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平静沉稳,切忌骄傲自大、夸夸其谈。”
人到中年,学会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知理不声张,才能在繁芜喧嚣的世界里,为自己谋一份清净,寻一方净土。
01
人到中年,知人不评人,才能避免“惹祸上身”。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说的是,我们的视线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而更大一部分藏在更深的层次,不为人见。
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打个比方说,长期在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一言一行都尽收眼底,彼此成为了“透明人”,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可一到升职加薪的关键节点,同事之间的“真面目”也就逐渐展露无疑了:
有人为了赢得更多投票,私底下找其他同事一一游说,又是打感情牌,又是给小恩小惠;有人只管跟“上层”搞好关系,对其他人不屑一顾,也还有人一如从前,只管踏踏实实做事,丝毫没有“打点关系”这一意识。
结局当然是出人意料,能干的,再怎么也干不过“能吹的”,能吹的就算明明“不学无术”,也要装作是个内行。一旦“上位”,就开始翻脸不认人,对于过往的恩怨,定然是睚眦必报,以此显示出他的
不同的行为,不同境界,让人惊诧之余,也不免感慨人心难测。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在遇到这样的“选边站队”环节时,并不会有一说一,而是笼统地表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将问题抛给了“出题者”。
除了关键时刻,不轻易给他人“下定义,贴标签”之外,平日里的相处,也懂得知人不评人。
原因很简单,但凡明里暗里都爱炫耀的人,或者是有几分嚣张跋扈的人,多半是“小人得势”,这样的人,惹不起躲得起。
02
人到中年,知事不声张,才能避免“挑起事端”。
人与之间,认知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
认识到这一差异,才能真正学会尊重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打个比方说,同样是考大学,对于很多身在农村的家庭来说,只要孩子能够跨入大学的门,不关是专科还是本科,就觉得是“光耀门楣”了,开开心心办升学宴,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贺。
但对于自认为“略懂”一二的人来说,对此便颇为不屑,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将大学排位一一道来,指出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上了也是白上,让主人家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
这种“口无遮拦”的做法,不仅让他人难堪,也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人到中年,对他人多一份善意,对自己多一些善待,很多时候,就是从“知事不声张”开始。
比如,在单位食堂就餐,遇到不能按时开餐,就不要指责厨师不守时,也不要让自己“着急用餐”的表情一览无余。一旦被主要领导看到,很有可能会加重对厨师的不满,从而做出“换厨师”的决定。
这一举措,看起来,是维护了本单位员工的利益,但对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的厨师来说,不就是一种“毁灭性”的灾祸吗?
身在高处,知事不声张,是对下属、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包容和体贴;身在低处,知事不声张,是一种自我保护,一份隐忍不发,是奋力前行的动能。
03
人到中年,知理不争辩,才能避免“好心办坏事”。
有句老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眼界、格局不一样的人,理解世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各自安好,才能和睦相处。
如同《论语》中记载的一个关于孔子和弟子颜回与一个路人争论的故事:
在集市上,一个买布匹的人,对着卖主嚷嚷大叫,声称卖家算错了账,他坚信“三八二十三”,而不是“三八二十四”。
争执不下的两人,一个生命为赌注,一个以帽子为赌注,请德高望重的孔子断个明白,孔子只看了他们一眼,便认可了“三八二十三”的说法是正确的。
如此“睁着眼睛说瞎话”,颜回觉得孔子一定是糊涂了,又或者是并没有真才实学,于是就以家中有事,请假回家。
孔子也看透了子路的心思,但他并没有阻拦,只是告诉他,遇到打雷下雨,千万不要往大树下躲避。
而颜回在回家的途中,还真的遇到了打雷,他赶紧按照孔子叮嘱的,远离了大树下,不一会,原本他想要去避雨的老树桩就被雷霹开了。
这时,颜回突然意识到,老师孔子定然知晓了自己的心思。于是赶紧回去道歉,并谦虚地询问为什么要判错。
孔子笑着说:“那个说三八二十三的人,赌的是一条命。”与其让他丧命,不如让另一个人输掉一顶帽子。
颜回终于明白了孔子的苦心,从此潜心学习,成为孔子的得意弟子。
人到中年,对于人世间很多人、很多事都已经看得清楚明白,如果事事都要争个对错,理个头绪,往往会占了理,却输掉了情谊。
不如揣着明白装糊涂,用善意的谎言却成就他人的小心思,才能将顺水人情做得圆满,才能让成人之美了无痕迹。
04
结束语:
人到中年,学会沉默寡言,远胜于追求能言善辩。
面对不同的人和事,纵有真知灼见,也没有必要娓娓道来,更不必追求让周围人认可和赞同。
如同那句台词所说:“不像考卷,所有复杂困难的问题都能得到一个解答,真实人生里,有些事永远也得不到答案。”
看破不说破,是一种高级的修养,也是一生的修行。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