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要想保证孩子的健康,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暖。这句老话是否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遵循?

说是这是句“老话”,这句话确实有点“老”,因为这句话是来自明代医家万密斋《育婴家秘》。这是当时的医学专家,根据小孩的阴阳、五脏等体质特点,以及人们养育儿女时过分强调暖衣、饱食等问题提出的建议。

为何小儿睡时阳气聚于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1)

  • “三分饥”字面上的含义,似乎是指孩子吃饭只能吃7-8分饱,保持3分饥饿,实际上指的是一个饮食原则,提醒家长平常不应该让孩子贪食、吃的太饱。如果孩子经常吃的太饱,容易引起食物在消化系统的积滞,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不能及时消化的食物还有可能引起积食、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等,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另外,孩子经常吃的太饱还会引起能量摄入过多,增加孩子患超重肥胖的风险。

为何小儿睡时阳气聚于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2)

  • “三分寒”指的是孩子不应该穿的过多、过暖。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新陈代谢相对较快,而且活动量较大,孩子的产热速度快于成年人。孩子穿的过多、过暖,会使孩子散热困难而出汗过多,并浸湿孩子的贴身衣服,此种情况下,被寒风吹过更易感冒;另外,穿的过多、过暖还会影响孩子自身的体温调节功能。

  • 因此,这句老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对于现今的养儿育女仍有指导作用。

    那究竟应该如何安排孩子们每天的膳食呢?
    • 13-24个月的幼儿:每天的奶量应该维持在500毫升左右,每天吃1个鸡蛋,吃1两-1两半的肉禽鱼,每天吃1两-2两主食(如粮谷类),适量的蔬菜和水果。

    • 2-5岁的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还应该有两次加餐;要自主进食不挑食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还应该每天饮奶300-400毫升奶制品;每天要通过饮水和食物获得1300毫升水分;多选择乳制品、水果及坚果类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 6-18岁的学龄儿童:应该三餐合理且定时定量,吃好早餐;规律进餐,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并且合理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健康零食;每天饮水800-1400毫升水,不喝含糖饮料,天天喝奶300毫升左右。

    为何小儿睡时阳气聚于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3)

    父母在为幼儿烹制食物的时候,建议多采用蒸、煮、炖、煨的方式,并且少加调料,尽可能地保持食物的原有味道。

    在孩子们穿衣的问题上,应该视气温变化增加或减少衣物,切忌过厚,并适当增加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源自马博士健康团 张娜博士


    为何小儿睡时阳气聚于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4)

    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 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 2017年科学传播奖获得者

    · 2015年十大科学传播人

    · 2013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健康传播风尚人物

    · 2012年科学传播年度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