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1)

傅庄有糁慰乡亲(一)

--牛肉糁和铸铁史浅谈

翟小锋/文

临沂有“糁”(Sá-临沂方言),“糁”在字典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ǎn”,意思是米饭粒儿,另一个是“Shēn”,意思是谷类磨成的碎粒,但在临沂方言中却读做“Sa”(二声),实际上就是一种用肉汤熬制的米粥。也可字译为米中人参,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为临沂人所钟爱。早晨喝“糁”成为山东临沂人的传统,“糁”被临沂人推广到全国各地,因其美味成为闻名全国的地方小吃。但是关于“糁”的来历,流传版本甚多,正宗临沂“糁”到底在哪里呢?

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2)

图源丨《早餐中国2》

“糁”的历史非常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类似于今天的“糁”,因为这是直接用肉熬制的,只是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现在临沂人所喝的“糁”很有区别。因此,还有一种传说“糁”是古代游牧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产物,结合了古代西域人的早餐习惯,在唐朝时传入内地。因此《临沂县志》有重要说明:“糁”系临沂人改创,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 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也有“糁食”。

正宗的临沂“糁”用牛骨加水在瓦罐熬汤煮沸,再下入大麦仁、面粉,辅以葱、姜、盐、酱油,以及由公丁香、丁香、花椒、陈皮、砂仁、肉豆蔻、石榴子、玉桂、官桂、玉桂子、桂枝、白芷、茴香、良姜、豆蔻所研磨而成的中药粉,香油、醋是出锅后所放。(声明:绝对不含味精,现在很多糁馆为了吸引顾客,不惜大包大包放味精)。

喝“糁”讲究热、辣、香、肥。一碗热“糁”配上油条、驴蹄烧饼、麻花等傅庄小吃食用最相得益彰。“糁”最早都是牛肉“糁”,慢慢衍生出羊肉“糁”、鸡肉“糁”、猪肉“糁”、甲鱼“糁”。传统意义上的“糁”是用牛骨头在瓦罐熬制一夜而成,而现在为了省时减力,多用牛肉或者羊肉直接熬制。

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3)

经过多方考证,正宗的临沂“糁”就在傅庄,“糁”的制作史和劳模店的铸铁史密不可分。

“十个香港不如一个周村(今山东淄博一个辖区),十个周村不如一个傅庄,十个傅庄不如一个老母店风光”,这是清朝末年对劳模店子村的真实描述。

1999年版《临沂市志》有载:“劳模店位于傅庄南一公里,老涑河西岸。红炉锻造及翻砂铸造为该村传统工艺。当地人认为建村早于傅庄,系隋唐时古村。”劳模店社区原名老母殿子,因村中建有老母殿庙而得名。后讹“殿”为“店”,简称老母店村。

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4)

关于老母店子村和铸铁的历史也颇有传奇色彩,相传隋末,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加上此地土地贫瘠,人们饱受饥饿之苦,流离失所。一天深夜,村中一位老妪梦一人腾云徐徐降临在自己面前,高大魁伟,长须浓眉,头戴光环,手中拿着一本金灿灿的书,送给她说:“我是天庭上的铸造师,今把锻铁和铸造的技术传于你,望你救人民于水火。”说完就消失了。老妪大惊,一骨碌爬起来,原来是南柯一梦,但又觉得异常真实,在魂神游离之中,感悟于心胸。第二天,她便在家中支起炉灶,先试着锻铁和铸造,然后传授技术给村民。当地人铸造的鏊子、铁锅等,远销全国,乞讨的人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老妪成了人们心中的衣食父母。后来老妪仙去,人们为了纪念她,筹资在村中建起老母殿庙,村名也叫老母殿村。

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5)

唐朝初期,人们发现傅庄的石头可以制作磨盘,于是在这里采石打磨,但石层破开后,竟然挖出上好的煤炭。在煤炭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唐朝,这事非同小可,李世民专门派亲信胡敬德(一说尉迟敬德,也叫尉迟恭)前来傅庄督办,建立官窑,从此磨坑里挖出来的不再是石磨,而是煤炭。

唐朝时挖煤矿没什么经验,遇到大雨就不能下井。胡敬德指令在磨坑东临建一座龙王庙,以求得傅庄风调雨顺,为挖煤炭创造更好的自然条件。据说,庙里还有泥塑十八盘鏊子。从此,傅庄开始了挖煤矿铸铁的新时代。

从近年来在傅庄东南村和劳模店村一带出土的大量锅碎片和炉渣考证,这里系唐代炼铁遗址。从现在的一些佐证来看,唐朝时这里的官窑规模也不小。

有了煤炭资源和铸铁技术,在冷兵器时代的唐朝,这种条件非常难得,于是在傅庄建立了兵工厂,锻造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军营。

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6)

后人还记得在龙王庙里矗立着一座丰碑,上书:敬德打窑,以纪念唐朝尉迟敬德在此打窑造兵器的丰功伟绩。如今这块碑还没被完全破坏,有人说放在老水利局院内。

从此以后,很多驻守边关的将士、游牧民族也和全国各地前来购买生活用铁器的客商络绎不绝地来到傅庄,到兵工厂调配武器。他们出发时,往往要装上一车的牛、羊肉等食物,一路风餐露宿,马不停蹄来到傅庄,但当地的饮食习惯偏清淡,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带来的牛、羊肉也吃的差不多了,于是就将吃剩的牛骨敲碎,放在傅庄出产的陶缸里炖上一夜,将牛骨里的油水熬出一缸飘着油花的骨头汤,再放上傅庄当地的小麦面、麦仁、葱、姜等物品,撒上调料,制作出盐味比较浓、比较油的重口味肉汤。在喝肉汤以前,再撒上所剩无几的几片牛、羊肉,慢慢的演变成了现在的“糁”。所以说,真正的“糁”绝不是用肉直接熬制,“糁”最主要的成份是将牛骨头细火慢炖后熬制出的骨髓油,这样才更有营养,更有感觉。

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7)

老母店子村铸铁业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多来这里采购铁锅等商品,于是和老母店子村相邻的傅庄,成了客商云集之地。也有了“先有老母殿,后有傅家庄”之说。

随着西域游牧民族的进入,在傅庄、劳模店一带的人们都学会了熬制这种“糁”,并逐渐改进,“糁”因此成为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小吃,成为集市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未完待续)

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8)

罗庄夜话榆钱儿(傅庄有糁慰乡亲)(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