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里,好女人的定义就是贤妻良母,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很多女人也将自己的命运依附于男人,“母以子贵,妻以夫荣”,嫁个好丈夫,培养出好儿子,才是一生的目标。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儿。”能做到三从四德,就可以等着树立贞洁牌坊了。

但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笔下,却描写了一个叛逆的女子形象,她就是《儒林外史》中唯一一个有文才、有胆识、有志气、力图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子:沈琼芝。

《儒林外史》本来是一部以男人为主角的小说,通过当时知识分子对功名富贵的不同看法,以讽刺的手法写尽人生百态,并塑造了一群对科举如宗教般虔诚和痴迷的伪君子形象。

沈琼芝是书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相比于其他几个将一生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的女性形象,她在小说中就像一股清流、一篇传奇。

清朝乌拉那拉氏的结局(清朝的娜拉出走了)(1)

01

在书中第四十回,沈琼芝是作为一个待嫁的新娘子出场的。

她是常州贡生沈大年的女儿,被父亲许配给扬州盐商宋为富为妻,书香世家的才女嫁入豪门,在当时也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姻缘了。

父亲满心欢喜的送女到扬州,找了一家小店住下,等着宋为富选了黄道吉日,热热闹闹的把人抬进门。

谁料想,八抬大轿没有来,甚至是笙箫鼓乐也没有,一个下人带着一顶小轿,冷冷清清的等在旅店门口,明摆着不是娶妻而是纳妾。

沈大年虽说只是一个穷儒生,但文人的清高还是有的,他一看情形不对,就和女儿商量:看这样子,是被骗婚了,他这样分明不是娶正妻的光景,嫁还是不嫁,你自己拿主意。

沈琼芝当然不是一般的闺阁女儿,面对这样的情况,她没有乱了分寸,只是冷静与父亲分析:这桩婚姻,只是媒妁之言,又没写下文书,我为什么去伏低做小?但是就怕他耍无赖,争吵起来,到叫人笑话。不如就按他说的办,我过去看看他到底怎么样对我?

沈大年也想不出好办法,就依着女儿,穿上大红嫁衣,盖上盖头,上了小轿。

清朝乌拉那拉氏的结局(清朝的娜拉出走了)(2)

“新娘”是当时人们对小妾的称呼,沈琼芝进门之后,听见佣人叫她“沈新娘”,也不理会,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里做下,高声吩咐佣人:“请你们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什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抬了来,当做娶妾的一般光景?我且不问别的,只叫他把我父亲的婚书拿出来与我看,我就没的说了。”

家里仆妇老妈子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都吓了一跳,慌忙去报告给宋为富。

盐商的富有不是吹的,宋为富一年娶妾至少得有七八个,这其中当然不乏有被骗的好人家的女儿,但是遇见这样一个泼辣的女子却是第一次,听见沈琼芝索要婚书,自知理亏,就选择了避而不见,心想你进了宋家大门,还能跑了不成?

没想到沈琼芝还真跑了。

盐商家亭台楼阁说不尽的华丽,仆妇成群,依旧没能使沈琼芝动心,她安心住下,静等事态的变化。

另一边,宋为富派下人给等在小旅馆的沈大年送去五百两银子。

沈大年一看到银子,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女儿是被他买去做妾了!没奈何,只能去县衙击鼓喊冤。

“有钱能使鬼推磨”,宋为富既然敢骗婚,就不怕后果,他买通了县官,把沈大年强制送回老家。

宋为富不露面,父亲也没有消息,聪明如沈琼芝,怎么会揣测不到宋为富做了手脚?既然能用钱摆布了父亲,也不会放过自己,与其在这儿坐以待毙,不如溜之大吉。

她买通了侍候她的丫鬟,打包了房间所有的金银细软,身上穿了七条裙子,从后门溜了出去。

也许有人会说:逃走就逃走,带这些金银首饰算怎么回事?

聪明的女人无论处在什么境地,都能看清楚眼前的事实,清高是该有,但是没有这些金银首饰,沈琼芝能走多远?

清朝乌拉那拉氏的结局(清朝的娜拉出走了)(3)

02

一百多年后,挪威作家易卜生在剧本《玩偶之家》中也写了一个女性人物,那就是为了争取个性解放而离家出走的娜拉。

有人说,出走的娜拉只有两个结局,一个是去做妓女,一个是再回归家庭。

当时的社会环境,独立女性举步维艰,哪儿有她们的立足之地?

逃出来的沈琼芝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去出卖自己依附男人?

假如是这样,就没必要逃出来,老老实实在盐商家做妾,依旧能享尽富贵荣华。

沈琼芝的脑子飞快的的转着:回家是可以,但这样不明不白的回去,故乡人的吐沫星子能淹死人,听说南京是个好地方,那就去南京吧,自己会写字作诗,刺绣的功夫也不错,就是卖诗卖文也能养活自己,更何况南京多名士,没准还能有段偶遇,给这件事情的了结或许带来转机。

沈琼芝到了南京后,挂出招牌,以卖诗文、卖绣品为生。

当时的南京城,各地的名士云集,哪能轮到去求一个女人的诗文?

但才华永远不会被淹没,有一技傍身总能养活自己。

几个月后,沈琼芝在南京也小有名气,当然,一个女人挂出招牌卖诗文,被人疑心为暗娼是正常的,既有真心来买字买刺绣的,也就有心怀叵测的不良子弟。

沈琼芝当然不怕他们,当闻名来见她的名士杜少卿伴着朋友来见她的时候,正碰上沈琼芝双手叉腰,吱吱喳喳的骂几个来打秋风的小混混。

清朝乌拉那拉氏的结局(清朝的娜拉出走了)(4)

无论哪个人生的转折点,抓住机会,掌握好分寸,就能改变自己命运。

沈琼芝一听说来的是杜少卿,就有了求助之心,但她是一个睿智的女人,懂得避嫌与分寸,她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杜少卿倾诉自己的苦衷,而是求杜少卿带她拜见夫人,在夫人面前才说明了出逃的前因后果。

作为旁听的杜少卿,此时才打消了疑虑,肃然起敬:“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极了……”

而此时,宋家早已报官,追铺的差人也到了南京。

面对找上门的差人,杜少卿夫人都慌了手脚,沈琼芝依然从容不迫,也不想牵连别人:“这个不妨,差人在哪里?我便同他一路去。“

此时,她的所作所为已经打动了杜少卿和他的朋友们。

杜少卿一边安慰沈琼芝,一边和朋友筹谋:银子要带上一些,自己编撰的诗集也放上,又写一首诗相送,虽然没有求情的书信,但一切都能表明:沈琼芝和我们是一伙的,是真有文采的女子,该怎么判您看着办吧!

清朝乌拉那拉氏的结局(清朝的娜拉出走了)(5)

03

南京县衙的大堂上,沈琼芝理直气壮:宋为富骗良家女儿为妾,我父亲去告官,宋为富又用钱买通了当地的知县,把我父亲赶走,我也读过几本书,怎么能和这样一个庸俗下流的人一块生活?

知县看着跪在堂上的秀丽女子,只是好奇沈琼芝到底是不是真有才学:这些事你不用和我说,听说你会做诗,做一首给我看看。

作诗当然手到擒来,沈琼芝随口一首七律下来,知县已经赞不绝口。

等到查看沈琼芝的行李包裹时,书匣里赫然摆放着杜少卿的诗书,亦有其他名士的赠诗,知县心下已明白杜少卿的意思,惜才之心更甚。

知县按照程序批了公文,吩咐差役把沈琼芝押回江都县,却又私下写了一封信放入公文袋内,托“终审”的江都知县网开一面,判沈琼芝另行择婿。

写到这里,结局算是完美,但吴敬梓仍是意犹未尽,好像再写一段才能表现出沈琼芝的大胆泼辣。

押解途中,两个公差想从沈琼芝身上捞点好处,下了船便索要船费。

咱们看看沈琼芝怎么说:“我便不给你钱,你敢怎么样?”走出船舱,跳上岸去,两只小脚就飞的的一般,竟自己要走了去。

公差上去拉她,“被他四门斗里,打了一个仰八叉……”。

想象着那一双裹了的小脚飞一般的跑走,宛如眼前,让人忍俊不禁,那打向公差的一巴掌,将沈琼芝的大胆泼辣表现的淋漓尽致。

书的结尾,沈琼芝被赐为三甲第一名进士,是同榜上唯一的女人。

有人说沈琼芝是吴敬梓理想观念的载体,其实无论那个朝代,封建社会也好,现代社会也罢,有胆识、有智慧、自立自强才是理想的女人。

女人也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拼,去与命运抗争,才是拯救自己的唯一出路。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料来源:吴敬梓《儒林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