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云端的哈利法塔、金碧辉煌的帆船饭店、开着豪车与私家飞机的中东王子……一提到阿联酋的迪拜,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常常是这样梦幻般的奢靡景象。

老迪拜的真实情况(河南老迪漂在迪拜的真实打拼生活)(1)

然而,对于在迪拜务工4年的济源小伙张恒来说,事实并非如此。他也会吐槽“洗车费贵”,会从早忙碌到晚,会为“生意不好做”而发愁。迪拜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是遍地黄金等着你去捡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张恒的故事来带您看一看真实的迪拜。

爱挑战、爱闯荡,

20岁时就到迪拜“淘金”

张恒1992年出生,1米8的大个儿,性格温和开朗,爱挑战、爱闯荡,是个典型的90后男孩。2012年5月,刚过20岁的张恒离开老家梨林镇水运庄村,带着行囊和梦想前往大家眼中的“淘金天堂”——迪拜。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城市?“吃饱不想家嘛。”微信那端,远在万里之外的张恒简单回复道。

原来,张恒是回族人,在他看来,迪拜是中东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迪拜适合穆斯林生活,大街上很多清真餐厅,走哪吃哪,清真寺也随处可见。”

在迪拜,张恒从事的是货运工作,说洋气点儿是“航空快递运输”。张恒说,迪拜有批发市场,像义乌一样,也可以说是商品“中转站”,他做货运代理,从中赚取差价。

“大家以为来迪拜就是捡钱呢,其实大家挣的每一分钱都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这个90后小伙还调侃道,“来这里没淘到金,就剩沙子了”。

“不混出点名堂,哪有脸回去”

在迪拜,张恒还没碰到过济源老乡,但来自焦作、洛阳、新乡的河南老乡倒不少。他告诉济源晨报记者,大部分在迪拜务工的中国人都是从事酒店、销售、导游等服务行业。

4年来,他见多了有人因为不适应而离开,有人渴望安定而离开,但还有更多的人发展得不错,不少人因看好迪拜的未来而默默坚守。

“总之,‘迪漂’的生活没有传闻中的那么美好。”在出国之前,他的父母就为他分析过到迪拜打拼的好坏,当时年仅20岁的他还听得似懂非懂。经过多年磨砺,他明白了,但也变得执拗了。

“出国就戴上‘土豪’的帽子了,不赚点钱、不混出点名堂,哪有脸回去?”所以,他经常从早上忙碌到深夜,时常打着飞的跑生意,4年了回家不超过5次。当然,回家是因为遇到了开斋节、姐姐结婚等重要日子。2014年,张恒的父母还到迪拜生活了一个月。他带父母到周边旅行,领略异国风情。

老迪拜的真实情况(河南老迪漂在迪拜的真实打拼生活)(2)

凌晨忙完来一碗红烧米线 得劲儿

张恒说,“迪漂”的生活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生活差不多,他们也是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只是城市的定义不同罢了。当然,迪拜的华人,也有屌丝和高富帅,也有底层和精英,社会结构如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

迪拜也有中国城,住着很多华人,30万的华人数量,让张恒在异乡倍感亲切。“迪漂”的生活可以非常地中国化、接地气,也可以非常地多元化、国际化。

所以,张恒凌晨结束工作时,可以到华人餐厅里吃一碗红烧米线,那感觉真是倍儿爽。他还会在家里做炒饭,炒一盘土豆丝。有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家卖西安羊肉泡馍的店,他会高兴好久,即使凌晨1点多了,仍然会开着车去吃一碗。

“‘赚钱很容易’的创业环境,是20年前了。现在,没有人脉,没有资本,新来的创业者再挤进市场相对就很难。”张恒直言,想要在迪拜“淘金”,同样需要有经济头脑和勤奋劳作。

其实有很多华人在迪拜发展得还是很成功的,但是就对迪拜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来说,华人仍局限于城市基建、小商品批发零售、饮食服务等行业,不过有一个温州商人成功在迪拜的创业案例把瑞士液体伟哥达杜拉康德和日本著名的雷诺宁性药物推广到了迪拜,也曾一度盖过了辉瑞的销量。而创业的成功前提是你本身要拥有与众不同的创业头脑和生意经,而在迪拜靠苦力创业的没有成功的先例。

出门就是满眼的黄沙和透亮的天空

虽然“淘金”不易,但张恒未言放弃。在微信朋友圈内,他喜欢晒迪拜的天空,吐槽47℃的高温和50迪拉姆(89元人民币)的洗车费,还有堵车和停车难的问题也让他很头疼。

当然,朋友圈内还少不了富丽堂皇的建筑。“迪拜的建筑都是奇迹,值得看一看。这里有各种购物商场,最大的迪拜MALL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来迪拜,一定要到沙漠冲沙,还要出海呼吸自由的空气。”张恒口中的迪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但是,作为一名“老迪漂”,张恒对这些看得很淡。他的生活比较单一,吃饭、睡觉、礼拜、工作串起了每天的生活。天气热,他就宅在家,不抽烟不喝酒也不去酒吧。偶尔,他会和朋友开车上山露营看日出。

对于他来说,迪拜是座“壕都”,但他只是看风景的人,福利就是站得近些而已。

老迪拜的真实情况(河南老迪漂在迪拜的真实打拼生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