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罗纳尔多,是一个努嘴的表情。由这个表情,产生了一个联想,想到“猪”这个字。生活中,努嘴,嘟嘴,往往让人有这样的联想。原因无非是,猪的嘴巴是朝前突出的。那么“猪”这个字,与“者”字有何关系,为何将“者”作为其构字的一部分呢?我们先谈另一个字。
苏东坡有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写的。密州,是现在的山东诸城。诸城在汉代称东武,隋朝改为诸城,因为在其西南三十里,原有一个汉代所置的诸县。
夏时,徐州一带,有一个古彭国。彭国后来分为三个国,其中一个叫诸稽国。到了商代,商王武丁把这几个国都灭了。诸稽国的一部分遗族,向北逃到诸县这一带定居下来,逐渐弄出一个诸国,诸国于春秋时期被吞并。汉代在这个地方置县,就沿称为诸县。
那么,诸稽国,为何以“诸”这个字为国名?诸,跟“者”字又有何关系,“者”到底是什么意思?
“者”字,其原始字形,是上面像一个树杈杈,周围有很多点,树杈杈下面一开始是火的象形,后来演化为一个方圈,像“口”的形状,后来又在“口”里面加一横,成了“曰”这个形。
“者”字,其本意,现在没有定论,存在各种说法。举一个例子,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字的本义,是在生篝火,树杈杈周围的几个点,是四溅的火星。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今天,对“者”的本意,提一个自己的看法。在那么远古的时代,以某个字做国名,这个字,一定意义特别重大。在那个时代,重大的事件,往往与祭祀活动有关,或者与特别的仪式有关。
想象一下,那个树杈杈,也许不是树杈杈,而是由若干“刀”字形组成,那几个点,不是四溅的火星,而是下滴的血滴。开始,是滴在下面生的一团火上,后来,是滴在由“口”这个字形代表的容器内。
那么,“者”字,所描绘的,是一场庄重的仪式。参与者纷纷上前,用刀划开自己某个部位,将血滴在同一处。这样一个仪式,令人想到“歃血为盟”这个成语,恐怕就是这个远古仪式的传承。大家通过将自己的血滴在一处,达成一个誓约,或者通过一项决定。有些国家,议会制,大家坐在一块儿,一个事项,大多数举手,就表决通过。两者不之处,一个是举手,一个是放血。两者相同之处,都是表决国家大事。
进一步分析,“者”字,本意就是,拔刀放血的仪式。旁边加一个言字旁,就是“诸”字,表达的意象就是,一边在拔刀放血,一边在大声宣读,就像报幕一样,下面由某某来放血,但可能报起来是这样的:某某者,某某者。一听这个者字,就知道,轮到自己上去放血了。一边报,还一边宣读这个仪式所证的誓约,这个仪式挺热闹。诸稽国,率先弄出来这么一个新事物,但凡决定国家重大问题,就举行这样一个仪式。既与众不同,又意义重大,所以采用“诸”这个字用作国名。
“者”字这个意象,在长期使用中不断引申演化。者,是由每一个首领分别完成的仪式,由此引申为个别的意思,比如作者、读者、孙行者,这里的者字,就是不同行当的人,就有个别的意思。比如“都”字,由各别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就有了所有的意思。比如“绪”字,本意是线头,也印证了“者”字所含的个别的意思,线头子,是一个一个的,从一团乱麻中,要一个一个提出来。再比如“诸”字,一个完整的仪式下来,在场的每一位首领都上来放过血了,就引申为大家,众人的意思。
我们再看“者”的另一个引申义,每一位首领上前完成仪式,要走上前来,走到中间放血的地方来,这个行为就引申为突出的意思。个别,其实也暗含突出的意思,之所以有别,是因为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当然就是突出之处。再进一步,就引申为突出部,这样,“者”又有突出的含义。
猪,鼻吻突出,而且走起来,低着头,鼻吻朝前一拱一拱,整个走姿,就是一个不断向前突的意象。古人造字,抓住了猪这个鲜明的特点,于是将“者”字赋予这个动物,神来之笔,千古不易。怪不得,苍颉造字而鬼神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