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操,我总是会想到他的《龟虽寿》,特别是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每每读到这句,都会让人无比激励。

曹操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将他视为气壮山河的英雄,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个奸诈的枭雄而已。

曹操临终遗言真言(一代枭雄临终时)(1)

曹操

但,每当我读到曹操的诗作,比如《观沧海》《龟虽寿》,我都会被那种自强奋发的豪情万丈所感染,如果仅就这种英雄气概的胸怀而言,我认为曹操的确不愧为一代千古盖世英豪。

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二百二十年),一代风云人物曹操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在临终之前,曹操颁布了一份《遗令》,这份《遗令》实际上就是他的遗嘱,那么一代枭雄临终时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呢?

曹操的遗嘱很简短,大约只有两百四十多个字,但却事无巨细地讲了一些家中的平常事儿。

曹操临终遗言真言(一代枭雄临终时)(2)

曹操

这和我们印象中不可一世的枭雄形象有非常之大的反差,按照通常的想象,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在临终之时,难道不应该胸怀天下讲一些诸如文臣武将如何保家卫国甚至开疆拓土的安排吗?

宋代文豪苏轼对曹操遗令的评价是:

操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恋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曹操临终遗言真言(一代枭雄临终时)(3)

曹操

苏轼的评价,很明显带着不屑和嘲讽的味道,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英雄人物,在临死之前也应该是谈笑风生毫无畏惧,怎么能哭哭啼啼留恋妻妾,说一些分香卖履的琐事呢?所以苏轼说:曹操啊曹操,你装了一辈子英雄好汉的模样,结果到死的时候,终于还是露出了贪生怕死的小人面目。

曹操的遗令,让苏轼做出了“平生奸伪,死见真性”的评价,那么这份遗嘱到底都讲了些什么内容呢?遗令的原文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咱们就直接翻译讲述曹操遗令的内容:

从一开始,曹操就显得有点婆婆妈妈,他说:我半夜醒来之后呀,有点不舒服的感觉,早上喝了点粥,还出了点汗,然后又服用了一些汤药。

曹操临终遗言真言(一代枭雄临终时)(4)

曹操

在说完这些鸡皮蒜毛的小事之后,曹操话锋一转,又说到自己治军的过往,他总结说自己在管理方面整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时候也会乱发脾气犯过一些错误,这些都要引以为戒。

如今天下尚未安定,我去世以后呢,不要按古代的丧礼来办,因为我经常头痛,总是围着一条头巾,所以我走了之后,也还是按平时的穿着就行了。文武百官来吊丧的时候,随便哭几声装装样子就好,各地的将士,也都要坚守岗位,地方的官员,也应当照平时一样处理公务。

丧礼必须一切从简,安葬在邺城西冈之上,靠近西门豹的祠堂。这里要说明一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功劳和名誉的历史名人。然后曹操又叮嘱,千万不要用金银珠宝陪葬,至于家中的侍妾和歌妓平时也都很辛苦,请把她们安置在铜雀台好好对待。

曹操临终遗言真言(一代枭雄临终时)(5)

曹操

儿孙们要在铜雀台上设立灵帐,每天摆点食物祭奠一番,初一十五来点歌舞祭祀,我的儿孙要经常登上孔雀台远远地眺望一下我的坟墓。我收藏的香料可以分给诸位妻妾,没事的时候她们可以做点手工比如鞋子之类的东西卖一卖,至于我生前历任官职的绶带和高档衣物,则可以找个地方收藏起来做个纪念,实在不行你们兄弟几个分掉也可以。

那么以上,就是曹操遗嘱的全部内容,其中虽然都是些身后事的琐碎安排,但却是古代王侯将相提出“薄葬”的第一人,从这份婆婆妈妈的遗嘱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枭雄形象的曹操,或许,英雄一世的曹操,也只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真正做了一回牵挂家事的普通人吧!枭雄落幕,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普通的家事人情,读来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