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眼高手低?粗略点理解就是想法大大的有,能力却弱的小事都做不好。
他们心中只有那些高光时刻,而没有从小事做起的耐心,更没有对于小事的正确认知和敏感度。
比如一个人说对创业有兴趣,说自己将来要开一家伟大的公司,为此他读了很多的名人传记,眼里都是马云马化腾和马斯克。
一般的项目肯定看不上,甚至不屑于做,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换句话说,这样的人既完不成大事,也不愿意从一件小事做起,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是他们对于奖励的敏感度不够,他们通过读传记,通过对于这个世界的虚幻认知,感受到的“正向激励”都是别人的,他自己并没有感受到过这个世界真实的反馈和奖励。
当有一天他自己真的开始开公司时,他会发现赚钱原来这么难,等真正有一天收到了第一笔订单的时候,他就真正收到了这个世界给他的第一笔“真实奖励”。
这时候他才会真正的认识到这个真实的世界。
当一个人认识到真实世界的时候,眼高手低反而变成了一件好事。
这时候的眼高手低超越原本的层次——原本的眼高手低,是眼未必高,只是爱往高处看,而不是站得高。
但是当你认识到了真实世界以后,你想要真正的眼高,你就得站得高。
站的高,你就有了大格局,就有了从更高层次看待问题的视角。
而这时候再去“低下手”时,才能真正的知道,你低的对不对,你低的值不值,你低的心稳不稳。
从低手到高手,需要刻意训练,需要长期主义,更需要忍受低手时的低期望和低奖励。
在做计划时,眼高是战略层面的事儿,比如公司发展,一定要看到十年二十年后。
而做执行时,手低是细节,是坚持的事儿,公司如何在六个月内实现短期目标?
好公司都是眼高手低的,都是对未来有了畅想之后,倒推回眼前,为了实现目标去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的。
我们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学习一门新的领域,都需要眼高手低的思维。
首先你眼要高,有一个大的框架。
如果是一门技能,你得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去找一本能让你了解全局的书,找一个行业内的人,让你知道里面的结构。
然后在找到一个切入点,去做手低的事儿,去建立一个小循环,比如做PPT先从做简单的排版开始,比如剪辑视频先从剪辑自己一天开始。
再然后一点点扩大这个循环,往你在高处着眼的框架方向去扩大,最后完成这个技能的进步。
学习一个领域也是一样,大框架的搭建,能让你有一个方向,再然后去找到切入点,从小事做起。
养成一个习惯也是,先做一个长期的规划,在一点点开始,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一蹴而就。
甚至于,有些领域就是需要“眼高手低”的劲儿,比如艺术圈的那些事儿,眼高意味着你要有对美发展史的认知,足够高的对美的本质的认知。
而手低,就是需要你从一点点去着手,去入门,去从细节处体验那种美。
所以,眼高手低,重要的不是手低,手低是每个人必然需要历经的过程。
重要的是你的眼高,来自于往上瞎看,还是来自于站的高而看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