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人们根据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需要,对所有的考察对象作调查,这种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例如:每年国家对全国人口进行的调查、医疗机构对某城市的全部市民进行核酸检测等等。

2、但是,因为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从所有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例如:教育部门对某校部分学生进行素质抽测、老师上课时临时抽取个别同学回答问题等等。

3、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例如:每年国家对全国人口进行的调查中,全国人口为总体,每一个人为个体等等。

4、我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量叫做样本的容量

例如:教育部门对某校部分学生进行素质抽测中,抽取的部分学生为样本,抽取的部分学生的数量为样本的容量。

5、我们在抽取样本时,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注意的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二、频数与频率

1、为了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我们把数据从小到大分组排序。

如图所示:其中,每一组的后一个边界值与前一个边界值的差叫做组距

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十二初中数学之)(1)

组距为5的数表

2、我们称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频数。

3、每一组的频数与总数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的频率。(0≤频率≤1)

三、图表的认识

1、条形统计图:

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十二初中数学之)(2)

2、折线统计图:

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十二初中数学之)(3)

3、扇形统计图:

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十二初中数学之)(4)

4、频数表:

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十二初中数学之)(5)

5、频数直方图:

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十二初中数学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