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刘禹锡苦尽甘来,生活较为优越,常与裴度、白居易等人唱和往来。历尽半生坎坷,走到了人生的暮年,但他心中的那团火从未熄灭。
841年,刘禹锡写了一篇壮怀激烈的《秋声赋》,将胸中的豪情挥洒而出。这不是他第一次歌颂秋天,比如那首著名的《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刘禹锡眼里,秋天是高亢的,是辽阔的,是一个适合展翅高飞的季节,完全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悲秋情绪。即使是在人生的暮年,秋风就像是他人生的号角。
《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是一首极为特别的诗,在首联里,他将秋风拟人化,还和自己进行了一场对话:去年菊花黄的时候我离你而去,今天听到蝉声我又来了。
颔联是刘禹锡对秋风的回答:五更时分,凉风飕飕,我就知道是你来了,而我呢,却在这一年中不经意的衰老了,你不会感到惊讶吧。
到了颈联,刘禹锡忽然一转。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山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和“开”,力量感十足,精神顿作。
刘禹锡通过马和雕的形象,告诉秋风:只要时机一到,我就像奔驰的骏马和飞翔的雄鹰,再次驰骋疆场、搏击长空。此联完美诠释了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尾联是刘禹锡的自白:天地肃清,万物凋零,正是我辈大显身手的时机,虽然我还在病中,但还要为你奋然而起,登上高台一览天下小。
联系刘禹锡的经历,我们不难明白此诗的言外之意,历经数十年的波折,当所有人都开始畏服于外界力量时,他并不会改变自己的气节,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对于这首诗,历来评价甚高,沈德潜曾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言外之意是,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连杜甫都得服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