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之后,每天晚上都会给儿子讲故事。如今再读这些烂熟于心的故事,反而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最近一直在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是俄罗斯作家普希金写的,这篇用叙事诗写成的故事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却依然受到大家的喜爱。
故事主要讲述了渔夫捕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说,把它放生就能满足愿望。渔夫的妻子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最终又回到从前的贫苦。
以前,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老婆婆,觉得她“过度贪婪,且恶毒”。现在仔细品读,我发现老婆婆其实是一个可怜又可悲的人物,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老婆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贪婪恶毒的黑洞的。
一、老婆婆陷入“贪婪恶毒”黑洞的原因
01辛勤劳动但生活却依然清贫的失落感
故事开头是这样写的:“从前有个老头儿和他的老太婆住在蓝色的大海边,他们住在一所破旧的泥棚里,整整有三十又三年。老头儿撒网打鱼。老太婆纺纱结线。”
这边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一个数字“三十又三年”,这么多年,两个老人都一直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老婆婆其实还是比较勤劳且专一的,数十年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改善呢?
老太婆指着老头儿就骂:“你这傻瓜,真是个老糊涂!不敢拿金鱼的报酬!哪怕是要只木盆也好,我们的那只已经破得不成样啦。”
“破旧的泥盆”、“破得不成样的木盆”,这些都说明老婆婆的生活过得并不好。
三十三年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老婆婆似乎没有半点的怨言。一方面是她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另一方面是她没有遇到改变的机会。
02对贫穷的恐惧和不劳而获的快感
当老婆婆听说老爷爷放弃金鱼给的报酬时,大骂老爷爷老糊涂,哪怕要一只木盆也好呀!
这说明老婆婆一开始的需求是非常低的,因为她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得到满足,她的需求等级还处于金字塔的底端。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老婆婆得到新的木盆,后来又得到新的木房子时,她的基本生活已经有了保障。
都说人穷志短,特别是那些穷怕的人一旦变得富有,就会陷入患得患失,所以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来巩固自己已经得到的财富。
老婆婆也害怕眼前的这些改变只是过眼云烟,所以她希望自己变得更富有,因此她有了更高的需求,成为一名世袭的贵妇人。
当她站在台阶上,穿着名贵的黑貂皮坎肩,头上戴着锦绣的头饰,享受着奴仆们精心的伺候时。我们以为老婆婆这下总应该满足了。
但是人越站在高处,就越害怕失去,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老婆婆开始渴望权利。
她又一次提出要当一名女皇,当这个愿望也轻松达成时,她心里的危机感却更重了。她希望控制金鱼,这样就可以掌控整个海上世界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简单的道理很多人不懂,但是老婆婆是懂的 但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她竟然忘了金鱼可以赐予她所有,当然也可以剥夺她的所有。
03将痛苦转移给他人寻求报复的快感
很多人说,老婆婆象征着当时俄罗斯的统治阶级,不尊重民意,一味对百姓进行搜刮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迟早有一天会翻船。作者普希金是借此文来控诉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抛开作者意图,我有另一种解读,这边的老婆婆其实就是一个底层的老百姓,没有金钱,没有地位,长期受到欺压。
种种痛苦和不公被压抑在心底,当老婆婆取得一定地位时,潜意识里的这些痛苦被激发出来,她将所有的痛苦全部转移到身边的奴仆和老爷爷的身上。
1勤劳的奴仆们在她面前站着,她鞭打他们,揪他们的额发。
2老太婆对老伴大声呵叱,派他到马棚里去干活。
老婆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她反而很享受这种肆意报复的快感。
她一步步利用手中的财富和权利来欺压那些人,那些她以前只能抬头仰望的人。
老婆婆此时的心理其实已经处于畸形状态,她的欲望气球正在无限放大,终于有一天被她自己撑爆了。
二、老婆婆带给我们的现实启发
01不劳而获不常有,自己努力获得的更踏实
之前出去散步,路过店,我总想买一张试试手气。老公总是和我说:“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概率很低。”
但店里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有的人花了5元钱中了100元,高兴得不得了,最后往往花出去好几百却什么也没中。
不劳而获总是让人着迷,但是最终一切终将成为泡影。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贪了整墙的钱,最后还是如数上缴。不仅一分没花到,还整天担惊受怕。
就像故事中的老婆婆虽然财富和地位都有了,却依然充满危机感。不是自己的,真的要不得啊!
老婆婆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得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自己努力得来的才更踏实。
这里突然好想和我的孩子们说一句:不要抄作业,踏踏实实学习吧。哈哈,这句话是不是很跳戏。
02平淡的生活是常态,但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
故事中的老太婆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一个缩影,为了谋生,在自己并不喜欢的岗位上辛苦奋斗着,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就像老婆婆和老爷爷,三十三年打渔晒网,纺纱织线,生活没有丝毫改善。我在心里赞扬老爷爷老婆婆勤劳专一的时候,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三十三年的劳动没有让生活有所变化时,自己不试着寻求一些改变呢?
也许在故事中,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爷爷和老太太没有办法进行其他的生产劳动。
但是将视角拉回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有很多改变现状的机会。
既然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没有任何回报。那么是否自己的努力用错了方向,如果方向错了,一切努力只是徒劳,我们要做的是及时切回到正确的赛道上。选择大于努力,请记住这句话。
如果方向正确了,也努力了,那当前的道路可能不适合自己,我们也可以随时准备切换到另外一条道上。
如果最后依然没有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那就告诉自己:”平淡的生活是常态,但不能停止前进的步伐。“
三、写在最后
普希金的童话故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他并不掩盖对统治们者们的嘲讽,就像他说的:“童话故事是谎话,但其中含意深长!”
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欣赏普希金,他曾经说过:“普希金的华美瑰丽的童话诗,是我最感到亲切和最容易理解的;读了好几遍,我已经能够记住它们了。”
我们都认为,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但是大人更应该读读童话,对我们来说,童话也可以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