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和朱温的实力对比(朱温与李克用结盟打败黄巢)(1)

▲后梁(907~923年),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图为后梁版图

说起超级乱世五代十国,有两个标志性的人物,绝对绕不过去:朱温,建立后梁,终结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统治;李克用,以河东为基业,为他的儿子李存勖最终灭亡后梁、建立后唐、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唐朝末年,天下数一数二的强藩,李克用和朱温之间的逐鹿和争霸也给那个风云激荡、金戈铁马的时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后世留下了众多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的壮丽瞬间。

关于他们之间的所有故事,则要从公元884年那个大雨瓢泼的夜晚说起。

▲朱温,五代梁朝第一位皇帝,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宣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毕竟是自己的主战场,避入山中的黄巢暂时逃过了已经追的人困马乏的沙陀军的毒手,不过,仅仅一个多月后,这位传奇人物就在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西南,牛泉镇祥沟村)为部下所害,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也有人说,他命人代死,实则逃出生天、遁入空门,当然,这已经不是本文要关注的重点了。)

五月十四日,凯旋回师的李克用决定来汴州和朱温告个别后,便准备返回太原。当然,大军征战日久,朱温肯定要把补给问题给解决了,毕竟此番出兵纯粹是帮他们的忙。

到达汴州城郊后,他命令部队就地扎营,让多日连续作战、已经疲惫不堪的士卒马匹进行休整。他准备派人送信给朱温,谁知特会来事的朱温反应迅速多了,他此时已经率领宣武军文武大员赶到了李克用的军营,隆重邀请李克用进城赴宴,以感激他不辞辛苦、率军来援的义举。

当然肉麻、恭维的话说了一大堆,自觉有恩于朱温的李克用,面对着朱温的盛情邀请,不暇多想,便答应了下来。随即率领薛志勤、史敬思、李思源等军中猛将亲随共计三百人跟随朱温入了汴州城。

李克用和朱温的实力对比(朱温与李克用结盟打败黄巢)(2)

▲李存勖,后唐太祖李克用的长子,后唐开国皇帝

当晚汴州城的最为高档的上源驿馆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上源驿是一个官办的驿馆,专门接待朝中重臣;位于汴州外城南首,东朝朱雀大街,西靠蔡河,南近尉氏门,北临通济渠——即汴河——也就是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是四进式的庄园,有五连排的馆堂。由于朱大帅要在这里宴请河东来的李大帅,因此闲杂人等一律被清场。

妩媚妖娆的歌姬、清扬美妙的音乐拉开了宴会的序幕,浓郁醇香的美酒、精心烹饪的菜肴、高档奢华的餐具都足以显示朱大帅对这场宴会的高度重视。只见朱温频频举杯,美酒混合着朱温的奉迎,让李克用非常受用,本就嗜酒无度的他来者不拒,一杯接着一杯干了个底朝天。

不一会的功夫,饶是酒量惊人的李克用也有点扛不住了,酒精上头,平时藏在心里的话也便冒出来了。对着年长自己四岁、满面堆笑的朱温,他开始满嘴跑火车,老朱啊,不是我吹牛,要是没有我出马,你们几个还真搞不定贼首黄巢,不过,也难怪,你老朱毕竟原先跟过贼首混过,临阵怯场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对,我怎么看很多人有点眼熟啊…………哦,想起来了,这些人不是前几天还在贼首黄巢军中,被我追的到处乱跑嘛。咦,怎么跑你这里来了,还好,他们跑的快,不然早就成了我的刀下之鬼了…………(史载,乘酒使气,语颇侵之;原话史书没有说,不过从后面朱温的反应来看,多半是这种揭老底外加讽刺之类的话语)

李克用只顾着自己说的高兴,浑然没有发现这时候朱温的脸上是红一阵、白一阵,在座的许多将领正是前些时日从黄巢军中投奔过来的,李克用的一番狂言,无疑是当面打脸。不过到底是奸诈腹黑的朱温,他脸色很快恢复正常,一边敷衍着李克用,一边岔开话题、继续劝其喝酒。

李克用和朱温的实力对比(朱温与李克用结盟打败黄巢)(3)

▲今开封市,古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为八朝古都,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图为汴州地图

午夜时分,酒宴终于结束,李克用被亲随郭景铢架着回到后面的豪华套房休息,朱温也回到了府邸,一众将领尾随而至,很多人气愤难平:大帅,这个独眼龙(李克用生下来便有一只眼失明)如此欺人太甚、狂妄无礼,太不把大帅你放在眼里了!

朱温的火气也被众将给点燃了,没错,我朱温的政治背景是不怎么清白,可是你李克用也不是什么好鸟,以前不也照样被朝廷军队多次围剿,后来才被招安,就这还有脸在我面前装大头蒜!

牙将杨彦洪上前道:“李克用目中无人,何不乘此除掉,以绝后患。”一向无法无天的“泼朱三”把心一横,杀了你李克用,既能出一口恶气,还能为以后除一大敌,如果能乘势把城外那几万大军给收编了,那就更完美了。

说干边干,他遣退众人,唯独留下杨彦洪。他们制定了具体的方案:用装载木头的车辆堵塞驿馆周围街道,以防李克用等人逃走;调集精锐士卒围攻驿馆,务求将河东之人尽数捕杀;如果不行,则直接堵住四周出口,火烧驿馆。

杨彦洪又补充道:“万一这些沙陀人杀出重围,一定会纵马狂奔,大帅可下令,凡是遇到这种情况,直接下令射杀。”

/

2

/

李克用和朱温的实力对比(朱温与李克用结盟打败黄巢)(4)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

此时的李克用已经酣然入睡,一众亲兵业已进入梦乡,薛志勤、史敬思等未曾饮酒的十数亲随负责在外围警戒。忽然,便看见窗外升起火光,须臾间阵阵马蹄声越来越近,箭矢如雨点般射了进来。紧接着,杨彦洪指挥士兵开始攻打驿馆大门,薛志勤、史敬思等人立刻登上房顶,与门外的汴州士卒展开激烈对射,沙陀骑兵的战斗力绝非浪得虚名,在这十数人的顽强阻击下,愣是将汴州军挡在了门外。

与此同时,侍从郭景铢立刻冲入李克用的卧室,小心谨慎的他立刻熄灭灯火,使劲摇晃李克用,可惜毫无反应。情急之下,他立刻将李克用拖入床底,兜头就是一盆冷水,这下李克用终于醒了,刚要破口大骂的他忽然感觉不对,冲天的火光、不时射入的乱箭,久经沙场的他知道肯定是有人要取自己的性命。

他立刻起身,顺手拿起自己的弓箭,冲出房门,只见勇将薛志勤立在高处,张弓搭箭,每只弓箭射出,门外便传来惨叫声;“白袍”史敬思和年方十七的“李横冲”李嗣源两人指挥着亲随将数个翻墙而入的汴州士兵砍翻在地。

眼见久攻不进,门外的杨彦洪焦急万分,如果让这伙沙陀人逃走与城外的数万大军汇合,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来不及迟疑,他立刻下令将方才用于堵塞街道的车辆上的木头搬运过来,堆放在驿馆四周,然后命人点火。

须臾间,火光映红了夜空,滚滚而起的浓烟向驿馆内弥漫开来,薛志勤急忙道:“大帅,得赶紧想办法突围,否则到了一会天亮,我们将都会葬身火海。”外面重兵把守,眼前火光冲天,李克用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急得他是破口大骂这个心狠手辣的“泼朱三”,一众亲随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形势万分危急。

李克用和朱温的实力对比(朱温与李克用结盟打败黄巢)(5)

▲是五代十国时期继后梁之后的正统王朝,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版图最大的王朝,图为后唐版图

忽然,一阵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火势逐渐减弱,片刻工夫,一场人工纵火就在神鬼莫测的大自然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夏天的雷阵雨说停就停,此时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喜出望外的李克用等人立刻翻过院墙,突围而去,一行人在间歇性的闪电发出的亮光照射下,跌跌撞撞逃到了汴州城南。

谁知在路过一座桥时,被在此埋伏多时的汴州军侯个正着,又是一番血战,在李嗣源等人的拼死冲杀下,他们顺利过桥。为了阻截追兵,“白袍”史敬思自告奋勇留下断后,俨然有一夫当头、万夫莫过的冲天架势,最后,在连杀数十人之后,史敬思力竭而亡。

仅剩十余人的李克用等人一路狂奔爬上了汴州城南的尉氏门,在绳索的帮助下,逃出生天。其余入城的二百多沙陀兵尽数命丧汴州城。

已经带人冲入驿馆内的杨彦洪经过一番搏杀后,将一众没来得及突围的沙陀兵全部扑杀。他立刻命人寻找李克用的踪迹,找寻了半天,他终于等到了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李克用踪迹全无。这还了得,他最有可能向城北逃亡,幸好朱大帅已经在那严阵以待,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得赶紧前去向大帅汇报情况。

汴州城北,刚才突然从天而降的大雨让朱温心头一阵发紧,难道是沙陀子命不该绝?但愿杨彦洪那边有好消息传来,突然,又是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四周一片透亮,忽然一阵马蹄声,朱温只见正有一骑狂奔而来,哈哈,李克用,本帅侯你多时了,他立刻张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对面之人已经应声落马。

李克用和朱温的实力对比(朱温与李克用结盟打败黄巢)(6)

▲梁晋争霸时期地图

当士兵将尸体抬过来时,定睛一看后,朱温傻眼了,正是赶来报信的杨彦洪。身为同时代最出色的阴谋家之一,朱大帅转念一想,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李克用跑了,正好把事情全部推到这个死鬼身上。

回到军营的李克用本来想点齐兵马,立刻攻打汴州城,不过,在夫人刘氏的劝告下,他遂放弃了这种念头,此刻这数万兵马,远离大本营,此时正是人困马乏、补给困难之时,再说用这数万骑兵去攻打城池坚固的汴州城,可想而知,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撤军之前,他去了封信给朱温:朱三,老子辛辛苦苦帮你打仗,你却要取老子的性命。天下间有你这样恩将仇报、歹毒无耻之人吗?

朱温回信很快:不好意思啊,昨天晚上我也喝高了,压根没弄明白是啥情况(前夕之变,仆不之知),后来我才知道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与我的牙将杨彦洪密谋对兄弟你下手,为了替兄弟你报仇,我已经将其处死了,请兄弟你见谅,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以后欢迎兄弟你常来啊!(朝廷自遣使者与杨彦洪为谋,彦洪既伏其辜,惟公谅察。)

接到回信的李克用虽然气的牙痒痒,但是也只能无奈撤军。

好吧,让我们来对这起恶行事件做个盘点!这两个当事人身上的弱点在这起事件上是暴露无遗,也最终导致了他们各自的命运。

李克用和朱温的实力对比(朱温与李克用结盟打败黄巢)(7)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图为赵匡胤画像

首先说说李克用,他是完全被朱温等人吹捧了一通,学习雷锋好榜样,才参与了攻打黄巢的战争,一点好处没捞到、损兵折将不说,自己还差点丢了性命,这暴露了他作为一方节帅,缺乏战略思考,行事往往过于急躁、轻率而为;喜欢直来直去,说话不经过大脑,这对于生活在那个乱世而言,无异于容易四面树敌,所以他征战数十年,敌人是越大越多,地盘却是越大越小,一段时间,被朱温打的只能困守孤城;嗜酒如命,在酒醉之后,他完全暴露了狠戾凶残的一面,很多无辜之人死在他的手中,更是做出了许多不理性的决策,让河东军蒙受了不少损失。

其次,说说朱温,毛主席的评价是,“朱温处中原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评价非常中肯,这是个惯于演戏、心机深沉的政治家,因此最后能成为天下第一强藩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他有两个缺点:残忍好杀、淫色无度。

被其误杀的杨彦洪或许是个意外,但是此后,“白马驿之祸”,杀害数十名朝中大臣,让天下知识分子心寒;不管好坏,将所有宦官一并诛杀,客观上结束了中、晚唐之后“宦官干政”的局面,但是也妄杀了不少无辜;后来,手下大将朱珍、氏叔琮等更是为其所杀。他这种残忍好杀的习性,导致后梁人人自危,没有多少人是真正死心塌地为其卖命了。加上他淫色无度,连自己儿子、义子的媳妇都不放过,最终在接班人的问题上犯了糊涂,最终为自己的亲子朱友珪弑杀,一代奸雄以如此悲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上源驿事件”也正式拉开了兵祸连结、藩镇攻伐的“五代十国”的序幕,基本奠定了此后四十年河东、汴梁争雄中原的主旋律,直到那位传奇英雄横空出世、一统中原,才将朱、李两家数十年的世仇做了个彻底的了断。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 天野苍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