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夷来的船队依次靠岸,码头人潮涌动,不知这次能得见什么稀奇玩意儿,挤挤攘攘中,一枚铜钱翻转落地,铜绿间,透出“嘉靖”二字。

如果有一部以辣椒为主角的剧本开拍,那么第一幕,大约就是如上场景了。

初来乍到的辣椒,没过多久,就被明杭州人士高濂记载在《四时花纪》里,人们赏它的白花,观它如笔头的果子,偏就没想过往嘴里搁。

而辣椒自己大约也是晕头转向,就像传奇戏本子里最爱讲的那种落入山谷里的孩童,骨骼惊奇,却蒙昧未开,尚不知道自己将有怎样的修为,更不敢奢想未来可凭一己之力,搅起饮食风云。

那,列位看官,今儿这故事,咱们便从三百年前说起。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

图 | 风一样的婶子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2)

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是个黔人。

辣椒,外种姓的孩子,自东南沿海登陆,一直被浙人礼待,却无法受到真正信任,不得已摸爬滚打,一路向西,不知怎的,真落入了群山深处。

云贵高原,并非土壤肥沃出产富厚之地。三百年前,那里群山割裂互相隔绝,各部落呈犬牙交错杂居分布,时有土匪横行,此地原本就不产盐,而土匪又将四川运来的盐拦截了,百姓食盐,就愈发困难。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3)

图 | 光影剑客N

又是一夜难捱。天微微亮,就见一位身穿右衽上衣,青素百褶裙的老妇拉着一个身长不过三尺的娃娃进山里寻吃的,看到了刚刚挂果的辣椒。

老妇用这辣椒做了一锅汤水,热气冒起来时,已能嗅到一股辛意。老妇横下一条心,慢慢啜下一口,味道不怪,只是入口极为刺激,使人涕泗横流。

三日后,老妇将辣椒食事告知族人,族人浅尝,发觉辣椒的存在使得清汤寡水有了滋味,甚至连软绵的腿脚也有了力气似的,众人大呼,“此妇如巫!此妇如巫!”

如此,康熙《思州府志》药品类中便记载了这样一笔:“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4)

图 | 白石不可

黔人无拘束,食辣无章法,于是辣椒在云贵,便野性肆意,确乎如巫一般,可与各式香料共舞,亦可与苦咸酸甜齐飞。

辣俘获了酸,一尾鲜鱼落入酸汤里,便造一锅山人狂欢。辣制服了苦,侗苗二族的牛瘪汤,叫黔人从此懂得什么叫苦尽甘来。

更不要说做法。用油、用火、用时间发酵......时至今日,贵州吃辣之法仍冠绝华夏:

泡椒用来腌制板筋,糟辣椒烹脆皮鱼最适合,干煸肉丝得用筒筒辣椒爆炒才激出香气,糍粑辣椒的灵魂伴侣一定是辣子鸡,而不管吃多么朴素的东西,只要拿煳辣椒打个蘸水,都能痛痛快快吃个肚圆。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5)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6)

图 | 阿花呀花花花

黔人说,辣应以我为尊。在座恰有一位湘西来的汉子,峻着脸摇摇头,捧着腌辣椒大口吃完,头也不回的出了山。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7)

武林的历史是有了武功之后开始的,武功的历史是有了内力之后开始的,内力的历史是湘人吃辣之后开始的。

黔人吃辣,吃的是千滋百味,在你意料之外,奇伟诡怪之招不胜枚举,而湘人不同。湘人吃辣,是直抒胸臆,劲悍决烈,拳拳到肉,刀刀见血。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8)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9)

图 | 风一样的婶子

湘地三面环山,北入洞庭,夏日溽热,秋冬湿寒,雾露之所聚,有辣椒慰脾胃,正中湘人下怀。

最简单的,拿辣椒来炒肉,宽油大火,痛煸辣椒,一把子点燃了香料房,油脂香的不遮不掩,青椒辣得又狠又浓,出锅的大米饭,壮士干三碗。

你问他,辣不辣?壮士不语。你再问,香不香?壮士笑了。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0)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1)

图 | 风一样的婶子

既霸得蛮,也耐得烦,可你嫌他没情趣。湘人不多言语,也不耍花招,只把秋收的辣椒一股子剁了,剁它个四时激荡,剁它个漫天霞飞,然后再倒上盐,白花花的盐,像雪山的顶。

等雪山与岩浆融为一体,等辣椒之辛酝酿出无可匹敌的香气,这一缸剁辣椒,即将成为厨房里最趁手的那一把武器,远超过黄蓉手里那柄峨眉钢刺,不管什么菜,搁了它,就没有服不了软的洪七公。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2)

图 | 风一样的婶子

传说曾国藩带湘军打仗,人人必备的除了武器,就是一竹筒油辣椒。

带着这一竹筒油辣椒,心里便有了底。征战沙场的心里有底,留在家中的心里亦有底。

山无陵,江水为竭,辣椒无味,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3)

从巫峡溯江而上的,有一叶扁舟。除操舟的船夫外,舟上只立了一个年轻人,一肩行李,远看甚是单寒,近看才发觉,年轻人手里一直把玩着一柄红鞘短刀。

“年轻人,往前走就到蜀地了,昔人谓西蜀山水多奇,却也有深林幽谷、虎豹财狼栖身之地,我看你这红鞘短刀实在袖珍,需得多加小心才是。”

“晚辈多谢老人家叮嘱,我只是来寻一位姑娘。不过,也莫要小瞧了我这短刀,虽然袖珍,却也是凶猛非常。”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4)

图 | 阿花呀花花花

乾隆十四年,成都郊区大邑县的县志上,第一次出现了辣椒的名字:“荤菜类:秦椒,又名海椒。”

皆言游侠心思不定,而千里迢迢赴姻缘,却是专情不二。辣椒进了这蜀地,与蜀人喜食的花椒一见如故,登即定了终身。定情信,便是那一道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旺火热油,眼见起烟,便撒一把辣椒粉进去,炸出香味,这句,是“问世间情为何物。”

接下来下肉沫,迅速划开,煮至酥烂,这句,是“只愿君心似我心。”

最后,大勺推进豆腐,大火烹煮,片刻即可出锅,临出锅前,撒一把花椒粉,麻与辣被热火烘到极致,叫人迷离。柔嫩的豆腐,浸在一汪红油里,入口是麻而不燥,辣而不烈,入口还有回甜,勾得人举箸不停。

最后这句,正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5)

图 | 小猪的蔬食magic

游侠的理想在远方,姑娘说,我跟你一起走。

民国时,上海便遍地四川馆子,文人张恨水,饮食名家唐鲁孙皆在此留痕,叶楚伧先生当年在上海,良朋小酌,最喜欢上蜀腴,“要吃中餐最好是上海成都小吃,要他十个八个小碟,最后来碗红油抄手,两三个朋友小酌,块把钱就可以酒足饭饱,昂然出门了。”

川味在上海滩的风光,只是开始。再往后些年,全国各地几乎无处没有川菜馆子,许多地方上的人第一次见识辣,便是与麻一起,麻与辣在许多人心里,仿佛自古便是天生一对,永世不分离。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6)

图 | 阿花呀花花花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7)

川蜀的神仙眷侣游山玩水,江湖无人不知不晓,而在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地,有位刺客蛰伏已久,尚未被干越之地以外的人发觉。

“杀人要干脆利落,万不可拖泥带水,能趁人不备就趁人不备,能先发制人就先发制人,能一招毙敌就一招毙敌,能赶尽杀绝就赶尽杀绝,什么白衣胜雪、绝巅比武、武林规矩、江湖神话,全是瞎扯淡,刺客又不是戏子,演这些花招图这些虚名给谁看?”

历代顶尖刺客,都是这么教育后人的。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8)

图 | 叮叮笑笑生

赣人低头微微一诺,“师父,我晓得了。”

于是,一道赣南小炒鱼,酱色十足,只衬着几片红辣椒,恍然是个点缀似的,只夹起鱼往嘴里一搁,还未深咬,辣味就先裹住了牙齿。

于是,一盘碧碧绿绿的炒青菜,既无铺天盖地的红油,也无火漫金山的椒段,你毫不设防地送进嘴,辣意瞬时如潮似浪席卷而来。

于是,一碗炖鸡蛋,一碟炒米粉,一盆清清淡淡的汤水,一盘怎么看也没有玄机的炒菜,都能释放出十足功力的辣意,绵绵不息直至全身,纯粹,彻底,不留余地。

但没有人能提前预知这一切——甚至就算吃过了,也很难分辨出到底是被什么辣到的。

只有一小部分“死里逃生”的人事后回想,细思极恐,“可能——可能那锅就是辣的!”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19)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20)

图 | 风一样的婶子

刺客不屑流言,亦不屑于江湖风头,刺客专注磨炼自己杀人的技巧。

就如同江西的辣,辣得曲高和寡,鲜为人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如今的江西人,个个皆是刺客后代,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未曾发觉。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21)

清同治初年,陕地暴乱。时代动荡,平民不安,浪潮把辣椒一路北上推进关中,迅速向西扩散,扩散到西北各处,扩散到黄土地里,驻守平民百姓的餐桌。

这一守,就再也没离开过。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22)

图 | 阿花呀花花花

西北气候干旱,气温较低,辣椒便改换新颜,不再做酱。也是在这里,辣椒第一次尝试收敛起周身锐气,只做忠诚的侍卫,心甘情愿被炒脆了,被碾成粉,再与其他香料混在一起拌匀了,迎接滚烫的菜籽油那兜头一浇,呲啦——

那一响,就是辣椒在西北最忠诚的存在方式,油泼辣子。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23)

图 | 榛子Hazelnut.

西北的面,有一百种吃法,宽面细面,裤带面棍棍面,拉条子压饸络,不管哪种面,上桌之前,都得舀上一勺油泼辣子。

西北的馍,可以夹进万物,卤肉、粉蒸肉、煎鸡蛋、生菜花生咸蛋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馍夹不住的,可不管夹了什么,都不能少了最后浇一勺油泼辣子。

西北的肉,白煮着吃,放汤里吃,早晨吃,晚上吃,热着吃,凉拌吃,别人怎么吃不管,西北人吃,就绝不能没有油泼辣子。

这一瓢油泼辣子,泼向八百里秦川,如同一声低哑的吼,它不再是江湖传闻里慑人心魄的辣椒了,它是时代激荡之后那股荡气回肠的香,配面,死心塌地,配肉,忠贞不渝。

哪个朝代最早吃到的辣椒(第一位识得辣椒身骨奇绝的)(24)

图 | 白石不可

几百年前,华夏大地上还没有辣椒,几百年后的今天,辣椒已征战四野,旗下拥人无数,各派风格分明。

一个以辣为主角的剧本,从阴差阳错的开端,一路曲折离奇,风云变幻,谁知道再过百年千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否能有个堪以匹配辣椒气度的结尾?

不负它这一生,为千万食材做嫁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每一顿酒足饭饱后,终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一声痛快,辣可慰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