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吃的野果红彤彤的叫什么(网红野果30元一个)(1)

癞葡萄。 孟俭 摄

“一个野果子30元,这也太贵了吧!”昨日,市民居先生来电称,小时候常见的癞葡萄,被炒成了贩卖童年记忆的网红野果,比西瓜等应季水果都贵了不少。

热卖

一个癞葡萄卖到30元

“橙黄色的,小时候田间地头房子附近都能见到。”居先生称,他路过市区一景区附近,发现有人在叫卖癞葡萄,上前询价后吓了一跳,30元一个,卖相好的价格更高一些。

居先生说,卖家的宣传很有意思,称这是在“贩卖童年记忆”。他对此有些诧异,小时候在一些村民的院落附近常见到的癞葡萄,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卖得这么贵的癞葡萄又是哪里来的?

“卖家说从乡下野外找的,量比较少,所以卖得比较贵。”居先生称,一个果子30元,也有年轻人买,部分年轻人买后多是为了自拍视频,没想到癞葡萄成了网红“野果”。

居先生随着朋友转了多个地方,都发现有人在卖癞葡萄,往年这个季节,常见到有人在叫卖莲蓬、菱角的,没想到今年又冒出了新的“野果”,就买了一些回去尝鲜。

花高价买了十多个癞葡萄,原本想和朋友再回忆一下儿时的味道,没想到三个人吃了后,都引起不适,其中一个朋友较为严重,上吐下泻。难道热卖的“野果”有问题?

尴尬

家里种的两三元一个

昨天,记者在扬子江北路铁路桥附近,找到一位卖癞葡萄的商贩。他说,这些癞葡萄不是野生的,是他自己种的,现在有人高价收,从他手里收才两三元一个。“还有点青的,2元一个,黄透了的,3元一个。”该商贩称,野外已经很难见到癞葡萄了,自己每年都会在家附近种一些观赏,往年也不怎么吃,没想到前几天有人路过看到后竟要全收。该商贩表示,在市郊也有少量卖癞葡萄的,主要是一些居民买给孩子玩,一般10元3个,莲蓬也便宜,10元可以买5个。当得知部分景区卖价这么高,该商贩也有些吃惊。“这东西像苦瓜一样,不需要怎么照料就能结不少。”该商贩表示,乡下有一些上了岁数的居民会像种菜一样种一些,但不要相信是野生的。

“癞葡萄就是这个季节熟,藤上结一个个果实,黄黄的比较好看。”昨天,记者在部分网购平台上发现,有不少店铺在售卖癞葡萄种子和果实,不过价格比市区部分景区附近卖得便宜,一店主称,他们的果实也不是野生的,都是种植的,倒是有买家从他们店中大量购买回去当“野果”卖,很多人会当野果子买给孩子玩。

提醒

多吃容易引起不适

“癞葡萄是性寒的果子,没熟透的话,对肠胃有刺激。”昨日,记者就此咨询市区一家医院急诊科医生胡方勇,他表示,一些肠胃不太好的人,吃多了还容易导致腹泻。

记者随后了解到,癞葡萄属葫芦科苦瓜属,和葡萄一点关系都没有,因果实外形小巧玲珑,如工艺品,比较美观。既可食用又可观赏,比较受欢迎,因此仍有一些地区在种植。

胡方勇表示,平时较少吃到的“野果”,要像对待野菜一样,少量尝鲜,不要多吃,以免引起不适,有些没吃过的果实还可能引起过敏或中毒。

“在野外很少再见到什么野果了。”胡方勇表示,物以稀为贵,野果也是这样,随着短视频等热起来,一些人就会专门热炒这类大家记忆中的“野果”,如癞葡萄。

据了解,很多热炒的所谓“童年记忆”,其实是一些人看到商机热炒出来的,比如蝉,现在网上就有卖蝉的幼虫和成虫的。其实蝉在一些地方已经规模化养殖了。

“很多‘野果’也像野菜一样,未必姓‘野’了。”胡方勇提醒,追寻童年记忆的同时,也应谨慎尝鲜,对一些野果的习性要熟悉了解,不宜多吃。

记者 孟俭

(扬州日报-扬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