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正确的态度才能去坚持(你的坚持可能是错的)(1)

有一个词在自媒体文章里出现频率极高,也可能是出现最高的词,这个词是——坚持。

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词。

说起坚持,大多数读者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作者要写鸡汤了。要是我看到相关文章,可能跟你的反应一样。

但今晚,我要谈的坚持,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我讲的不是鸡汤,不是思维,而是方法,正儿八经方法论。

坚持,怎么能跟方法论扯上关系的呢?好,听我说。

我们在其他文章里,看到坚持,第一反应是作者要劝我们坚持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每天早上清晨起床写作30分钟;

比如每天坚持早起;

但我想,效果应该不太明显。为什么不明显呢?是因为不是每一次量变都能引起质变。

每天坚持写作30分钟,如果只是写,或许你不会排斥写作了,但想写出高质量的东西,还需要很多步骤。

而这个步骤,往往是太多人容易忽略的。他们只喜欢看更简单的东西,比如,坚持做下去,但很多忽略了更重要的一步: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坚持下去。

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工作十年的老员工被辞退,他很疑惑,他有这么多时间的工龄,怎么还被辞退了?

总经理问他:你到底是有10年的工龄,还是有一年的工龄,然后坚持做了10年?

看明白了吧?同样是做事,同样是在时间长河里,但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为什么有人坚持写作两年,没有好的成绩?而有一些人坚持一年,却能成为大咖?

因为前者只是在坚持写,而后者是坚持不断迭代。迭代方法,迭代写作风格,迭代思维。

这才是坚持的真相。

2009年我在杰信编辑部写软文,彼时我们编辑部一共120多人。其中我这样的大学生兼职,占到了80%以上。

其实大多数人开始的轨迹都是一样的。

一样写的慢,一样半年后越写越快。但当我们到达了一个能力值后,就很难突破了。

比如,编辑部大多数人一个小时能够创作的内容,能兑换8-10元的奖励。鲜少有人比这个数字高很多。

但我那会不信邪。我觉得不是我们不能再快,而是我们习惯了慢。

习惯了打字速度不再突破,习惯了创作过程中倒杯水、倒杯茶,去吃个苹果,再躺个5分钟......

后来我就发明了一个挺极致的写作方法,用时间来控制效率。我想看一下高效状态下,我大概能写多少内容,然后每次接单后,就把时间卡好,顶多多留5分钟休息。

这样一训练,效率越来越高,最快的时候可以一小时拿到18-22元的奖励,一下子把所有编辑部的人惊到了。

从那以后,每天我都可以接其他大学生2-3倍的订单,我也第一次开始觉得写作,原来是真的可以养活自己的。

你看明白了吗?

真正意义上的坚持,不是简单的坚持做一件事情,而是坚持去不停迭代。

迭代什么呢?

比如方法。你需要去验证你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你的方法让你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说明是对的,如果没有,赶紧找一找更好的方法。

迭代方法特别有必要。清朝时曾国藩就是因为错误的方法,导致他六考秀才而不中,并且最后一次还因为文理不通被当成反面教材。

受此打击后,曾国藩回家开始认真研究往年高中的作品,慢慢察觉到自己文章的真正问题,并改正了这些问题,第七次果然考中了秀才。

错误的坚持,很有可能换来成功的遥遥无期。

如果你要坚持,首先就要明白坚持的真正含义,不是让你坚持做下去,而是让你坚持迭代,坚持把某件事情越做越好。

只有这样,坚持在你的定义里才属于方法,而不是鸡汤。

坚持做好,而不是只是坚持。

坚持迭代,而不是只是坚持。

坚持思考,而不是只是坚持。

坚持改正,而不是只是坚持。

和各位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