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是云朵的青山渐远,郑州越来越近,高耸的水泥森林,在下午的阳光下看上去有点荒凉,巨大的玻璃窗反射着夏季太阳刺目的阳光,在伏牛山住了一个多星期,青山如梦,白云悠闲,滋养双目。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一眼看到住了二十年的城市是这种感觉。青青开始紧张,甚至恶心。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呢?

土屋记散文(王屋山居手记出版)(1)

《王屋山居手记》

青青,原名王晓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资深媒体人,十年前,她主动申请,前往地级市济源做驻站记者。济源是河南最小的地级市,因修建小浪底水库而建市,前有黄河,后有王屋山,山环水绕,美景秀丽。在那大家都忙着“晋级”的时候,她挑了个小地方,顺流而下。申请通过,她从郑州前往济源,居住在王屋山下。王屋山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出处,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青青在王屋山一呆就是五年,写下散文、游记和随笔57篇,集成的《王屋山居手记》出版了。

大自然是现代生活中最好的滋养

“嘿!你别走,我给你一天时间,回去好好想想。”时间虽然过去了十年,青青仍然清楚记得领导让她在周口市与济源市之间选择时,听到她坚定地选地域更偏,体量更小的济源时的惊诧。领导是好意,觉得既然下基层,就应该去一个大地市,新闻资源多,更能出成绩。

而青青凭着直觉选择了济源,是因为周口市是豫东平原市,除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庄稼别无其他。而济源虽然小,但有山有水。王屋山在唐代是全国最重要的道教中心,被唐玄宗定为“第一洞天”。帝王师的司马承祯就在王屋山下阳台宫修道,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在王屋山上的紫微宫学道,大诗人李白曾经二上王屋山,“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第二次上王屋山,司马承祯已经逝世,他在阳台宫的墙下写下了“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土屋记散文(王屋山居手记出版)(2)

《王屋山居手记》

从小随祖母在南阳邓州的乡村长大,大自然如同温厚的母亲一样,给了她无尽的滋养。她在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随性成长。她上树下河,在田野上奔跑,与院子里小猫小羊说话,青青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祖母的家在村子最西头的田野里,好像是被整个村庄所抛弃,那时父母都在遥远的洛阳,身边的叔叔与伯伯在不同的城市里求生,这个被大树与田野包围的房子里只有她与渐渐老去的奶奶。当然,还有阿黄,那只忠实的黄狗,大花,那只可爱的花猫,脖子里挂着铃铛的三只小山羊,一只褐色肥胖的母鸡带着一群吱吱喳喳的小鸡。一个小女孩歪在草丛里,好像在聆听土地的心跳,头顶上两只小鸟向着远方飞去。

那时,她经常在槐树林下草丛里,呆呆地看着天空,蒿草的香气包围着,慢慢睡着了。

青青笔下写道:“大自然就是自由自在,空山流水,花开花落。老梨树想开花就开花,想结果就结果,今年春雨好,就开得繁密一些,如果天气过冷,就开得少一些。那些小鸟儿,小蜂子,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想和谁恋爱就和谁恋爱。天上的云彩也是想变成什么形状就变成什么形状,想下雨就下一场雨。”

土屋记散文(王屋山居手记出版)(3)

《王屋山居手记》

青青童年时,没有姐妹,因为与村子住得远,也没有伙伴,天天就在植物中打滚,和小羊,小猫睡在一起,和草丛里的七星瓢虫说话,和柳树上的花天牛还有椿树上的花豆娘玩,玩累了,就躺在菜地里睡一觉,大黄狗总是来拱醒她,蝴蝶们落在她头发上,醒来照样在原野上玩。这样的经历其实造就了她,她说自己是个地道的野丫头,心性自由宽广,对自然怀有母亲般的感情。

青青热爱阅读,她最喜欢读陶渊明的诗、苏轼的词,她对寄存山水间的生活心生向往。过去,媒体工作是繁忙的,白天是在人群中光亮的记者,晚上是个孤独的写作者。这样的生活让她觉得恍惚,好像游离在现实之外,精神是孤独的。

土屋记散文(王屋山居手记出版)(4)

《王屋山居手记》

“这种孤独是写作者没法摆脱的,也可能是因为有这种孤独,你才会强烈地渴望寄情山水、寄情文字,希望通过文字来消解孤独。”被孤独侵袭,一个人蜗居在单人房间里流泪的日子渐渐远去。王屋山在后,前有黄河,依山而居,临河听船,闲时约上三两好友往山里一走,好不惬意。

青青开始享受孤独了。

笔名源于喜好的青山碧水

也许是天性,也许是童年的经历,青青更喜欢独自呆着,或者是和植物和小动物待在一起。

土屋记散文(王屋山居手记出版)(5)

青青

青青坦言,与人相处,内心经常是紧张的,不自由的。惟有到了大自然里,自己还原成了一个小女孩,一个野丫头,与植物们心意相通,完全能听懂风里那些树叶或者花朵的话语,大自然亦父亦母,亦师亦友。

2017年,她被调到三门峡当驻站记者。三门峡是地级市,与济源挺像——黄河穿城而过,小秦岭云雾缭绕。

青青作为驻站记者,按照工作惯例她可申请调回总部,但她不愿意。住在边城,经常去山里走走,与她而言是一种幸福。

今年,她54岁,居住在租来的房子,悉心打点着自己的小窝。她说:“在这里是暂居,但从更长远时空来看,人类在地球上也是暂居。人就要顺应自然,活在当下。”

土屋记散文(王屋山居手记出版)(6)

青青

笔名青青,是青山如梦的“青”,是碧水翠微的“青”。青青说,自己也不是隐者,只是选择住在小城市,要说有什么不同,便是清晨听鸟鸣,抬眼赏绿树,三两天就往林间去走一走。她希望自己像唐代的诗人王维一样,奔走在长安与辋川之间,心远地自偏,庙堂与山林若隐若现。她说,人世间许多事情都会变化,或者让人失望灰心,只有大自然从不让人失望,永远给人力量与滋养。大自然是最可靠最无言的老师。

红星新闻记者|陈谋 实习生|张丽苹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土屋记散文(王屋山居手记出版)(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