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技术要点

由于铁皮石斛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野生铁皮石斛因当地村民长期过度对其进行采挖,再加之野生铁皮石斛自身生长周期较长,因此,依靠单纯自然生长的铁皮石斛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市场需要,采用批量化种植显得尤为重要,其种植技术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1 种植材料选择

要想批量化种植铁皮石斛,其对种植材料的选择是不可忽然的。种植材料的选择与否直接决定于铁皮石斛是否能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批量化种植铁皮石斛主要采用组培苗为主,应该在6~8代选择增殖培养代数,从而使后代的作物能更好的成长,达到提高产品的质量。对铁皮石斛组培苗有其相应的指标参数,如优质品质:作物高度为5 cm以上,作物叶片数在4片以上,作物茎粗为0.3 cm以上,作物根数主要以3~5根为佳,作物叶色以浓绿为合适。合格品质:作物高度为2~5 cm左右,作物叶片数在2~4片,作物茎粗为0.2 cm以上,作物根数主要以2~3根,作物叶色以嫩绿。

铁皮石斛种植的管理技术(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技术要点)(1)

椰糠椰壳——铁皮石斛基质材料

2 种植基质选择

铁皮石斛为兰科植物品种之一,其主要是依靠菌丝对水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并通过与共生菌菌丝分解附着苔藓和树皮等有机结合来采集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有机养分。由于铁皮石斛其独特的生长方式,致使对生长基质有严格的条件要求。若种植基质选择不合适,可能影响铁皮石斛的健康成长,严重时可能导致其全部死亡。目前来看,其基质有多种选择,不同的组合选择使作物有着不同的质量。其中以下几种,均有相应的种植效果:第一种组合是以泥炭土加椰糠;第二种组合是以木块加苔藓;第三种组合是以锯末加松树皮。由于以下基质的3种组合各有其特点,本文在吸引其优点的基础,再结合当地条件情况,选择一种最佳于铁皮石斛生长的基质。采用5∶3∶2的比例组合对松树皮加椰糠加泥炭土,混合好的基质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如堆制、煎煮以及高温消毒等)进行铺设厚度为10~15 cm之间为最佳。

3 种植管理

3.1 施肥管理

铁皮石斛种植以后,其后期的种植管理也同样重要。施肥管理作为铁皮石斛作物后期成长不可缺少的一步,其主要是采用有机矿物质与叶面喷射相结合的施肥,待作物生芽长叶,且叶片逐渐变绿后,作物的一部分新根有可能暴露于大气中,需用基质将其覆盖,同时,在这一阶段可以采用半腐熟的牛粪对作物进行施肥。目前其主要的施肥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采用喷施叶面肥,主要是针对种植7 d后的作物;然后,根据作物的实际情况每次施农家肥,大约50~100 kg/667 m²最佳;10月中下旬,施1次磷酸二氢钾,大约以20 kg/667 m²较为合适;到来年开春后,再一次施农家肥,以50~100kg/667 m²最合适。

3.2 病虫害防治

铁皮石斛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侵害,因此,正确而又及时的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对作物的侵害。铁皮石斛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害:根腐病、黑斑病和炭疽病等,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根腐病,其主要发生在多雨的季节,首先导致其根部腐烂,然后,慢慢地致使上部枯萎;其相应的防治方法:在作物种植前,将物种用25%多菌灵100倍可湿性粉剂浸泡适当的时间。黑斑病主要流行于低温多雨时节的状态下,其主要危害在于作物的叶和叶柄,从而可使叶片枯萎;其相应的防治方法:采用51%多菌灵1 000倍液对铁皮石斛进行喷施,一般情况下,喷施1~2次基本上能防治。炭疽病主要危害在于叶片以及肉质茎,叶片初发病时,呈黑色,后期慢慢使整片叶枯焦和脱落,最后导致作物死亡;其相应的防治方法:初期病害时,可采用剪枝的方式将其去掉,也可以采用1∶1∶200倍波尔多液对作物进行喷雾防治。

4 采收

铁皮石斛采收的最佳时间大约在种植后2~3a,最合适的采收时间在第3 a。一般情况下,采收采用原则是以“去三留二”,即铁皮石斛在3 a或3a以上的茎干对其进行采收,3 a以下的茎干对其预留,以供后期繁殖生长。应在收获后,注意及时喷洒保护性杀菌剂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铁皮石斛种植的管理技术(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技术要点)(2)

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技术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