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墼(ji)

土墼(ji),北方人多说成土坯,是把烂泥放在模型里制成的方形土块,用来砌墙的材料。

兴化方言喝水怎么说(从前农民住的土墼)(1)

网络图片:土墼墙

几十年前,兴化农村里的房屋大部分是土墙,只有少数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才有可能用砖头打起尺把高的墙跟脚。砌土墙的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土墼,另一种是荒垡。农村人把生产土墼叫“脱土墼”,形象地说明一块块土墼是从木模型里“脱”下来的。生产土墼的泥土最好是黏土,还要在里面拌上稻秕子或铡碎的稻草,这样制成的土墼干硬后,既耐晒又耐冻,又不怕雨打。

那时候,农村里是没有土墼卖的,谁家要砌房子,谁家的人就要起早带晚脱土墼,顶多请一些有交情的劳力帮帮忙,那是要苦上一阵子的。烈日下,光着膀子的男人先是用脚把拌着稻秕子或碎稻草的黏土踩匀,接着把踩匀的黏土填进木模型里,再压实、刮平,最后把木模型轻轻提起,这样,一块土墼就脱了下来。脱下来的土墼经过三五日的曝晒,就坚实得像砖块一样了。土墼是用同样大小的模子脱出来的,它有棱有角、大小划一,用土墼砌的墙自然是合缝的、平整的,也是结实的。倘若在内墙刷上石灰,室内就亮堂起来,要是再在雪白的墙上贴上几幅年画,那家里就洋溢着喜庆了。

兴化方言喝水怎么说(从前农民住的土墼)(2)

网络图片:脱土墼是个体力活

荒垡则是从田垄上挖来的。农村人都知道,能挖荒垡的地方必须是黏土,土里还必须有交错的盐巴草根,这样的荒垡才坚实。荒垡是用大锹一块块挖起来的,大小各异,也不平整,所以在荒垡尚潮的时候就要开始垒墙,一边加高一边用榔头把它们夯得合缝,一边用大锹把墙面铲锝平直。但用荒垡砌的墙总是凹凹凸凸的,不如土墼墙好看。

土墙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接着地气,它可以零落、驳蚀,却不容易坍塌。多少年来,它为贫穷的农人们营造了遮风挡雨、避寒保暖的家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里的房屋也都变成砖墙了,土墙已风化在岁月的尘埃里。但不知为什么,许多人依然忘不了土墙里蟋蟀的鸣唱,依然忘不了土墙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依然忘不了土墙里大麦烧的醇香……

前年,我在兴化的水上森林看到土墙茅檐时,真是如见故友,心里也生出许多感慨来。也许,那样的居所才是我们精神的故园?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