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豉汁盘龙鳝(慈禧钟爱的项城名吃)(1)

【周口文化产业网综合报道】“干煸盘龙鳝”是袁世凯老家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招待外来客的一道具有麻、辣、咸、鲜、香、甜六味俱全、美味可口的汉族名肴,属于豫菜系。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鳝鱼必须选择天然生黄鳝,颜色呈黑褐色,辣椒以红色为宜。做法要经过泡、烫、炸、煸炒等工序。外形卷曲自然、形态优美、外焦里嫩。

起源

起源于清末慈禧年间。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月,慈禧太后四旬寿典之时,各地和在朝官员纷纷献礼祝寿。时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户部左侍郎袁保恒乃项城人,为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整日为祝寿之事愁眉不展。其祖母郭氏十分疼爱孙子袁保恒,看到他心事重重的样子非常担心,便询问其:"为何事发愁",袁保恒便把心事告知祖母。郭氏听后,稍加思考对孙子面授机宜:"慈禧太后尝遍宫廷御宴和三珍海味,但没有吃过地方小吃,你何不用项城名吃为其祝寿,让她欢心"。一语惊醒梦中人,保恒便命随侍身边的侄儿袁世凯回到老家项城遍寻"家乡名吃"。

袁世凯回到家乡,与父亲袁保中一道四处寻找名厨。在寻访中听说孙店崔家饭馆的"干煸盘龙鳝"很有名,父子俩人便车马来到孙店(当时为孙湾店渡口,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径直到崔家饭馆先行品尝。吃后,父子俩觉得风味独特,很是好吃,堪称一绝。于是便把崔家饭馆老板崔世昌高薪聘用,带到京城。

传统豉汁盘龙鳝(慈禧钟爱的项城名吃)(2)

寿宴上,"崔家干煸盘龙鳝"技压群吃,深受慈禧喜爱,龙颜大悦。于是,慈禧把崔世昌留在宫廷,封为御厨。随后,召见袁保恒,对其封赏。保恒便把祖母郭氏的主意和慈心奏于慈禧,慈禧很是感动,特别恩赐郭氏匾额、如意、文绮,从此袁家走上官宦世家的顶峰,以至于后来袁世凯称帝。

现状

"干煸盘龙鳝"从此成为崔家的家传绝学,后经崔家历代传人的不断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写进家传菜谱。

1990年,崔家后人崔纪庄决心将其发扬光大,在孙店镇创办了"梅园酒家",专门经营"干煸盘龙鳝"。他根据家传菜谱,经过一个多月的潜心专研,并广泛征求广大客人的意见,使孙店"干煸盘龙鳝"质量进一步提高,以天然黄鳝、辣椒、花椒为主料,经油炸、煸炒等烹饪工艺制作而成,形成了"辣而不腻、麻而可口"的独特风味,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膳作用,特别是对腰腿疼有很好的疗效。

在崔纪庄的传授下,"干煸盘龙鳝"走进孙店镇大小饭店,成为享誉周边的著名小吃。1999年,崔纪庄相继在项城、周口、郑州开设分店,经营"孙店干煸盘龙鳝"。

做法

"干煸盘龙鳝"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鳝鱼必须选择天然生黄鳝,颜色呈黑褐色,辣椒以红色为宜。做法要经过泡、烫、炸、煸炒等工序。

传统豉汁盘龙鳝(慈禧钟爱的项城名吃)(3)

泡:即用清水泡养黄鳝,主要作用是清除鳝鱼体内脏物,一般泡养3-5天,期间要不断换水,直至清水不变浑浊;

烫:即用70-80度开水把黄鳝烫死,以便于油炸,开水不可太热,太热容易把黄鳝烫烂;

炸:即用热油炸,炸至外酥里嫩;

煸炒:即用辣椒、麻椒以及其他作料煸炒,炒至鳝鱼膨松、轻易拨开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