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夭》绽放在《诗经》之上的 醉美爱情
阅听诗经 • 国风 • 周南• 桃夭
作者:弋梅荣
今 天
从清早到夜晩
我一直在想象
一个人的模样
那个写出《桃夭》的先秦诗人
那个打开了历史上第一顶
爱情红盖头的浪漫情圣
有趣的灵魂之外
究竟活成了什么模样
是像李白一样桀骜不驯
还是如苏轼似的豁达洒脱
隔着3000年的时光
我爱上了他
沉醉在他的诗篇里
不能自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支爱情的魔棒
打开了女人的春天
绚丽了男人的眼帘
我探访了中华
10万个汉字3万多成语
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形容的字眼
《桃 夭》之 美 让汉语词穷
《桃 夭》之 美 令我迷恋
我穿越到古代
阅读着众多美女
貂蝉 王昭君太过伤悲
苏妲己太过妖媚
赵飞燕太过孱弱
杨贵妃太过丰腴
陈圆圆 李师师太过风尘
武媚娘 萧美娘太过权贵
沉鱼落雁的西施啊
也含羞隐退
我发现所有的美
都无法和《桃 夭》匹配
《桃 夭》
是少女面若桃花的
纯真笑靥
《桃 夭》
是母亲上善若水的
高贵灵魂
《桃 夭》
是含羞在历史枝头
娇嫩的花朵
《桃 夭》
绽放在《诗经》之上
醉美的爱情
《桃 夭》
是流淌在历史长河
幽香的花溪
2021年11月6日晩
2021年11月6日早上7点,“风吹书香茶悦会”线上分享在肖月老师专业美妙的朗诵中拉开了序幕,分享活动在诗人 阿娉(王文平)栩栩如生的美解、著名作家、诗评家单占生老师的评论中进入高潮,。
《桃夭》这首诗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情诗,通过肖月老师、单占生老师阿娉用醉美的声音朗诵和解读,《桃夭》更加妩媚动人。犹如朵朵桃花盛开,缕缕幽香拂面而来,弥漫了今天雾中的清晨。
táo yāo
桃夭
táo zhī yāo yāo , zhuó zhuó qí huá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zhī zǐ yú guī , yí qí shì jiā 。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táo zhī yāo yāo , yǒu fén qí shí 。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zhī zǐ yú guī , yí qí jiā shì 。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táo zhī yāo yāo , qí yè zhēn zhēn 。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zhī zǐ yú guī , yí qí jiā rén 。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花开灿烂如红霞。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桃树含苞满枝头,果实累累坠树丫。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桃树含苞满枝头,桃叶茂密色葱绿。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著名作家、评论家单占生老师分享评论《诗经》:
再提示一下,这些诗尽管属于风,但依我的看法,把它看作民间创作是让人怀疑的。当时教育水平很低,且受教育的人不普遍,因为这些诗流传时,中土各国还没有私学,大家知道,孔子是第一个办私学的敎师兼校长。收费收礼由他老人家开始,没受过任何教育的人,写出如此严整的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这些诗的祈祝语感来看,这些作品似当与巫有关,因为巫在那时是与神最近的文化人,由此及彼,寄在屈原名下的一些诗赋,有的也与巫有关。
中国的天文学通往人文,西方的天文学受中国天文学影响,但通往了科学。 有了人文,科学才不会是野蛮的。比如原子弹。
著名主持人肖月老师分享《桃夭》感想及朗诵秘诀:
各位亲爱的文学大咖,各位好朋友们,大家好!简单的给大家说说我读这首诗的感受吧。前些天听秦莉讲述的时候,她说道:我们要读出理解。我觉得说的非常好! 其实这个理解,更细致的说也就是作品的内涵、主题、灵魂,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意境和意义。 也只有真正理解了作品,朗诵者才有可能正确的把握读这个作品时,应该有的语言基调,这个语言基调可以是(悲伤的、愉悦的、思念的、美好的等等)语言基调把握准确了,接下来就是怎样用声音、用情感、用所掌握的语言技巧来体现出作品的内涵、体现出你理解后的作品内容。说实在话,以前读的古诗词不很多,更不要说诗经了,但通过我读这篇《桃夭》,真真让我觉得 我们祖国的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非常宝贵、非常美好!《桃夭》这首诗很短,但是却很有名、很美好、很温暖。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样的名句至今都脍炙人口。在仔细的理解了作品之后,我就想着,怎样才能比较好的表达出作品中所体现的大自然的美丽、漂亮姑娘出嫁、在婆家勤劳善良、一家人生活过得温暖、和顺等等这些美好。我们在话筒前笑着说话、或者面无表情的说话,听众是能从声音里听出来的。所以,话筒前的我们就常常是面带微笑的在工作。今天早上,大家听到的阿娉对桃夭的解析,就一定听出来了她是带着真心的快乐、满脸的喜悦,娓娓道来的,再加
上分析点评的那么到位,所以听起来,大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而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也是让自己尽可能的想象到诗中的意境,仿佛看到了那所有的美好,并且让这种美好,通过声音体现出来,当然也是带着笑容在读这首诗了,不知道大家听出来了没有?这是体现美好的一个方面。还有从音乐上,在选音乐的时候,我考虑是古诗词,应该有那么一点远古的感觉,就用了洞箫曲。这个作品叫《愿情》,祝愿的愿,听起来还是很有情感的、而且是那种比较美好、比较温暖的情感,所以,音乐旋律比较优美。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觉得我选的音乐与作品还是比较吻合的?另外在语言表达上,这首短短的诗,就有几处重复的句子,怎么让重复的句子听起来不重复?是不太好把握的。 我根据内容作了一些稍稍的变化,不知道大家感觉到了没有?古诗词原本就不太好表达,如果对作品不熟悉的话,会让人听起来比较费解,所以,我想尽可能的读的清晰一些。 具体的做法
就是在一些字词的表现上,恰当的运用一些语言技巧,比如:“宜其室家”的家,我没有把它读的很干脆“宜其室家”,而是“家”字稍稍延长了一些气声,以增加一些美好的延续、回味;又比如结尾处的“家人”,我用了声断气不断的处理,也同样是为了让美好有那么一点的延续,并且营造出一种略带回味的结尾。所有的文字、标点符号、段落层次,以及总的语言基调和各段落不同的感情色彩,都需要通过朗诵者的声音表达出来,这也就是我们业内常说的:我们的播音工作,就是对文字的再创作。我们大家可能都有体会:不同水准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让听者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有的可能会让人听得不知所以然,有的却能一出声音就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有的可能会让人听的疲劳厌倦,而有的则可能会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脑海里甚至会出现用声音构成的一幅幅画面,听完了,还会久久沉浸在作品的意境里、深深地被打动——。想要朗诵好一篇作品,真的是要调动最饱满、最准确的情感,以及真正掌握到很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能够游刃有余的驾驭文字,比较理想的完成用声音进行的再创作的。不少朋友觉得朗诵是很多表演艺术中最容易掌握的,可当他们真正接触到语言艺术的时候,才深切的体会到,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已经从事了很多年的语言工作、接触了各种样式的语言表达形式,(比如:新闻播音、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节目、重要会议上的宣读、部队警方大型演习现场解说、舞台上的朗诵表演等等)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语言艺术,学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