害人贪官之探花郎:高俅

高俅乃是市井混混出身,他之所以能够步入仕途,颇有些传奇色彩。普通人想要当官都需要十年寒窗苦读,乡试、会试、殿试,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最后能够鲤鱼跃龙门的可并不多,因此年过半百的考生大有人在。高俅则属于另辟蹊径的人,他因为踢的一手好蹴鞠,加上会来事,深受当时还是端王的宋徽宗赏识,引为心腹。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3)

等到宋徽宗当了皇帝,京城禁军就需要掌握在皇帝信任的人手中,于是天天在宋徽宗身边的高俅被赶鸭子上了架,为此宋徽宗还特意下派高俅到边境前线混了下资历,回来好升任太尉之职。从高俅的这段经历不难看出,高俅并未受过什么教育,更没看过什么圣贤文章,他所擅长的是一些在旁人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的事情,虽然他在后来身居要职,但本质上依然是混混习性,这点从他对付王进和林冲二人的初衷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王进是因为他的父亲王升曾经打伤过高俅,林冲则是因为惹了他的干儿子高衙内,这属于带典型的黑社会寻仇戏码,一是为了出口恶气,二是为了女人争风吃醋。这两点真心很市井,对于高俅这种掌管大宋禁军的太尉来说,真的是有些降档次了,相当于国家首都的一把手,牵扯到了某件打架斗殴。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4)

而高俅的处理方法就更无厘头了,他竟然亲自出马,毫不掩饰,王进自不用说,高俅是当堂就发难了,林冲虽然假借陆谦之手,但最终还是高俅在白虎堂发难。高俅两次下来,都唯恐对方不知道自己是始作俑者,手段太露骨,水平太粗糙,是恶人不假,但水平太差。

所以高俅在《水浒传》最会害人的贪官中勉强排第三,下面要说的这两位“状元”和“榜眼”,就一个比一个厉害了,让我们看看他们究竟厉害在哪里。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5)

最会害人贪官之榜眼郎:张都监

武松是《水浒传》中作者耗费笔墨最多的人物之一,他的心路历程也经历了多次变化,在打虎之前武松属于典型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点像现在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对谁都很容易交心,对看不起自己的人也一点也不惯着。这也是为何当初在柴大官人那里武松会那样的不受待见,而宋江只是巧施恩惠,便换来的武松的男儿泪,而后来等到二人在梁山上重新聚首的时候,反而疏远了许多。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6)

原因无他,当初武松是很傻很天真,后来的武松则是饱受社会蹂躏后的中年大叔了,为了几句好话和几两银子感动的死去活来,已经成了笑话。而武松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变化,一手陷害了武松的张都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认真算下来,从武松被施恩款待开始,他就已经陷入了一个由各方利益交织而成的棋局当中,武松只不过是其中一枚横冲直撞的“车”棋罢了。

金眼彪施恩是孟州的官二代,父亲是公检法系统中的监狱长,所以才开了当地最大的红灯区——快活林。听这名字,加上各方都想要,你会相信这是一家简单的酒楼么?

而夺取快活林的蒋门神,背后的大佬是张团练,而给张团练撑腰的是张都监。张都监是什么身份,《水浒传》中给出的官职全称是孟州兵马都监,许是怕古代听说书的老百姓弄不清楚个所以然,于是作者又解释道,兵马都监是牢城管营与差拨的上司。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7)

明白了吧,张都监是施恩老爸的上司,至少也是半个上司,因为孟诚监狱的级别应该不低,其监狱长相当于处级干部,张都监则相当于现如今的武警大队长,一般为团职,二者半斤八两差不多,但考虑古代并不分武警和部队,所以张都监的权力要更大一些。(这里欢迎大家补充,或有说的不足的地方)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施恩老爸明知蒋门神背后是张都监,仍然没有阻止儿子去惹张都监。从年龄上看,施恩至少也是而立之年,其父亲至少也要是知天命左右(50岁上下),而张都监大致在40岁左右。所以施恩老爸多当了这十年左右的官儿,已经是属于地头蛇级别的大佬,而张都监明显是刚调任不久,根基不稳,因此他这才会与同样是地头蛇,但势力不如施恩老爸的张团练结拜,强强互补罢了。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8)

施恩老爸最开始的确是不甘心快活林被张都监夺取,于是默许儿子招纳死士武松,演了出醉打蒋门神。后来蒋门神再次将快活林夺回来以后,施恩执意要来为武松送行时不难看出,此时的武松,其实已经是施恩背后的“施氏集团”(谐音失势)放弃的弃子了,是与张都监博弈后的牺牲品。张都监只是教训了下施恩,毕竟是老同僚的亲儿子,官场上最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但对于武松就是要他的命。

此时的武松已经“无用”了,但张都监除掉武松可并不简单,他先是和施恩一样,对武松一顿恩赏伺候,同时还不惜用身边的仕女玩了一出美人计,只可惜经历过杀嫂一役的武二郎对女人已经有了抵触,于是几次三番下来仕女都没得手,最后张都监被逼无奈只好使出了栽赃嫁祸的下三滥手段。我们不难想象,张都监原本的剧本是想让武松就犯,或是给他个私通仕女的罪名,让他身败名裂,总之可以有多个办法让他死的不明不白。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9)

武松没按套路出牌,导致张都监不得不用备用方案,这才让武松死里脱险后回去血溅鸳鸯楼,杀了张都监报仇。倘若换了个人,没像武松那样坐怀不乱,又或是没有武松那么神勇的身手,张都监这套害人的计谋也堪称贪官害人的典范,杀人不见血,还让他给自己数钱,给予“榜眼”实至名归。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10)

最会害人贪官之状元郎:梁中书

当我们再次回顾生辰纲这段故事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蹊跷的地方,比如运送生辰纲这样隐秘的事情,竟然连赤发鬼刘唐和入云龙公孙胜这样的江湖人士都一清二楚,甚至还知道押运的路线,要知道这可是杨志换成挑担改的临时路线,这些就好像被人故意散播到了江湖中,期待被抢一样。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11)

而梁中书对如此重要的事情,竟然没有派自己一手培养的嫡系急先锋索超,而是选了戴罪之人杨志,岂不很让人费解?此外梁中书明知管家会拖后腿,还执意让其沿途跟随,这不是给杨志添乱么?类似让人费解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件事,生辰纲被劫这件事或许就是梁中书自导自演的一场戏,以上矛盾就都能够解释的通了,而想要拆开谜团,还要从梁中书的另一层身份说起。

梁中书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郸大名县)知府,同时还是太师蔡京的女婿,不难想象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如今的地位,岳父的帮衬提拔是免不了的,正所谓拿人家手短,吃人家最短,看似是每年都送的生辰纲,其实就是梁中书向岳父缴纳的“保护费”,数十万贯的生辰纲具体占了梁中书一年“收入”的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相比一定占了很大比例,重要的是这是每年都要“上缴”的,《水浒传》原文就曾提到前一年的生辰纲就是被劫走了。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12)

到了梁中书这样的位置的官员,手下势必要有自己的亲信,说白了就是要花钱养一批门客,但蔡太师每年的的“抽血”肯定会影响女婿自身的发展,这里面本身就有矛盾。蔡太师既是梁中书的知遇之人,同时又是限制其发展的桎梏,于是乎女婿便自导自演了一出生辰纲被抢的戏码。虽然《水浒传》中原文没说,但根据文中只提上一年被抢却没说被谁抢,我们不难猜出这是个悬案。

蔡太师也不傻,第一年你可以说是被抢不了了之,但第二年还来这一套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所以梁中书要想再次蒙混过关,就需要拿出一小部分金银来一场假戏真做,同时还需要一个人来做替罪羊。既然是替罪羊,这个人就不能是跟了自己多年的索超,一来索超背后也有他自己的关系网,二来跟了梁中书这么多年,知道的内幕定然不少。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13)

索超不能用,那就必须用一个新人,且还有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如此来看我们就能理解为何梁中书见到前来的杨志,会如此的高兴,火都架上了就等羊了,没成想替罪羊自己来了。随后便是索超比武败给了杨志,梁中书礼遇杨志,一切都看似那么理所当然,却又那么的像一出戏。

梁中书的厉害之处在于,纵使失了生辰纲的杨志回过味来以后,依旧对梁中书产生不了一丝恨意,谁让自己当初吃了对方好处,贪了对方投来的骨头,最后只能灰溜溜的落草为寇。

透过高俅、张都监和梁中书三人的故事,不难看出来他们害人的本事,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强,一副宋朝版的官场现形记仿佛跃然纸上。

2020.4.23晨

水浒传高俅绰号性格特点(水浒传中高俅最多排第三)(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