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迪曾经大火的法棍包卷土重来了,为了宣传这只包,芬迪可谓费劲了心思,还找来了谭卓乔欣等人拍摄了一支宣传大片。

这个宣传片我还是从FENDI专柜一位sa的朋友圈看到的,刚打开,一股cheap风就扑面而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超市岁末年终特价大大甩卖。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1)

剧情设定首先就很弱智:以谭卓为首的姐妹花四人正在血洗芬迪专柜,突然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看到了柜台上几个配色平平无奇的法棍包,然后跑去哄抢一空。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当年我们寝室女生集体去动批扫货的场景,看见19.9一件的T恤,也是这副兴奋表情。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2)

抢到满意的包包后,她们肩并肩手牵手,以时代姐妹花的姿态,整齐划一地奔赴夜店。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3)

在夜店门口,保安表示想看一下她们的包。谭卓傲娇地表示:这不是一只包,这是baguette!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4)

这句台词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这是在致敬【欲望都市】里的经典桥段。

Carrie当年遇到抢包贼,战战兢兢之余还不忘纠正对方:“It’s not a bag, it’s a baguette.”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5)

这一幕生动极了,一个嗜包如命的时髦精形象立马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法棍包在此之前知名度并不高,恰恰就是赞助了这部剧后一炮而红。

但是很可惜,同样的台词放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场合,从谭卓嘴里说出来,就只剩下了矫揉造作。不好意思,在你手里,这真的就只是一只包而已。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6)

这种台词放到哪个品牌都可以强行硬坳,我还能指着自己的裤子说:Oh,这不是一条裤子,这是优衣库!

无独有偶,迪奥去年也专门为中国区的用户打造了一支土味十足的宣传片,把两万的包包生生拍出了9块9包邮的既视感,360度全方位为你展示大大的品牌logo.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进错了海澜之家和拼多多的片场,很多人看完甚至怀疑迪奥要进军微商。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7)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8)

这个浓浓都市丽人风的女子是不太知名的港姐李文煊,日常的衣品也是很迷的。

迪奥一看观众不买单,立马换了口吻,声称这不是官方广告,只是跟百位达人合作的宣传片。很可惜,因为吐槽太多,另外99支估计大家也无缘见到了。

当然,也有人说,这才是正经的广告好吗,你看GUCCI那一套,什么天空大地海洋,跟你家产品有毛线关系。

这说法还真是让人无法反驳,不过喜欢简单粗暴实惠风的人,大概率是不会花两万块买这个包的。

大牌的广告片,一贯的风格就应该简洁,高冷,神秘,优雅,因为它们要卖的是文化、历史、梦想,而不是产品和功能。

你看爱马仕的橱窗,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论功能,10万块的birkin并不比路边9块9的麻布袋更多。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9)

但是很可惜,一线品牌们在中国的宣传推广正在呈现越来越low的趋势。

以前大牌喜欢找大花,即便是对一线大花,还要挑挑拣拣。有个大花据说是零费用代言的某品牌,就是为了给自己履历贴一笔金。

现在的大牌一水儿向流量小花倾斜,努力扩大自己的消费层,赚年轻人的钱,宣传阵地也从传统大刊转移到了网络,有不少大牌都开始在天猫开旗舰店。

fendi明星出席活动(为什么FENDI的广告片拍成了超市的年终大甩卖)(10)

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奢侈品市场的用户这几年的确在不断下沉。

千禧年初我第一次知道奢侈品的概念,能叫得上名字的只有Gucci和LV。

大学那会儿班上有个男生省吃俭用几个月花4k块买了个低配的LV,在同学群中引发了轰动。那个时候奢侈品对于我们,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概念。

但是现在的中国,出门看到的景象就是甭管真真假假,反正是个人都要拎一只大牌,中国人大概是最喜欢买奢侈品的国家了。

没钱的研究人生的第一支大牌包应该买neverfull还是机车,有钱的研究如何少配货让柜姐offer你一支BKC。

每次参加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女人局,感觉都像进了一场争奇斗艳的奢侈品展销会。

我这两年短途出门基本不背包,二十块的手机壳往身上一挂,真的方便。第一次见的人总是眼前一亮:这是小香的新款吗?

不是,淘宝的。

哦,也挺好的。女伴们敷衍着,眼神的亮光旋即暗淡了下去。

我曾经带过一个大四的实习生,开着四十万的小跑车,每天各种大牌不重样。我一个朋友听完不屑的表示,你这算什么,我带过一个实习生,开着600万的宾利,不知道的以为她是我老板。

所以高端品牌放下姿态,想赚年轻人的钱,这个思路也没什么错。现在的年轻人不同我们那个时代,他们是真的有钱,也是真的敢花钱。

但是年轻化不代表脑残化,低俗化,年轻人也有追求美的权利。

真正的奢侈品牌应该向用户传递的是精致的生活态度和对美与梦想生生不息的追求,而不是竭尽所能取悦网红和暴发户,鼓吹大家掏空钱包,为了炫富追赶潮流而买买买,让自己除了logo一无是处。

比消费降级更可怕的是审美降级。奢侈品的价格是年年都在涨的,但是已经离“奢侈”两个字越来越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