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可不知的十条原则(论语关键字第二十三讲)(1)

《论语关键字》第二十三讲:无欲则刚

23.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关键字:欲;刚

解读: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真正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这个人就很刚强。”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重,怎么能够做到刚强呢?”

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孔子对自己的弟子的优缺点非常了解。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不可能真正做到刚强不移。

什么叫做“刚”呢?

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是做不到刚强的。那么看来,刚与欲是相对立的。一个人欲望太多,就不会真正的刚强起来。

从为人处世来讲,因为欲望多,想要获取的多,向别人索取的也就多。对别人索取的多,那么你自身就要付出的更多。

老子曰: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意思是说,如果你想要从别人那里得到利益,就得事先给予对方一定的好处。

舍得,先舍后得。就好比做生意,你一分钱的本钱都不想出,哪里能赚到钱呢?

你索取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有时,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还包括名誉、贞操、信义、人格、亲情等等。

比如你是国内的首富,你获得了地位和金钱,但你为了维护既有的地位和金钱,就必须牺牲家庭和亲情,每日奔波,不得停息,过着“丧家式的生活”。有的人甚至透支生命,未老先衰。譬如李连杰,年仅半百,已然垂垂老矣,行将就木。这都是年轻时为了拍戏,受伤过多,身体透支严重,以至于积劳成疾,积重难返了。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失去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论语不可不知的十条原则(论语关键字第二十三讲)(2)

此为天道!

欲望多的人,必然要与社会委曲求全,虚与委蛇。过于刚强,宁折不弯,必然会碰的头破血流。人要立身,必先弯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人前显贵者,必然身后遭罪,伤痕累累。

这样,你还“刚”得起来吗?

相反而言,有人偏要宁折不弯,珍惜自己的羽毛,不肯沾染半点儿污秽。如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终身诗酒自娱,一生落魄,却顾全了名誉与节操,虽然坎坷一生,但心中无伤。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也是一种潇洒。

譬如吃自助餐,吃饱即可,多吃伤胃。

只取所需,不计其余。坦坦荡荡,心中得安。

如此,方可刚强直立,无誉无疚,神清气朗,神鬼莫犯。

论语不可不知的十条原则(论语关键字第二十三讲)(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