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按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我个人给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和相抵可以做这样的结论:刘备用人的经验比诸葛亮丰富,但没能上升到理性;诸葛亮的用人理论远非刘备所比,但与实践结合得不好。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2)

刘备慧眼识人才也罢,善于“心治”也罢,说到底是凭着经验。经验来自于经历。刘备家庭贫寒,自幼丧父,很小便跟母亲作小买卖。做小买卖主要靠东买西卖,讨价还价,以获微利。讨价还价要油嘴滑舌,视人而定,因人而异,说刘备的眼睛自小就有识人定价的锻炼绝非瞎说。(毕竟在下也能叫商人,经常去菜市场买菜。)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3)

他十四五岁入学,虽然念书没有出息,但跟当时的名人卢植、公孙瓒等人在一起,耳濡目染,自然又增长了许多社会知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备算是早熟了。所以刘备自少年时便善于物色同志,交结同仁。以后天下大乱,刘备扯旗募军,既没有曹操那样的地位,也没有袁绍那样的出身,(袁本初四世三公)东拼西杀,南降北纳,今天跟这个合作,明日跟那个决裂,寄人篱下,人心隔肚,世态炎凉的滋味得以饱尝。从二十二岁起兵到四十五岁见到诸葛亮,在战斗中渡过了二十三个春秋,他一眼就相中了诸葛亮,绝非偶然,是战火给了他“火眼金睛”。到此时刘备的人才观、用人术已完全成熟。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4)

所以他的用人经验是诸葛亮比不了的。由于刘备的文化知识先天不足,其用人术只能停留在经验上,终不能上升到理性,至死,也没有形成自己的人才理论。诸葛亮聪明绝顶,饱读史经,自打登上政治舞台,一边跟刘备学习,一边自己摸索着干,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才理论。从对人才的识别考察、提拔任用,到奖惩升黜,都有比较独到的见解。《便宜十六策》中《纳言》、《察疑》、《治人》、《举错》、《考黜》、《赏罚》、《阴察》等,专讲如何选拔任用人才等。《将苑》有很多篇幅讲到用人问题,如《善将》、《假权》和《和人》、《揣能》。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5)

其它表教奏章论述用人的话很多,各位今后可以自行查阅,篇幅所限,这篇文章中在下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今后有机会,可能还会再写和这些人有关的文章,到时再给大家举例。今人著的领导科学书籍中,引用《知人性》这一篇的最多,不妨也记录一下。诸葛亮认为,知人难就难在人的情况复杂上,有的人很善于伪装,如有的表现和厚而心诈,有的外表谦顺而心险,有的貌似勇敢而胆小,有的虽然卖力而不是真心等等。要把人看准,须做到七条,即:“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看,讲得多全面?可是他一用起人来就不大行了。马谡、魏延的特点都很明显,要识别他们,可以说,并不难。可是咱们诸葛先生却没看准。诸葛亮在《将骄吝》一文中说:“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从叛。”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6)

《诸葛亮集四卷》)可是,他在明知关羽守荆州日益高傲的情况下,给他写了那样一封骄火加油的信。这说明诸葛亮的人才理论在与实践的结合上是有问题的。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实践经验不足。年轻时,在民间草房度过,跟了刘备又没有权力直接决定重要人事。刘备死了,他的用人经验不足也暴露出来了,没等到克服这一缺点,他便过早地去世了。后人把诸葛先生奉为神明,往往只谈其用兵如神,谋略如神。不谈其缺点错误,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诸葛亮用人理论有许多是他在总结了自己的教训后写出的,这里也应提及。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7)

总之,观刘备与诸葛亮用人,既有长短互补之益,又有相互抵消之耗,互补之益大于抵消之耗。二人同时在世,互补使蜀国最髙决策层有强大的“聚合力”,去了刘备,而刘禅也没他老子的那个水平,诸葛亮大权在握,一人说了算,他的短处再无人来不了,这样就使蜀国过早地走了下坡路。这个历史的事实启示我们,再高明的人也不是神,综合诸葛亮和刘备二人来看,没谁可以操一个用人的“百能之方”。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8)

有的有充分的经验,而缺少理论,刘备一生没能把自己的经验心得流传下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而诸葛亮恰恰相反,理论无敌,但是结合其一生的实力来看。经验方面比之刘备,可谓是严重不足。

刘备对诸葛亮说过可自立为王吗(谈刘备和诸葛亮用人互补四)(9)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并且最好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同侪共勉。越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