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千年石堡寨(汝州访古)(1)

『汝州访古』——鹿台山天心寨盘龙宫

刘孟博/文

陈素贞/摄影

鹿台山位于汝州市区西北二十五里许,陵头镇桥沟村境内,海拔751米,是陵头镇北部群山最高峰,因其自远方眺望,状若蹲鹿,故而得名。明正德《汝州志·山川》卷二记载曰:“鹿台山,在州北二十五里,台状若蹲鹿,故名。”唐李白《题元丹丘颍阳山居》一诗原序曰:“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映郁,有佳致焉。白从之游,故有此作。”李白序中所指鹿台,即为此山,由之可见早在盛唐时期,该山已有鹿台之名,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称其为汝郡名山,并不为过。

汝州千年石堡寨(汝州访古)(2)

鹿台山山势陡峭,山间大部分岩基裸露明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独具特色的地貌,形成了奇峰峻岭,怪石陡崖的山地景观。鹿台山最令人称奇的便是顶峰最西端的天心寨,在坚硬的石英岩山体上,却独有一处十余亩大小的黄土平台。这块独特构造的山体,四周被突出的圆形石基包围,内侧为细腻肥沃的黄土层,外侧则只有很薄一层附在山草下的风化沙土,从高空俯瞰,仿佛“天心”一般,因此古人在此修建盘龙宫及寨墙后,称该地为天心寨。堪舆家有言:“鹿台山圣母道场,乃上古天赐,坎与嵩岳成局,离与汝缤相仰,震兑二,玉皇封协,有云昼望八面寺庵庙,夜观十方灯火星,故曰天心寨。”关于天心寨的成因,历代众说纷纭,有推测其下部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山口,有断言这里曾是行星坠落后的陨石坑,在形成山体凹陷后,被大洪水所挟带的淤泥沉积覆盖,并逐渐将山体凹槽淤平,成为一体。洪水过后山势重现,经过雨水的不断冲刷,凹槽内的淤土得以保存,外部山间的淤泥则随着山洪流到了山下,最终成了今天的奇特地貌。

汝州千年石堡寨(汝州访古)(3)

盘龙宫又称无极圣母行宫,为供奉民间神祇无极老母的道场,无极老母全称“无极瑶池大圣西王金母大天尊”,民间俗称无生老母。无生老母为民间宗教中最为著名的女神,起源于明代中叶出现的罗教,创始人为罗梦鸿,在罗教及其支派的理论中,无生老母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与人类,同时又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派神佛等下凡,或自己亲自下凡救度众生。无生老母在清明时期广为流传,诸多教派都将无生老母作为自己的最高神祗,“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成为民间宗教的“八字真言”,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以及河北地区信仰十分广泛,人们习惯亲切的把无生老母称为“老母”、“老娘”、“老无生”。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无生老母的诞辰,届时各庙香火鼎盛,异常热闹。民间传说老母的道场是灵山,在无生老母信仰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灵山,老母的殿堂一般叫“安阳宫”、“老母洞”,里面大多数都供奉着十三个老母,即人们俗话说的“十二老母朝无生”。无生老母的塑像通常慈祥庄严、面带微笑,满头白发,身披霞帔,两手持八卦,活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或许这就是中原百姓心目中乐善好施大好人的化身。她在百姓的心中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而是一位心肠极软、普度众生的老母亲,她专管红尘之事,度尽受苦之人,因此,她在民间的信仰是难以动摇的。

汝州千年石堡寨(汝州访古)(4)

鹿台山盘龙宫约创建于民国九年前后,庙址所在地本为孟庄人孟庆文的田产,因其客游在外,而荒芜已久。乡人梁万乾自幼失明,笃信神灵,欲觅胜地营建庙宇供奉无生老母,然而遍访群山而未有所得。此后,在与鲁玉楼、张玉堂、宋金铎等人同游鹿台山时,觉得鹿台山天心寨异于他处,十分适合修造庙宇,经过商议后,便成立公修局,由众善士捐资,购地庀材,建成行宫一座,名曰“盘龙宫”。

汝州千年石堡寨(汝州访古)(5)

庙内现存郡庠生邢炎新撰文,郡监生刘振富书丹之《创修无极圣母行宫碑记》曰:“窃闻元黄未剖以前,浑浑噩噩,此即无极之秋也。□□极生而天地初分,两仪出而日月始照,生生无穷。自有天地以来,皆无极之所生也,无极之德,何其巍哉。然□□棲灵之所,而后方能佈其德,施其灵焉。人可不为之择地,以建其所哉。时有梁君万乾者,幼而失明,不贪世务,清心寡欲,诚意建庙,以酹无极之德于万一。奈胜地不常,难可猝得,遍访名山,卒未有获。日者,与鲁君玉楼、张君玉堂、宋君金铎同游鹿台之巅,闻风审势,察其发脉于嵩麓,成局于汝阳,躍然喜曰:“无极棲居之地,吾得之矣。”然其地系孟家庄孟庆文之业,其人客游在外,幸有其叔金銮、其兄庆义二人公议,将此地施于公修局,创修殿宇,以为行宫。奈庆文多年不归,屡欠国课,同中言明,公修局给钱四拾千文,完纳粮银,始将此地承管,以为圣母营造行宫,永垂不朽焉。由是倡率善男信女,捐资创修,阅数岁而工程始竣,艰苦之劳,不必言矣。美其名曰“盘龙宫”,香火之会,每岁不断,凡有求嗣祈祷,多所应验,因列诸珉,特不没众善之实云。”

汝州千年石堡寨(汝州访古)(6)

据陈素贞老师采访当地村民,人们在山巅创修盘龙宫的同时,发现这里不但风景秀丽,而且西、南两面临崖,易守难攻,便使用黄土在庙宇外围修筑了一圈夯土寨墙,用以躲避蹚将刀客的滋扰。当年寨子曾在东南角和西南角各设一个寨门,顺着寨外西南角的狭窄山脊,可直通山下的和尚庙村。现寨门已坍塌,后因风水问题,寨墙也被人为拆除,寨内只留下低矮的寨墙残垣,仍依稀可辨。

汝州千年石堡寨(汝州访古)(7)

随着天心寨的被毁,寨内的盘龙宫建筑也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由于山高无路可行,建设施工难度极大,特别是沙石、砖木等建材,没有办法拉运上山,盘龙宫的重建也只得一拖再拖。此后,幸有信士毛相臣,发心向善,立志兴复庙宇,会同理事人:张兆志、李姣、王玉珍、腾永江、毛闯、邢方、漫爱、毛保轻,参事人:毛营太、张占国、毛万和、邢长愿、毛拴、毛政卫、毛花萍、邵伦、秦淡、宋芒、漫花、胡群、腾盘、张玉花、宋润、宁荣等人,募化善款一万余元,购置建庙所需物资,以肩背人抬的方式将其运至山顶。经数年锲而不舍的搬运,毛相臣等人最终在天心寨内新建大殿三间,并延请工匠金塑庙内神像,择吉开光,使一度消失的古迹得以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