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华的微信签名是“寻儿杜后琪:生命不息,寻儿不止!”过去的12年里,寻找丢失的儿子,占据了杜小华生命的绝大部分。

打开杜小华的抖音账号,账号名同样是“寻儿杜后琪”。浏览600多个短视频,其中只有极少部分是分享日常琐屑,大部分都是记录自己寻找儿子的历程,但其中也有相当部分短视频内容是转发寻子打拐信息、参加各种寻亲活动。

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是什么歌(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1)

在12年的漫长寻子路上,杜小华不仅是寻找孩子的家长,同时也成为一名奔走各地的寻人志愿者。这些年,他参与了众多寻亲活动,帮助一个个丢失的“宝贝回家”的同时,也让这些破碎的家庭重新得到圆满。

2月13日,在吉林通化拜访了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后,杜小华又赶到北京。2月15日,他作为志愿者代表,出现在抖音公益举办的“抖音寻人助力2万家庭团圆”沟通会上。

寻儿12年

今年48岁的杜小华,是江西上饶人,也是个从十几岁就入行当学徒的木匠。2008年,杜小华带着妻子金娜娜和儿子杜后琪到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顶独龙贵村南村的木器橱柜厂打工,那年,杜后琪3岁。

到了2011年3月,杜小华把已经6岁的儿子送到当地一家幼儿园上学前班。3月6日,农历二月二,是个周末,杜小华本打算晚上不加班,和工友一起到街上的澡堂洗澡,顺便买点日用品。儿子知道后,开心极了,一直盼着晚上跟爸爸一起去逛街。二月二龙抬头,包头二月二的街头跟春节一样热闹。

晚上吃完饭,杜小华从东厂区到西厂区找工友。过了一会儿,晚上7点20分左右,杜后琪也跟了来,问爸爸什么时候去逛街。杜小华跟儿子说,晚上风大天冷,加上厂里的车都不在,就不去街上了。

得知不去街上之后,小家伙就转身走了,因为妈妈嘱咐过他,“如果爸爸说不去就赶紧回来,我在家里烧点水,给你洗洗澡,明天好早点上学”。

也是在这时,杜小华接了个电话,所以才没有和儿子一起往回走。从西厂区到东厂区,只隔了一条七八米长的过道,谁也不会想到,这么短的距离也会出事。没有和儿子一起回家,成了杜小华最懊悔的事。

又过了一会,妻子急匆匆地跑来问杜小华有没有看到儿子,杜小华这才知道儿子根本就没有回家。

儿子丢了。

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是什么歌(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2)

杜小华一家三口

从那一刻起,杜后琪就再没了音讯。也是从那一刻起,杜小华夫妻俩的天都塌了。

杜后琪丢失后,杜小华的工友、当地村民、村干部全都自发组织起来寻找,连几十米深的井里都钻进去查看。当地警方也进行了大量走访摸排,但一无所获。

得到消息后,杜小华的哥哥杜益华立刻从老家飞到包头,妻子金娜娜的父亲和哥哥也从山东德州赶来,一起四处寻找。但当时,杜小华打工的厂区在城乡结合部,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者,缺少线索和证据,找一个6岁的孩子,无异于大海捞针。

慢慢地,其他人的生活恢复了平静,但杜小华夫妻俩的日子却再也回不到从前。过去的12年里,杜小华一直奔走在寻找儿子杜后琪的路上,一直没有停过。

这些年,杜小华已经记不清自己究竟去过多少地方,跑了多少路。一辆贴满儿子基本信息和照片的SUV汽车,刚买两年就跑了20多万公里。

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是什么歌(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3)

他也记不清自己收到过多少真真假假的线索,也不记得自己上过多少次当。儿子丢失的第一年,杜小华就“跟精神病人一样”,看谁都像人贩子,成宿睡不着。只要有线索,哪怕是骗子,自己也不漏掉一个。

但一次次的希望,最终都以失望告终。

下一个就是

杜后琪是儿子的学名,杜小华还给儿子起了个小名,叫“小米奇”。他希望儿子能像米老鼠一样,蹦蹦跳跳,健康活泼。

在杜小华记忆中的小米奇,性格外向,调皮可爱。小米奇的鼻梁正中间有个不是很明显的疤,是他在和小朋友打闹时,不小心碰到机器留下的。杜小华觉得,这个疤可能会一直留在儿子的鼻梁上。

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是什么歌(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4)

丢失前的小米奇

“我叫杜小华,我的儿子叫杜后琪,乳名小米奇,2011年3月6日晚上7点半左右,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一机厂后顶独龙贵村南村的木器橱柜厂门前离奇失踪,小米奇失踪时身高1.18米左右,体型偏瘦,脸型稍长,双眼皮,眼睛略小,淡淡的眉毛,睫毛特别长,鼻梁上有一块旧伤疤……”

这段话,在被杜小华重复了无数次后,已经可以一字不差地背出。

同样是这段话,曾经出现在2014年上映的电影《亲爱的》片尾中。这部打拐主题的影片,曾经令无数观众潸然泪下,同时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寻亲家庭的痛苦和辛酸。

杜小华就是影片中四个寻子家庭的原型之一。

杜小华能参与这部电影的制作,多亏了另一个寻子家长孙海洋,因为相同的遭遇和同一个目的,他们两个已经认识12年。

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是什么歌(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5)

孙海洋和杜小华一对难兄难弟

自从相识后,杜小华就跟着孙海洋学习找孩子和打拐的技巧;后来还一起行动,从摆地摊开始。两人开通了微博,还和其他的寻子家长建了互助群,共享线索。2021年12月初,孙海洋找回了失散14年的儿子孙卓,此事曾经引发全国关注。

2013年5月,影片《亲爱的》演职人员锁定后,孙海洋给杜小华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丰富故事细节。后来,影片中出现的一帮不明情况的村民追着找孩子的父母打,以及给刚出生的女儿上户口时因需要给丢失的儿子注销户口而与工作人员争执等重头戏,都是改编自杜小华的真实经历。

这些年,杜小华的脸庞从清秀瘦削变得略带沧桑,为了寻找小米奇,他已经付出了所有。但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小米奇的消息。

看到熟识的寻亲家长终于找到了孩子,杜小华的心里五味杂陈,他为他们的失而复得而欣喜,也为自己的苦寻无果而失落。这时候,会有人安慰他,“下一个就是,下一个就是”。

杜小华自己也希望如此。

从寻子家长到寻亲志愿者

仔细观看杜小华的抖音账号会发现,有95%以上的视频,都是2021年12月7日之后发布的。因为那天,是孙海洋找到儿子孙卓的日子。

2021年12月7日一早,得知孙海洋将带孙卓回湖北监利的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杜小华立刻从江西玉山的家里出发,开车8个小时赶了过去。不管谁找到孩子,其他人都要去庆贺,是寻子群体的共同约定。

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是什么歌(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6)

杜小华(左一)和孙海洋、孙卓父子

在湖北,面对众多媒体的镜头,杜小华再一次讲述了小米奇的基本情况,并向人贩子喊话:“主动告诉我们孩子的信息,我们可以既往不咎。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等到警察站在你面前的时候,再来跟我们谈人性,这个我们没有理由选择原谅。”

杜小华把这段视频发到了抖音上,立刻引起许多网友关注和评论,那几天,杜小华发的每一条短视频,都是如此。

“我是做木匠出身,对这些很不在行。那天晚上发了抖音后,猛地一下很多人来关注,也有很多人给我提供线索,这些线索有准确的,也有不准确的。但对一个寻子家长来说,只要有线索就有希望。”杜小华说,从那之后,他就开始通过抖音平台发布视频作品,以此获取更多线索。

实际上,在杜小华和其他家长寻子的过程中,社交媒体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使得他们的声音得以更广泛的传播。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声渠道。

抖音平台官方也早已注意到平台的这一价值。2016年2月,字节跳动启动了公益寻人项目——抖音寻人(原名头条寻人),核心原理是基于地理位置精准弹窗技术做寻人资讯分发,帮助各类失散家庭寻找走失者。截至2023年2月,抖音寻人寻回总人数已超过20000人,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益寻人平台之一。

这一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离不开众多寻人志愿者的默默付出,杜小华也是志愿者之一。2月15日的“抖音寻人助力2万家庭团圆”沟通会上,杜小华分享了他作为志愿者接力赛的起点。“我是一位抖音寻人的寻亲志愿者,更是一位寻子家长。我已经苦苦寻找了我的小米奇12年,从刚开始漫无目的地满世界乱跑,到今天能通过网络,通过抖音平台来扩散我们的寻亲信息,让我们能把信息扩散得更广更远,让更多的人看到……”

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是什么歌(亲爱的唯一仍在寻子的父亲杜小华)(7)

“人海茫茫,都来帮忙。”7年来,抖音寻人项目每一次寻回走失者,都得益于社会各界资源的高效连接。公安部门、救助站、公益组织、志愿者、全国各地热心网友……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平台希望,以科技之力激发善意,发动“所有人帮助所有人”,助力更多走失者回家。

“有些人给我提供线索时也表示过,说他知道的这个孩子跟小米奇不相符,感觉不该提供给我,但我跟他说,不管是什么线索,只要是孩子户籍状态不正常的,我都会关注。”杜小华说,在寻找孩子过程中,自己作为寻子家长,最清楚“难友们”的煎熬,“我们本身就已经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小群体”。

所以,杜小华不会浪费任何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当收集到线索后,杜小华会与其他志愿者一起进行甄别,会把有价值的线索提供给当地公安机关。但也有一些线索,“自己不清楚,又很放不下”,就要自己跑到当地核实。

久而久之,在外面四处奔走找孩子,就成了他的一种生活状态,只不过,寻找的孩子,既是小米奇,也是所有被拐卖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