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为什么家长自以为是的学习计划)(1)

文 | 刘海兰 编辑 | 金雀儿

来源 | 布谷听听

“这孩子刚上了几天学呀,我这嘴皮子就已经起了仨泡了,上火呀!眼瞅着给他做的计划又要泡汤了!这可咋办呀!急死人了!”

作为家长,是应该就此罢手让那些给孩子定下的新学期目标都变成梦一场?还是就此力挽狂澜,及时修改那些注定要实现不了的计划?

没开始时,我们总觉得新的学期肯定是新的开始,但一旦真的开始了,就发现原来惯性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破坏力是那么的强,所有以为新学期可以有的新开始都不过是家长的“以为”,孩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这可急坏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其实,将惯性看作破坏力是十分荒唐的,很多目标和计划之所以完不成,是因为我们在指导孩子制订目标和计划之前没有把握住关乎计划能否得到切实执行的关键原则。

那么,现在就跟随我们一起来审视一下,您给孩子制订的计划是否符合了以下几条关键性原则:

原则1

有考虑到孩子的作息时间吗?

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为什么家长自以为是的学习计划)(2)

“早上5点半起床背单词……晚上8点开始写日记……”某家长为了帮助孩子提升英语成绩,认为早晨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所以让孩子制订出了早上5点半起床背单词的计划;又为了帮孩子提升写作能力,所以让孩子制订了每天晚上8点开始写日记的计划。

但实际情况却是:

孩子家住的距离学校很远,每天晚上7点多才能到家,8点多作业还没写完呢,根本不可能开始写日记。这样,日记的计划就一天拖一天,最终泡了汤。

因为孩子已经到了小学六年级,作业特别多,每天都要写到晚上十点多,睡得晚,早晨自然也就不可能早起,好不容易被闹钟叫醒了,迷迷糊糊自己拿着单词书背了几个词就又睡过去了。这样几天下来,早上5点半起床背单词的计划也泡汤了。

普天之下,没有谁会比亲爹亲妈对自己的孩子更怀抱有殷切的期望,在指导孩子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方面,“想让孩子一口吃成个胖子”是很多亲爹亲妈的普遍心理。

制订目标时总觉得自己家孩子可以做到更好,做计划时,总觉得自己家孩子还可以做到更多。

但在监督计划实行时,一遇到实际困难就又开始心疼孩子……

或者让自己在矛盾的思想中挣扎:“这个阶段到底是应该重点培养他养成不怕困难的学习习惯,还是应该以让他健康地成长为主呢?如果因为每天睡眠不足耽误了长身体可咋办呀……”

实践证明,那些没按自家孩子作息时间为孩子量身定制的目标和计划都会很快“被打脸”。

原则2

有考虑到孩子的做事习性吗?

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为什么家长自以为是的学习计划)(3)

有些孩子性子急,想玩就得很快能让他玩上,不然他心里会一直长草,学什么都学不进去;有的孩子性子慢,做什么都慢条斯理,对自己很有要求,被子要叠成豆腐块,收拾个书桌就一定要把书本都摆整齐,你让他快点他就是快不起来,你自己急死了也没用!

但有很多家长在指导孩子制订目标和计划时,一心想着只要按照成人的做事效率,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孩子也就自然能像成人一样执行得井然有序,其实则不然。

比如,对于贪玩、性子又急的孩子来说,你让他在放学后先玩一会再写作业,就要比让他先写作业之后再玩效果好得多,为什么?

因为孩子也知道,如果作业写不完就没有玩的时间了,那么作业就飞快地写起来吧,如果家长对作业没有检查或监督,作业的质量自然也就不会太高了。

对于慢性子的孩子来说,每一件事他都必须要做得有头有尾,他自己心里才安心。

如果你把他放学后的时间分割成很多小块,把很多项任务都挤在一块时间里让他完成的话,他自然也会很抗拒,往往是明明计划写了五件事,结果到临睡觉之前他就只完成了一件。

原则3

有兼顾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吗?

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为什么家长自以为是的学习计划)(4)

有些家长在指导孩子做计划时,把课余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实际上,周一晚上孩子值日,本来就要晚回来一小时,到家写完作业也基本就要睡觉了;学校老师本来就让孩子每周二写一篇英文日记,家里再让写一篇,孩子觉得词穷根本没啥可写的……

为了让计划更切实可行,在指导孩子做计划时,家长一定要把握兼顾孩子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原则。

原则4

有兼顾孩子的课内作业和课外爱好吗?

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为什么家长自以为是的学习计划)(5)

“每周去上三次钢琴课、两次舞蹈课”为了提升孩子的气质,某家长把孩子的课余时间排满了艺术课,但没想到的是,孩子每天晚上连老师留的课内作业都做不完,上完钢琴和舞蹈课,晚上回家还要熬夜写作业,写不完,就第二天早晨到学校抄同学的作业。

而另一位家长,一直觉得只有学习才是正经事,尽管孩子再三申请想报一个学校的围棋兴趣班,家长一直都不同意,导致孩子每次做作业都很草率地“对付”完,然后在小纸片上偷着画格子玩围棋。

我们帮孩子制订计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但如果不在制订计划时兼顾孩子的课内作业和课外爱好,其最终结果往往都会事与愿违。

五、如何才能将计划修改得更切实可行呢?

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为什么家长自以为是的学习计划)(6)

1修订合理的目标

很多家长或孩子会把期中、期末考多少分作为新学期的目标,其实,这样做有诸多不可取之处:

那么,如果我们不把考试分数作为目标,又将什么作为孩子们的学习目标会更合理呢?

我们首先应让孩子明白:学习知识是为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我们学习语文生字、词,是为了能够阅读和理解文章;我们学习数学公式是为了能够运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

那么,基于以上观念,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每学期的目标焦点集中在: “我要学会哪些知识,从而获得哪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然后针对每一门学科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目标规划。

比如:

如果在制订目标时,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应用出发,让学习知识与获得能力紧密关联起来,就会调动起孩子真正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利于孩子积极主动去实施计划和完成目标。

2修订大目标下的分阶段小目标

当孩子将新学期每门功课的大目标确立之后,就让孩子在每个大目标下,都分出1234几个不同的小目标,小目标可以按照目标任务本身内容的实施步骤来分解。

比如:语文的目标是要学会新一册语文书中的所有生、字词,那么可以分为第一步学会多少,第二步学会多少,然后在每一步后面标出完成的时间。

也可以按照时间进度来做小目标,比如每天完成多少、每周完成多少等等。

3激励和鼓励措施

给每个小目标配以科学可行的具体的实现方法,并标注出目标管理方法,激励和鼓励措施。

孩子写完目标之后,一定要做出一个表格,在大目标和分目标之后,必须标出完成时间、实施方法,完成标准,目标监控人等等。

比如:

语文学科

学科大目标:要学会新一册语文书中的所有生、字词,获得更流利地阅读我喜欢的课内外文章的能力,并争取做到在期中、期末考试时,生字、词方面不丢分。

分目标:

1. 每天完成当天学的课程进度中的所有的生、字词。

2. 每周把当周学习的所有生、字词。

实施方法:每天复习后自测,每周末家长抽查检测。

完成标准:能流利地阅读课文和课外练习册上的阅读题,自测和家长抽查检测时不出错。

目标监控人:孩子本人 家长***

奖励措施:为了激励孩子更好地完成目标,最好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设立一些激励措施,比如:完成当天目标奖励:在当天目标进度表中盖章一朵小红花;完成当周目标奖励:周末可以多玩十五分钟游戏。

新学期计划没能得到孩子的执行,跟孩子本身的思想状态也有很大关系,很多孩子对于做计划这件事本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知,要想让计划变得真正可行,还要从纠正孩子对计划的错误认知开始:

六、纠正孩子对于学期计划的2种错误认识

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为什么家长自以为是的学习计划)(7)

1计划赶不上变化,做计划也是白做

不少孩子曾遇到过生活中发生临时变化计划未能实施的情况,所以就很抵触做计划,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做计划也是白做”。

遇到孩子有这样的抵触心理,家长就要及时帮孩子做好心理疏导,让孩子明白“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遇到变化,随时调整计划是正确的态度,但如果根本不做计划,那么就会变得随波逐流,久而久之最终失去把握人生的主动权。

2计划就是一张墙上的纸,不执行也无所谓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制订目标和计划的能力,也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心底里激发出想要实现目标的强烈愿望,让孩子真正根据自己的内心愿望,作出符合自己真实情况的新学期目标和规划非常重要。

家长的参与只是为了帮助孩子考虑到更多孩子容易遗漏的要素,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和计划可实行性也就会非常高。

运筹帷幄之中,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著名经济学家戴尔·麦康吉曾说:“计划的制订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

对孩子来说,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制订出相应的实施计划意味着孩子正在逐渐具有规划和把握自己的学习、生活,甚至整个人生之路的能力。

来吧,现在修订,还来得及!

家长给孩子的学习经验和建议(为什么家长自以为是的学习计划)(8)

撰稿人:刘海兰

作家、编剧,《奢侈品》《爱丽》《健康与美容》《ZL》杂志、全球奢侈品中文网等媒体及公众号《品味美好时光》(GOOD200288)主编。曾出版图书《从草根到精英》《传统无处不在——设计师访谈录》《空间创意集锦》等。编剧作品包括电视连续剧《都是金钱惹的祸》《相信你就像相信我自己》《风起科尔沁》,30集动画片《星星眨眼的王国》、6集动画片《我是中国人》等。其女儿德明明小朋友:曾获得作文奖项包括:在第十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2015年寒假征文中荣获二等奖;在北京市海淀区2016年寒假中小学网络心理征文中荣获三等奖;在北京市“传家风 共成长”主题征文中,作品被选为优秀家风故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