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功,字西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翰墨薪传”成员,甘肃省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简牍委员会成员,甘肃省基础教育专家团队成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金岛书画院副院长,通渭县作家协会理事,专业书法教师。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1)

初见潘建功,就被他身上的书卷气浸染,为其敦厚心性和儒雅风度倾心。握手间温热诚挚,仪态盈盈,犹如和蔼的邻家兄长。仔细想来,这都与他四十年来一直醉心于书法不无关系,也与他长期从事书法教学休戚相关。
潘建功出身耕读之家,祖父持家立训,父亲躬耕陇亩,从父任教小学,大家庭共同生活,各司其职。父祖耳提面命,严格训导,在潘建功的记忆里,练习书法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4岁懵懂初开,即教他识字时就用上了毛笔。可以说,儿时的随性涂鸦就让潘建功自幼感受着一点一划的用笔技巧。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2)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书法作为独特的传统艺术,其艺术的物化形态就是用笔来书写线条,结字造型,通过物化的手段达到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作用。四十年来,潘建功临帖不断,笔耕不辍,感悟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汲取着数千年来书法艺术的营养。特别是临摹欧体,让他掌握了楷书的方正与法度;临摹颜体,使他感受到笔力的雄厚与开阔;临摹二王的行书,让他充分体会着书法的飘逸灵动;研究当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使他对书法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的感悟。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3)

潘建功从骨子里是热爱书法的。这份爱,不仅仅是四十年笔耕不辍,更是对书法文化的痴迷。上初中的时候,他的作业本上,不经意间就蹦出几个繁体字。这是因为,潘建功一边在写作业,一边在考量着如何用笔,不知不觉就顺手写了出来。作为“中国书法之乡”——通渭县的老师们早都见惯不怪了,反而对潘建功欣赏有加。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4)

通渭人对书画的爱是根深蒂固的,无论学问高低,无论大人小孩,只要遇到能写会画的艺术家,眼神中总是流露出敬佩与热爱。贾平凹先生曾做出“家中无字画,不算通渭人”的评价。其独具特色的书画产业、群众性书画热被学术界称为“通渭现象”。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5)

“我感谢通渭县这片文化热土,孕育了热爱书画艺术的人民群众,孕育了一代代书法创作人。”潘建功说。近年来,渐有成就的潘建功经常被通渭县相关部门和书协美协邀请去参加“送文化下乡”活动,到边远农村给村民们写楹联,写中堂。有一次,在华岭村“送文化下乡”时,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始终站在潘建功的书案前,时而凝思不语,时而点头称赞,站着观摩潘建功挥毫四个多小时。后来,主办方说,老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毕生爱字如命,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就迈不动步。而这,只是通渭人喜欢书画的一个缩影。目前,通渭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全县从事书画习作创作的人员5000多人,年书画交易额超过10亿,被国家文化部、中国书画家协会等,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荣誉称号。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6)

对于自己能在“中国书法之乡”从事书法教育,潘建功是自豪的,也是谦逊的。1993年,潘建功从陇西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通渭县文树中学任教,随后又调到平襄中学。特别是2012年全国普及书法教育后,潘建功成为一名专职书法教师,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研究和学习书法。他树立了正确的书法教育理念: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7)

现代书法教育的重点在于普及型的书法教育,而普及型的书法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尤其是“学习的时效性”问题的解决。所以,作为一名全县唯一的一名“翰墨薪传”成员,潘建功会经常被通渭县乃至定西市许多学校请去教授书法课,足迹遍布市县30多所学校。罗·阿谢姆说过:“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老师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在课堂上,教师的字写得棒不棒,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态度和热情。因为教师是学生的重要模仿对象,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特别重要。潘建功能平时加强自己的书法练习,为学生树立榜样。平时的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都是一个个端端正正、漂漂亮亮的汉字。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变成了一面镜子。于是,他的学生张雯,楷书作品在北京大学校园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他的学生李灵芝、张淼、郑馨儿、孙劭哲、李鹏飞、王昱棋等,在第十至十四届全国少儿书画现场大赛中连续获得全国十佳之星及金奖奖牌。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8)

其实在书法教育中,潘建功更崇尚的一个词,就是“教学相长”。为了让学生们接受到系统的书法艺术知识,他查阅资料,不断修改教案,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笔法实践,力求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们带去实用的知识。而学生们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提问都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收获,更多的创作启发。例如,在一次讲座中,潘建功给学生们讲书法发展史。讲到篆书中“祖”的写法为“且”时。一位学生很惊讶地说:“老师,您写的‘且’很像我家过年时在堂屋桌上供奉的祖先牌位。”这个学生看似随性的一句话,立马让潘建功茅塞顿开。“现如今,大多数书法家都在追求作品的艺术感,而往往忽视了中国汉字的本源。”潘建功感慨地说,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字,经过数千年的变化,从简单的符号(甲骨文时期)到象形文、再到表意文字,最后从繁体字演变为简体字,每一次演变和传承都有内涵,都有历史赋予他特定的含义。例如“范”字,繁体字“範”:写“模范”时写“範”,但做姓氏时只写“范”;再譬如“里”字,繁体字“裏”“裡”,用在表示长度、居住时,如写“公里”“里程”“故里”只能写“里”,表示与外相反时,繁体字可用“裏”或“裡”。国内一位文化大家曾经将“故里”写成了“故裏”遭受了不少非议。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其文学修养是重中之重,而提起笔就能写字只会令人贻笑大方。对待学生作品的要求也是如此。一是要避免粗糙,追求精致,这要在技术精到、充分表达的前提下实现。二是要充分体现文化品位和文化品格,这要求作品语言表达不过火,形式选择不极端,画面感觉是和谐的,能够在文化的层面上表达得更雅致、更有格调、更有品位。三是书法艺术当随时代,通过笔墨表达这个时代的审美向往,表达书家的精神追求,充分展示和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和民族品位。这既是他自己的追求,也是对学生创作的期待。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9)

正是在书法上浸淫了四十年的经历,让潘建功在文学修养和笔法技巧上有着深厚的底蕴。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书法学科带头人李逸峰这样评价潘建功:“墨香充盈校园内外,传统根植幼小心田。文化底蕴深厚,文史兼备,博学鸿词,涉猎广泛。”他评价潘建功的书法作品时说:“浸淫廿载,通临诸作,难怪其《娉花媚竹馆集宋人偶语》劲健稚拙,古雅天真,浑厚朴茂,金石味浓。习临吴俊卿《诗经小雅》纵横开阖,汪洋恣肆有大丈夫气概。阅其行书楷书,米芾风采斐然,蔡邕风格突显,刚柔相济,广搜博取。隐约间可见二王风姿,张玄韵味,不可谓其用志不坚,用功不勤也。”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10)

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往往是字里行间透露出娴熟的笔法、漂亮的结构和完美的章法,以及深远的意境。纵观潘建功的书法作品,其篆书婉转通畅、行笔圆转、线条匀净,好像是一串流动的音符,处处流露着神气娴雅。而这正得益于他对汉字本源的追求,回归了篆体象形文的特质,福就是福,德就是德。正所谓:即物印心,见字见人,有诸内必形诸外,其人之操行学养,胸次见识,资质禀赋悉寓于中矣。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11)

常年写字的人都知道,一幅作品最难掌控的还是结构。启功先生有一句诗这样写:“用笔如何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因为,一幅作品中,线条决定质量,结构决定形态,韵味决定神采。试想一下,如果字的排列如一堆乱柴火,似一盘散沙,必然会使人眼花缭乱,索然寡味。也许是教师职业的影响,也许是习作弥久的因素,潘建功书法就以素净高洁见长,神形兼备。近年来,他的作品受到众人热捧,原因也在其中。在干净整洁的客厅或书房中悬挂一幅素净圆润的书法作品,少了银钩铁画的杀伐气,多了温润婉转的豪情。你捧一盏香茗,热一壶老酒,对着娴静的书法作品细细回味,品咋出的更多的是温存、和谐与美满。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12)

志坚习勤,学必有成!日下金钱欲望充斥天地,荣辱沉浮激荡胸怀,潘建功能坚守书斋,目不窥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叹!可赞!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13)

丁广伟草书书法作品欣赏(笔耕不辍方得始终)(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