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法考还没考试,已经有很多备考2023法考的考生如火如荼的复习了,看了每年这么多考生的复习百态,橙子哥总结了法考复习中的“七宗罪”,正在复习的考生可切记不要重蹈覆辙!

第一宗:自信过头

知道这些真相你还会法考吗(法考复习七宗罪)(1)

此症状通常发生在二战考生身上,尤其是前一年178-179分没有通过客观题的考生,他们笃信来年只需要稍微努力一下,即可拿下法考了。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是不了解法考的打分机制,法考看似是通过型考试,但实际更像是选拔型考试,每年印发的法考证书数量都是提前采购的,也就是说通过多少人都是跟着法律岗位工作需求数走的,那些179分和180分的考生,并不是因为你正好多做对了一道题或做错了一道题,而是加权打分后的最终结果。况且,轻敌乃大忌,一旦你开头的复习心态放松了,可能一整年也很难再紧起来。要知道,法考毕竟还是低通过率的考试,多次参考的考生大有人在,如果只要连考两次就能不费吹灰之力通过,那为什么还要那么人仍在持续参考奋战?最后,橙子分享一句古语给二战考生吧:“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

第二宗:资料收集大师

知道这些真相你还会法考吗(法考复习七宗罪)(2)

有很多考生,在复习之前,化身资料收集小能手,混迹各种论坛和资料共享群,好几年内的法考复习资料全都下载了一个遍,最后容量高达1TB的网盘都装不下资料了。首先,这种精神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毕竟法考是有难度的,勤找资料没有错。但问题就在于,你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搞来的这么多的资料其实你压根学不完,而且有很多课件因为年份不同或老师观点不同是有一定冲突的,对于初学法考的考生来说,有可能分辨不了哪些是正确的,导致复习过程中一片混乱。橙子还是希望广大考生可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通常,根据基础不同,如果你有600-1000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是足够通过考试的了。因此在复习前,真的应该先想明白自己要怎么安排学习(比如每个学科选哪个老师,打算过几轮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个时候你再根据你的计划安排去搜集资料,效果会好很多。

第三宗:题海战术

知道这些真相你还会法考吗(法考复习七宗罪)(3)

很多考生在复习的中后期疯狂刷题,甚至有人刷出了1万 的题目,并且以此为炫耀。题海之所以叫海,主要就是数量很多,那么这么多题都是来自于哪?我们先来数一数,法考时代,目前有4年的真题,每年200道,因为2021年延期考了两次,所以总计是1000道,不过因为司法部不再公布真题,这些题都是培训机构编辑的回忆版。司法考试时代,客观题三张试卷一共300道真题,早期的题目因为年代久远,法条有大量变化,失去了参考价值,其实真正值得一座的就是2007-2017的十年真题,加起来3000道。

因此,我们就发现,即使你把司法考试时代早期的真题都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是5000道左右的真题。那些做了1万道题的考生,大概都是做了各个机构杜撰的模拟题,并不是说这些题都不好,但这些题目里确实有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出现,而且有很多也明显和法考官方的命题思路相悖,因此,做这些题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与其盲目扩大刷体量,不如深耕真题,把其中每个选项(包括错误选项)代表的考点都深刻理解,做到举一能反三,就足够应对考试了,如果你真的时间充裕,并且真题已经滚瓜烂熟,可以去挑选500-1000道模拟题去锻炼自己,但切记不要盲目贪多,还是要以学习效果为首要目的。

第四宗:化身杠精

知道这些真相你还会法考吗(法考复习七宗罪)(4)

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感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就开始挑真题的毛病,把所有延伸的可能性都罗列出来,以证明自己是对的。更有甚者,因为对这些题目的不同观点,和考友大肆辩论,争得面红耳赤。确实,一些真题或因为年代久远,或因为题干有可能误导的地方,导致里面可能会有一些讨论空间。但是,借用某法考名师的话:“法考是过桥,不是盖房子”。千万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想和命题人辩论的情绪漩涡里,只要知道这道题考查的考点和答题思路即可,因为过去的题目不会再出现了,它能给你的启示只有考查方向和方式。而且,这是职业资格考试,也不是做学术,也不是让你去纠结每一个模糊细节就寻找司法漏洞的。这里橙子给一个小建议,如果你想要讨论问题,尽量和通过法考的前辈或师兄师姐“答疑”,尽量避免和同样是一起复习法考的考生去“辩论”。

第五宗:焦虑症患者

知道这些真相你还会法考吗(法考复习七宗罪)(5)

很多人在复习过程中会有类似这样的想法:离考试还有X天了,我能学完吗?为什么听课的时候都明白,一做题就废啊?其他人复习的怎么样?是不是早就学完一轮了?

调整心态,调整心态,还是调整心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诚然,法考有难度,但我们来看看他的分值。这是一个及格即通过的考试,我们拿客观题来说,300分的满分180分即过关,换算到百分制里也就是60分的水平,即使每年各省的法考状元也不过就是客观题230-240分的水准,所以你不可避免的要做错很多题,但这并不妨碍达到及格线。你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复习过程中做到最好,多做自己的错题集,与其杞人忧天担心别人,不如把精力专注在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上。

第六宗:背法条

知道这些真相你还会法考吗(法考复习七宗罪)(6)

很多考生法条书不离手,一有时间就狂背一气,结果到了考场,发现要么用不上,要么因为不熟悉核心原理而用不出来。都2023年了,不会还有人在“背”法条吧?你如果不能理解法条背后的法理目的所在,光靠死记硬背是无法融会贯通的,法考本身就有一些内容是需要“背诵”的,而法考考生平均年龄不算低,你的记忆力也不允许你短时间内把那么多东西都记住。再者,且不说主观题现在都是用电脑给你配好了法条汇编,即使是客观题,现在也原来原偏向案例实用性,很少有原封不动去考查法条原文的题了。要知道,法考是职业资格考试,不是记忆大师选拔,一定要分清楚,当你能把实用价值发挥出来的时候,就不用在法条原文中去咬文嚼字了。

第七宗:迷信押题

知道这些真相你还会法考吗(法考复习七宗罪)(7)

很多人临近考试了,不去巩固自身掌握不牢的考点,反而迷信起了名师的“押题”,认为只要把老师给出的原题背熟了,考试就没问题。诚然,每年都有很多名师预测神准,押中了考点的,但不得不承认也有很多是落空的。而且,即使是押中了,也大都是命中了考点,而非原封不动的原题(你要知道,命题人泄题是会进去的)。法考是没有捷径的,名师的押题也只能“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如果你基础不牢,很多该拿的分拿不了,哪怕考试真的遇上了老师预测神准的考点,你也可能因为没有理解其中的底层逻辑,导致判断失误。所以,如果你复习到后期感觉自己仍有不足,还是要多多去补习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点,然后分出一部分时间去看押题,才是正道。

怎么样?盘点了这么多种典型情况,看看自己中招了没?其实法考虽难,但方法得当的话,还是可以让人专注投入到复习中的,千万不要再走弯路啦!#法考##法考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