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

此诗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开头的两句,是写景名句,其意境之深远,千百年来无出其右,私以为只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堪与之媲美。明代诗人李攀龙称赞这首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2)

王昌龄

大约在王昌龄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开始了四处游学、学道的生涯。那时候的大唐,正处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巅峰时期——开元盛世的初期,那时候的唐玄宗李隆基,刚即位不久,年轻的朝气蓬勃,整个大唐帝国,亦如朝阳一般,辉煌灿烂。

所以,经历过最鼎盛的时代,才会在后来苦难来临时,心中所思所念,都是曾经的辉煌年代。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3)

开元盛世

大体时间在开元十二年,也就是724年,王昌龄二十七岁,他赴河陇,出玉门。来到了滚滚大漠的边塞,虽然大漠以南,大唐天下被盛世的光环笼罩,歌舞升平;但在北方的无垠草原和黄沙之间,早就已经不太平了。

当时唐朝的北方边境早已经危机四伏。武则天时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4)

如今的玉门关

期,契丹李尽忠反叛唐朝,攻占了营州。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侵略河北地区,发动黄獐谷之战,几乎全歼武周军队。

后来李尽忠病死,部下也被唐朝军队剿灭,但安西地区突厥猖狂,唐朝的安北都护府被迫南迁。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5)

黄獐谷之战

直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听取张说的建议,改革“府兵制”及土地政策,经过数年的战争,逐渐夺回营州,安定北方边境,并使安北都护府回迁。

也就是在安北都护府回迁的路上,王昌龄见识到了大漠的风沙,见识到了士兵们的艰辛,见识到了边关战事的惨烈,回忆起秦汉时期,有蒙恬四十万大军北击匈奴,阴山之南,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有汉家铁骑,卫青、霍去病等等大汉将领,漠北大战,封狼居胥。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6)

面对此时此景,与历史上的辉煌历史,王昌龄无限感慨,他慨叹边关战事不断,感慨国无良将,不能一举灭敌寇,打得敌人不敢犯边。

于是,他挥洒笔墨,在这无垠风沙间,在这战马嘶吼、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沙场上,写下了他最美好的期盼,也就是后来传世的经典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7)

是啊,若是有飞将在多好啊,有名将镇守边关,打的胡人早已经胆寒,那天下就安宁了,百姓、将士们也不用饱受战乱之苦了,可惜国无良将啊!

那这里让王昌龄深深地追思怀念的“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呢?现今为止有几种说法,下面,让我们一起分别了解一下,看看哪种可能性最高!

一、龙城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8)

1. 最直观的例子,是语文课本上,明确地表示过,飞将即指的是“飞将军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9)

语文教材《出塞》

2.《汉书 李广苏建传》记载:“广在郡,匈奴号曰“汉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李广精通骑马射箭,作战英勇无畏,因此战功显著,胡人尊称其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而且,在唐朝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大名,早已被众人熟知。唐德宗时,李广名列“武庙六十四将”之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0)

《秦州杂诗》: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这是杜甫所作,里面的飞将,指的是李广。

《古风》: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这是李白所作,李飞将,指的自然是李广。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李广飞将军之名,在唐朝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

在唐朝之前,抗击北方游牧民族最出色的将领,当卫青和霍去病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1)

卫青一生七次出击匈奴,多次以弱胜强,屡立战功,他和霍去病舅侄二人,统领着大汉铁骑,在北方大漠中,与匈奴主力展开了数次决战,最终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战绩,将威胁大汉几十年的匈奴之患一举清除,其功绩彪炳青史,千百年来依然令人神往不已。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2)

在元光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9年左右,匈奴兴兵南下。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另外三路,李广兵败被俘,公孙敖大部分骑兵被斩杀,公孙贺无功而还。卫青首征,深入险境,机缘巧合避开匈奴主力,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首虏700人,取得胜利。后来唐朝诗人王维写道:“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3)

龙城大战

这就是著名的龙城大捷,是自汉朝对战匈奴以来的首次胜利。这一战意义重大!

得益于卫青的功勋赫赫,和龙城大捷,相比于李广的战绩,很多人觉得,从战绩上李广并没有能”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能力,反而是卫青,战绩太显赫了,而且又有龙城大捷,所以,认为龙城飞将指的是大将军卫青。

三、”龙城“是指卫青,“飞将”指的是李广

第三种说法是龙城飞将,指的是两个人,分别是卫青和李广。

如果龙城指的是卫青,那么这里的”龙城“,就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了,就是指的龙城大捷的龙城,是否妥贴呢?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4)

封狼居胥

唐朝,龙城多次出现在诗文中。

《杂诗三首 其三》: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里的龙城指的是胡人的都城。

《出塞》: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结合上下文,可能是指卫青首破匈奴的龙城。

《垄头水》: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去绕龙城。这里的龙城,也是指胡人的都城。

从众多的唐诗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文中没有特指,龙城,一般指的就是胡人的都城!龙城对于游牧民族政权来说,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凡是游牧民族的首领所在地,都可以称之为龙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5)

所以将“龙城”单独指代卫青,这种说法,显得有些牵强了。

那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呢?我觉得,卫青的可能性还是要大一些的!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是指谁(但使龙城飞将在)(16)

李广虽然作战十分勇猛,武艺很高强,但是他喜欢逞匹夫之勇,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很重。论实际战绩,只有在几十人、几百人规模的小规模战斗中取得胜利,参加的历次汉匈大战均以失败告终,和当时的卫青、霍去病相比斩获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有被俘经历。王勃也曾在《滕王阁序》写道:“李广难封”,正好说明了他对匈奴作战战绩实在不太好。所以他虽然有“飞将军”之名,却只是因为个人勇武,还无法到达“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地步。

所以,综合上述原因,我觉得,“龙城飞将”指的应该是卫青。

不知道大家认为是谁呢?欢迎一起留言讨论分享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