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由肾脏生成,沿输尿管流入膀胱,再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是我们重要的生理功能,对身体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我们很多人有尿频症状,刚在厕所排泄完,走出来还没多远,尿意再次袭来,于是又返回厕所了。还有些人,这边水还没喝下去肚里,尿意已悄然而至,感觉水直接喝到尿道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1)

我们正常人每天排尿约5-6次,每次尿量约300ml。超出这个范围,就可以定义为尿频。尿频对我们造成很大困扰,严重者仿佛被铁链锁在了厕所,只能在铁链半径内活动,严重影响我们的社交、工作和学习。那么尿频是怎么产生的呢?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2)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尿液的生产过程。尿液由肾脏生成,由输尿管引入膀胱,再从尿道排出。我们肾脏生产尿液是每天24小时无休的,为什么我们没有不停地去排尿呢?功劳就在我们的膀胱里,膀胱就是一个储尿囊,肾脏产生的尿液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流入膀胱,膀胱的功劳就在于能够存储尿液,并且在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的量之前,不会感觉到尿意。每个人的初始尿意膀胱容量不一样,但一般在200-300ml左右。

了解了以上生理过程,我们就能知道尿频的原理了。临床上尿频的病因有很多,但这些病因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两类,一是尿量增加,二是膀胱有效容量减少。

01 尿量增加

如果你有尿频,但是每次尿量都很多,能够达到200-300ml,那你的尿频则是尿量增加引起的。肾脏产生的尿液增加,流入膀胱的尿液变多,变快,排尿的次数自然会增加。常见的引起尿量增加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下面逐一介绍。

|液体摄入量增加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3)

肾功能正常时,肾产生尿液的量与我们液体的摄入量正相关,也就是说我们液体摄入量越多,肾脏产生的尿液也就越多,排尿次数也就相应增多。特别是当我们摄入咖啡类饮料或酒精类饮料时,因为这些饮料有很强的利尿作用,所以我们排尿间隔时间更短,尿频现象也就越明显。

|糖尿病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4)

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现象,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因为他们血糖水平高,血浆渗透压升高,会产生明显的口渴干,这会刺激他们摄入大量的液体。这也是尿量增加的一个原因。另外高血糖会引起尿糖升高,从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进而导致患者多尿。

|尿崩症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5)

尿崩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者肾脏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导致患者出现口渴、大量排尿,而且是低比重尿。他们的尿量有时候很恐怖,达到每天10000ml。如果不及时就诊,可能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02 膀胱有效容量降低

膀胱有效容量降低,可以简单理解为膀胱容量变小,不能盛纳更多的尿液。通常情况下我们膀胱容纳200-300ml尿液时,我们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尿意,也就不会去排尿。但是当膀胱有效容量降低后,膀胱只要储存很少的尿液,就会感觉到尿意,严重者膀胱内只要有50-100ml尿液,就会产生急迫尿意,想要排尿。膀胱有效容量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膀胱顺应性降低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6)

正常膀胱壁由粘膜、逼尿肌和浆膜组成,像气球一样,收缩自如,具有很大的弹性。但是当膀胱壁出现炎症、或者膀胱出口梗阻导致膀胱壁代偿性增生时,膀胱弹性变差,不能正常收缩与舒张,导致膀胱容量变小,产生尿频。

|膀胱残余尿量增加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7)

一般情况下,我们排尿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可以将膀胱内的尿液全部排出体外,不会有尿液残留在膀胱内,膀胱以一个完全空虚的状态迎接下一个储尿与排尿周期。但是当膀胱逼尿肌出现病变,导致收缩排尿无力,或者膀胱出口梗阻,导致尿液无法全部排出体外,这样膀胱就会残留部分尿液,导致下一个排尿周期膀胱有效容量变小,这样就会出现尿频现象。

| 外源性挤压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8)

膀胱位于盆腔内,当膀胱周围组织出现病变,特别是肿瘤性病变时,增大的肿瘤可能会压迫膀胱,导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进而产生尿频现象。同样的道理,妊娠期增大的子宫也会压迫膀胱,导致尿频,这是很多妊娠期妇女中晚期尿频的主要原因。

|焦虑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9)

焦虑症会导致躯体症状,部分焦虑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的现象。就跟我们很多同学开考前,尽管刚刚上完厕所没多久,但还是要再去厕所确认一下那虚无缥缈的尿液一样,紧张、焦虑会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尿频、尿急感觉。反复的尿频、尿急又反过来加重焦虑症状,进入恶性循环。

03 小结

(老想尿尿是怎么一回事)(10)

尿频的原因很多,但可以简单分为尿量增多和膀胱有效容量减少这两类。出现尿频后我们应及时咨询专业泌尿外科医师,确定具体原因,不必过于紧张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是长期的尿频,大部分还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时就医。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