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云南,除了七彩云南的秀丽美景外,当地的习俗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不,当地流行一云南十八怪的传说,你觉不觉得有点意思呢?

你说奇怪不奇怪,云南就有十八怪。

◆ ◆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云南多山,山路崎岖而云南又少用塑料制品,为了方便买主携带,云南人民就发明了用草将鸡蛋包装起来,美观又方便,怎么样?比超市的鸡蛋更漂亮美观节能环保吧?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

◆ ◆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

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这样的菜你要不要尝一尝?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9)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0)

◆ ◆ ◆云南第三怪:竹筒当锅煮饭卖

煮饭用锅这是千古风俗,但在西双版纳等地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以竹筒代锅煮制的、呈圆柱形、外表裹着一层白色竹瓤、清香宜人的竹筒饭。去西双版纳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下哦。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1)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2)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3)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4)

◆ ◆ ◆云南第四怪:牛奶做成扇子卖

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洱源邓川坝子,出产一种用牛奶经过特殊工艺的扇子状的凝乳薄片,当地俗称“乳扇”,是云南千家万户喜爱的食品,去过大理的小伙伴们都不陌生,几块钱一块,非常好次。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5)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6)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7)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8)

◆ ◆ ◆云南第五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云南过桥米线以米线洁白,配料讲究肉菜兼备搭配相家、油而不腻、美味可口为特点,老幼皆宜。滚烫的鸡汤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浆做成的构成了云南最有名的风味:过桥米线。小编在北方也次过各种各样的米线,不过貌似不正宗啊,去云南不次过桥米线次什么?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19)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0)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1)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2)

◆ ◆ ◆云南第六怪:米饭粑粑叫饵块

古代中原就将稻米蒸煮制成饼状的干粮、点心称为“饵”便于携带即食,别有滋味。说起“饵”真有点像鱼饵,但形容成北京的三渣糕更确切,类似于江南的糕点,各种烹制手段,口味各异,可以尝尝哦。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3)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4)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5)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6)

◆ ◆ ◆云南第七怪:三个蚂蚱一碟菜

云南食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食苔藓,吃菌类、竹虫、蜂蛹,油炸蚂蚱,看着怪异食起香脆可口。品偿起来并无虫类味道,脆脆的。有勇气的妹子可以尝试下,味道非常不错哦,放心,这类虫子已经经过人工处理,非常干净。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7)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8)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29)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0)

◆ ◆ ◆云南第八怪:土锅通洞蒸鸡卖

相传古时候有聪明的厨师为了吹捧县令大人用通洞的土锅蒸出香气馥郁、鲜嫩无比的“汽锅鸡”,并且含有“培养正气”之意,后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滇菜中的一道名品,正经名字叫云南气锅鸡。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1)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2)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3)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4)

◆ ◆ ◆云南第九怪:谈情说爱用歌代

云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每逢佳节庆典,歌声是不可少的,年青人谈情说爱往往也是从对歌开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刘三姐的故事了。在云南,不会唱歌跳舞连媳妇都讨不到,这太可怕了,不说了,小编练歌去了。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5)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6)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7)

◆ ◆ ◆云南第十怪:竹筒做眼袋

云南竹类资源丰富,竹的利用也广泛,干栏式竹楼、竹椅、竹笠等。尤以竹烟筒最具特色,烟气通过蓄水的竹筒,吸时发出有节奏的咕嘟声,滋润喉咙,有声、有色、有味。大号水烟袋,小编表示携带这个真的方便吗?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8)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39)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0)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1)

◆ ◆ ◆云南第十一怪:星云湖里鱼分界

在云南江川星云湖与澄江抚仙湖相接处,水虽相连,但两湖的鱼互不来往,东边抚仙湖的青鱼和西边星云湖的黄鱼以“界鱼石”为界,到此就调头,这的确是很神奇啊!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2)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3)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4)

◆ ◆ ◆云南第十二怪:新娘要把墨镜戴

结婚前一天新娘辞别父母要哭嫁,哭嫁要哭的很厉害。所以在结婚当天眼睛会哭肿,带上墨镜可以遮住哭肿的眼睛。貌似哭嫁的习俗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哭到要用墨镜来遮盖,这的确是少有。小编就想弱弱的问,如果那天哭不出来咋办?会不会挨打?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5)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6)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7)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8)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49)

◆ ◆ ◆云南第十三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在汉族眼里,这是角色颠倒,其实是不懂男女平等。云南山高坡陡,男人背娃娃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显出男人本色。男人,请收下我的膝盖!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0)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1)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2)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3)

◆ ◆ ◆云南第十四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昆明素有“春城”之美誉,年均温度平均为二十一度和十度之间,“四季乱穿衣”成了昆明的一大特色。在武汉也有这样的季节,可不是“四季乱穿衣”,而是“二、四、八月(阴历)乱穿衣”。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4)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5)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6)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7)

◆ ◆ ◆云南第十五怪:大理石头当画卖

大理石质地细腻,光滑润泽,花纹鲜艳。构图色彩精美的大理石、称为天然石画,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当作“石画”出售。听名字就知道,大理石,那是响当当的名头!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8)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59)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0)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1)

◆ ◆ ◆云南第十六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在准轨铁路出现前,本世纪初即有米轨铁路,由于峰壑沟洞多,火车盘山而行,有时甚至没有牛车快,时速仅三四十公里左右,云南现存全国唯一一段“寸轨”(七十二厘米)铁路,直到九十年代初还在使用,相形之下速度更慢。汽车在云南运输中大存优势。看起来还真的感觉有些怪,而且可以说是十八怪里的最怪了。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2)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3)

◆ ◆ ◆云南第十七怪:石头生在云天外

在云南,耸峙在高山峻岭的奇峰异石随处可见,千姿百态。这个不需要多说,没有千里大山,何来七彩云南?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4)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5)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6)

◆ ◆ ◆云南第十七怪:四季鲜花开不败

云南的立体气候和四季充足的阳光,使被称为“植物王国”的云南四季鲜花常开。 最知名的莫过于山茶花,《天龙八部》里有讲的曼陀罗,记得未?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7)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8)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69)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0)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1)

云南有千里大山,七彩光环,有不败的鲜花,永远的期待,它是高原上的一颗明珠,隐藏着千奇百怪的故事。

而到了陕西,“陕西八大怪”是一种风俗习惯,主要流行于陕西省的关中地区。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八大怪”。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2)

"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

实属一种硬功夫。关中人把蹲叫圪蹴,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期。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3)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4)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5)

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有人说"房子半边盖"是取肥水不外流之意,这种房檐水都滴进自家院落,可以解决缺水的问题。下雨时,雨水都顺着屋顶流入自己家院子,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6)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7)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8)

陕西人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以分开。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 第四怪:面条像裤带
  •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79)

    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地区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其实,在关中的人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关中人做出的花样达几十种。面条像裤带,说的是那面做的宽度和长度,在关中地区的面馆,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条。其中属棍棍面最长,臊子面最少,一碗饭只够吃一口,因此有得名:一口香。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0)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1)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2)

    在关中风俗中这一怪最好解释了。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串户,帕帕头上戴,遮阳防嗮、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下地干活时这个自制的手帕就发挥出大作用。

    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成为当地的一种风情和装饰。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3)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4)

    传说一: 当年有场战争,新疆人打到陕西的时,干粮已经没了,只剩下些面粉。只好把那面粉和水和了,弄成饼状,放在那头盔里用火烙,做好后皮黄里香,而且持久耐放,随即传了开来。就有了锅盔,这也是一种面食的花样。

    传说二: 相传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

    由于关中地区以前为了避免浪费,且属于大家庭吃饭的传统,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锅做饭,所烙出的大饼和锅底相当,并且由于面体发酵比较好,厚度适中,俗称"锅盔"。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5)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6)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7)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8)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油泼辣子是道菜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独特的香味。

    油泼辣子做法很简单,辣子罐里的辣子面不能放满,六成即可,放点盐、胡椒或者别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烫出来的味道最好。油温很有讲究,高了,辣子面会焦的,烫出来的味道就会发苦;低了,就没有辣子的香味,油温控制在八九成热,边倒边搅,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没了就行了,这时候独特的香味会四处漂浮,满街都能闻见。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89)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90)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91)

    这里的唱戏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实很卖力气,开玩笑说是"叫破天"。

    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老远就能听到,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征有关,憨厚、耿直、调高。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92)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93)

    云南十八怪中第三怪(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94)

    其实,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域的人们,都传承了祖先流传的文化、习俗,形成了不同的风俗民情。了解这些民俗,也可从一个侧面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