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经典诗锦瑟(抽丝剥茧析锦瑟)(1)

锦瑟—— 李商隐(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这首《锦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然而它号称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所谓难讲是指你很难界定诗的对象到底是谁?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换而言之就是各有各的读后感,但就诗文本身而言,意思上的理解并不难。

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就是“莫名其妙”、“无缘无故”的意思, 有人就觉得因为“瑟”是二十五弦,这五十是指李商隐的年纪,而且正值他妻子王氏去世,故有“断弦”之意。仅从第一句就这么判断此诗是纪念亡妻,多少有点武断。我之前在《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为何是绿色?》一文中就写过最早的“瑟”就是五十弦,之后变成了二十五弦和十六弦。至于“瑟”为何最早是“五十弦”?那李商隐和我都没研究过,所以“无端”就是“没来由”。结合后面那句“一弦一柱思华年”,借由瑟的“弦数”暗喻自己“不知不觉”已年岁五十,而怀念以前青春岁月的联想是合理的。那为什么我不赞同是怀念“亡妻”呢?

因为最后两句的前一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句非常关键,一定要解释到位。“此情可待”是“此情可以等待或期待”的意思,也就是说“还没到成追忆的时候”!若是悼念亡妻,那么“此情已然成追忆”(追忆的对象一定是死了的,一如“追思”、“追悼”)。此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可待此情成追忆”,不过出于要和最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平仄对应才进行了变更。所以这首诗“悼念亡妻”的说法基本可以排除了。那么对象究竟是谁呢?

从诗中看“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当时”对应的无疑就是“华年”,“华年”就是“花年”,即青春如花的年纪,既然已经排除了李商隐的妻子,那必然要从他之前的“情史”里去找一下了。

李商隐的初恋是一个叫做柳枝的美貌少女。柳枝是一个商人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吟诗作对。偶然一次机缘读到了李商隐的诗。于是拜托友人为她和李商隐牵线搭桥,寻找机会想要见上一面。李商隐立刻答应了下来,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辜负了佳人之约。可惜等到李商隐终于腾出时间来找柳枝的时候,却得知了柳枝已经嫁人的消息。原来就在李商隐失约之后不久,柳枝家乡一个有权势的大官看上了柳枝,强行将她纳为侍妾。就这样两人自此失去了可能。李商隐则写出了《柳枝五首》这组诗来纪念这段夭折的感情。

后来李商隐来到玉阳山学习道术。玉阳山上并不仅有李商隐修行的那一座道观,另外一峰上还有一座灵都观,观中有一个公主在此修行,李商隐在此期间与公主的贴身女官宋华阳相识相恋,最终被公主发觉了端倪。宋华阳本是出宫追随公主修行的,与李商隐产生纠葛是违背宫规的。因此公主立刻命人将宋华阳送回了宫中,而李商隐就此失去了宋华阳的消息。总之,李商隐跟柳枝和宋华阳的感情都是爱而不得。

在揭晓《锦瑟》最可能写给谁之前,我们再来琢磨一下中间四句。第三、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前一句的典故是“庄周梦蝶”:庄周在梦中幻化为蝴蝶,在天地间遨游,逍遥自在,不知何为庄周。忽然醒来,发觉自己仍是庄周。典出《庄子·齐物论》,后以此比喻人生变幻无常。这句诗加了个“迷”字,结合后面那句有关“望帝托杜鹃”的典故,显然是“迷恋”的意思。那么后面那句的典故又具体指什么事呢?这件事居然有三种传说:

第一种传说:古蜀国的国王号望帝。望帝当国王的时候,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教导老百姓怎样种植庄稼,叮嘱人民要遵循农时,搞好生产。他生前爱护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就飞到田间一声声地鸣叫。

第二种传说:望帝在家和鳖灵的妻子私通。鳖灵治水成功回家后,望帝感到对不起鳖灵,心中非常惭愧,才跑到深山里去隐居。后来死了,灵魂就化做杜鹃鸟。(注:楚国人鳖灵落水被救,后受望帝的委任,担任治理洪水的任务。)

第三种传说:望帝把帝位让给鳖灵,自己隐居在西山。而鳖灵却趁机占有了望帝的妻子。望帝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十分痛苦。但鳖灵大权在手,望帝对付不过他,无可奈何,只有一天到头悲愤、哀泣而已。后来,杜宇临死时,嘱咐西山的杜鹃说:杜鹃鸟,你叫吧,把我的心情,叫给人民听吧。从此,杜鹃就飞在蜀国境内,日夜哀鸣,直到它的口中流血。

现在要来做选择题,《锦瑟》是首情诗比较明显,第一种“爱国爱民”的传说就不靠谱了。第二、三种都和“情”有关,李商隐怀念的“初恋”柳枝是嫁给了别人作为“侍妾”的。无论李商隐认为本该成为自己妻子的“柳枝”被他人“霸占”,还是他在“柳枝”已为人妾时又偷偷私会过,希望自己能像望帝化身杜鹃那样寄托自己“相思”之情就合乎情理了。各位结合上述李商隐与“柳枝”的初恋及之后再见已为他人侍妾后的懊恼,细品以下三首《无题》,是否就是写给“柳枝”的呢?

八岁偷照镜,

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

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

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

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

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

偷看吴王苑内花。

“望帝春心托杜鹃”思念的是初恋“柳枝”,那么“庄生晓梦迷蝴蝶”迷的又是谁呢?庄子是“道家”,“道教”则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这要不是对应同在玉阳山修道的“宋华阳”,还有谁是更佳人选?除了我之前就分析过的《蓬山此去无多路是指“无路可通”?——苏老师诗词新解》一文中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从李商隐与宋华阳之间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及诗句里的同样字眼,各位再细品,以下这几首《无题》是否也是写给宋华阳的呢?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重帏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凤尾香罗薄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

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

何处西南任好风。

接着我们来分析最难解读的第五、六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之所以这两句难解,是因为许多研究者犯了“惯性思维”的毛病。三、四句确实有典故,人名就说明了一切。但五、六句只是地名,就未必要去强行寻典了,而“强行寻典”的结果必然造成在意思上的“尬联”!整首诗的紧密联系就是被这种惯性思维给带跑偏了,从而造成了莫衷一是、五花八门的解释。

第三、四句的主角庄周和望帝都是男性,李商隐自然在暗喻自己。从文法上讲第五、六句是不是就该暗喻相恋的女子了?难道珍珠和美玉不是用来形容美女的吗?“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惹相思之外还代表晚上,珍珠自然是“海产品”,“沧海之珠”其实就是“沧海之遗珠”,暗喻错失美好感情的女子在夜里流泪。(重点提示:李商隐错失的难道不是“柳枝”姑娘?)“蓝田日暖玉生烟”,“日暖”是指太阳光热还代表白天,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其实是指山峰。同样道理,此处的玉自然是指藏在蓝田县的“山中之玉”,阳光照射之下,山中雾气蒸腾之象。(重点提示:李商隐与宋华阳两人修道的地方叫“玉阳山”:有“玉”又有“阳”,这句难道还不是指“宋华阳”?)这又是在暗喻什么呢?前面是“遗珠之泪”,这里就是“藏玉之怨”。上句的“泪”自然就是眼泪,代表伤心之情。下句的“烟”是一种“气”,对应什么情绪呢?当然就是生气、怨恨的情绪,“七窍生烟”就是形容生气的,(传说宋华阳和李商隐因为这段情都有了孩子)。白天怨恨、夜里流泪,不就是在暗喻这两位女子对李商隐的朝思暮想、爱而不得的哀怨吗?

最后再来谈“惘然”一词,“惘然”的基本意思是:失意的样子或心情迷茫的样子,后来又有“迷糊不清”的意思。对于或许已经年逾五十的李商隐而言,几十年前的两段“失意爱情”,在恋爱结果上是不愿意“回忆”的,但恋爱过程却是值得“追忆”的。如果你把“只是当时已惘然”解读成:因年老记忆力衰退导致“对”当时恋爱过程的记忆迷糊不清,当然也可。但我更愿意解读成:此情将来可以追忆,只可惜当时已让我失意和迷茫!写了那么多刻骨铭心的诗来记录两段恋情的李商隐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就忘记呢?因自己的亡妻而伤情,继而怀念起自己以前的情人,对于多情的李商隐而言,再正常不过了。

《锦瑟》这首诗从文理的连贯性来讲,应该是李商隐年老丧妻后回忆自己青春年华时的两段恋情。庄周和望帝形容男主感情的“一场空”(失落),“沧海之遗珠”、“蓝田之藏玉”形容女主感情的“伤与恨”。从结构上讲:第一、二句写自己年事已高,开始回忆青春期两段恋情的女主角。第三、四句暗喻自己如今的失落之情;五、六句形容对方的哀怨之意。最后两句总结感慨,这两段感情值得回忆,但可惜当时的结果都很不美好!一段是无缘错失,一段则是有缘无份.....

《锦瑟》之迷经我这么一分析,算不算解开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