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富市认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建设工作,规划实施了1个集中安置点和13个分散安置点,通过统规统建、精准扶贫,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发展困难的贫困户进行集中搬迁安置,以常态监测、设施建设、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为抓手,重点聚焦公共教育、产业发展、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确保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

云南苗寨都在什么地方(深山苗寨大变迁)(1)

2017年底,水富市1715户6442人如期实现脱贫出列,其中易地扶贫搬迁404户1774人,易迁群众结束多年来住土坯(杈杈)房、走泥路、靠天吃饭的窘境,依托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过上了安全稳固宜居的新生活。

盛夏时节,走进太平镇二溪村回龙堡苗寨易迁安置点,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呈现眼前,一幢幢“小别墅”依坡而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盘旋山间,入户便道纵横串连,郁郁葱葱的方竹林遍及山野,文化广场上笑声阵阵。

回龙堡是太平镇二溪村唯一一个易迁安置点,这个点有易迁苗族群众20户80人,韩万芳是二溪村回龙堡21组村民,和另外19户苗族同胞一样,之前因居住偏僻闭塞、不通公路,住的杈杈房,生活十分艰难。

“为了两个孩子读书,凌晨4点过就起床,打着电筒,牵一个背一个,汗泥一身送到学校,徒步往返至少4个小时”,韩万芳至今难忘公路不通的那段岁月。

云南苗寨都在什么地方(深山苗寨大变迁)(2)

2016年5月17日,投资近300万元的二溪村至回龙堡8.1公里村组公路通车。即将就读初中的杨兰忘不了第一次在家门口乘车前往学校上学的情景:“不用妈妈接送,乘车半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学校。”

2017年6月,回龙堡易地搬迁安置点人饮管道全部安装到户,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农网改造全覆盖,全户通电,基本实现同网同价。通讯信号全覆盖,信号较为稳定。

据二溪村监委会主任骆明友介绍,回龙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克服诸多困难,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的标准,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安置点“小别墅”建设,还统一购置了家具用品,大到电视,小到碗筷、晾衣杆,一应俱全。2017年底,韩万芳和其他村民一起,“拎包入住”到易地搬迁安置点家中。

云南苗寨都在什么地方(深山苗寨大变迁)(3)

新房建设好了,产业发展也要跟上。二溪村按照水富市打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发展定位,在回龙堡山高沟深、资源禀赋不足的困中求变,难中寻机,谋定“靠山吃山”的发展思路,决心守护竹林资源,发挥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每年3月、8月是罗汉笋、方竹的采笋丰收季。公路通了,竹笋采了运出竹林,就可卖给路边等候的收购商。靠着采挖竹笋和中药材,每年可收入有2-3万元。”韩万芳说。

回龙堡易地搬迁安置点属于三星党支部管辖,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组织群众对公路进行义务维护,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洁,责任包保到户,人居环境大大提升。党员陈开华不仅是致富带头人,还稳居二溪村“操家理务”环境评比红榜。

“我们有信心将竹产业做成大产业,再过五年,回龙堡易地搬迁安置点竹产业的面积可达1200余亩,预计至少实现年收入260万元。”骆明友说。

云南网通讯员 李晓蓉 董莉莉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