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座城市有许多条路纵横交错,构成一座城的迷宫大马路是城市的大动脉,小马路是城市的毛细血管那些真正能够让我们脚踏实地去亲近的、美丽的或者有个性的都藏在这里了

公园西路,已消失的“钟楼”

“别处”是一种感觉,我们追寻“别处”的梦想,为此从城市飘到乡村,从繁华飘到荒凉,从现代飘到古代,我们让脚流浪,也让心流浪。我们需要的其实是一种身处异乡的陌生感。有时,我们需要走一段大多数人未曾旅行过的地方。

厦门公园西路很短,慢慢走、仔细端详一趟下来也就半个小时左右。这里的风景估计上不了头条,但细细品味,也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泉城公园流苏花开惹人醉(公园西路钟楼下)(1)

路虽短,不过走得很舒服。没什么车。两旁或是高耸的树,或是枝叶蜿蜒的紫荆花。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水泥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即使在大中午,也一点不晒。这里相对比较安静,似乎短暂地远离了闹市的喧嚣。

泉城公园流苏花开惹人醉(公园西路钟楼下)(2)

在公园西路上还可以看到漂亮的老别墅和新翻修的别墅。它们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专门为归国华侨兴建的。这些老别墅都是红砖砌的,有大大的院子,低矮的围墙,院内有高耸的树木。现在,有不少别墅被相中,开起了咖啡馆、旅店。

泉城公园流苏花开惹人醉(公园西路钟楼下)(3)

风景中,如同一幅水彩画

据说,这里很早有个钟楼,钟楼旧址位于公园西路园南小学内的小山坡上。建于民国16年,是老厦门的标志性建筑,矗立在老市区的最高山顶上,在公园一带抬头都可以看到钟楼。因此厦门人俗称钟楼附近的地方为“钟楼脚”。1994年园南小学扩建,钟楼被拆除改建为小学教学楼。

泉城公园流苏花开惹人醉(公园西路钟楼下)(4)

听老人讲,公园西路也叫“钟楼下”。因为这里曾有座钟楼。现在,好多上了岁数的老人,依然称呼这里“钟楼下”。

园南小学在一个小山包上,高出路面约五六米。在靠路的两边,有三棵老榕树依偎着石墙而生,蜿蜒的根茎,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就着石墙这块画布,如同一幅写意泼墨画。

泉城公园流苏花开惹人醉(公园西路钟楼下)(5)

这个季节,紫荆花开得灿烂,铺陈在树枝上的一片紫色,与水泥路的灰色、老房子斑驳外墙的土色、石头围墙的黑青色,互相渲染,如同一幅水彩画。

泉城公园流苏花开惹人醉(公园西路钟楼下)(6)

旅行,就像人生,华丽抑或平淡,终点其实都是那一张床。路途偶遇的特色餐馆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旅馆是我们在别处暂时的家。这个家,与烟火气息的日常居家截然不同,更宁静、安详、远离尘嚣,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

五一即将来临,飞出省外有点麻烦,那就去市内走走,镜头里或许别有一番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