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有一个人,他已90高龄,可依然有许多的双峰人还惦记着他,津津乐道地传诵着他。因为,他是真正的双峰好声音!他用他的交安思想和绝妙的语言组织能力,影响双峰几代人,造福双峰几代人!他是交安宣讲的开山鼻祖、泰山北斗,他曾多次获全省交通系统个人先进荣誉称号,听过他交安宣传的人没有人不说他的好!

他就是双峰县交通局退休老干部、我县著名的交安宣讲大师——贺沧洲老师!他是双峰县交安宣传史上无法逾越的丰碑,他的交安宣讲事迹值得所有人铭记!他所创造的脍炙人口的交安宣传顺口溜出口成章、雅俗共赏,让人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肖银锄(双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交通安全领域知名宣讲人)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1)

年轻时的贺沧洲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2)

年轻时的贺沧洲

父亲的“顺口溜”

文|贺箭 贺耿

父亲贺沧洲,又名仓州,1930年出生,今年九十岁啦!

父亲1950年参加工作,是一名教师,1956年开始,先后在县航运安全管理站、县交通局从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直至1992年退休,父亲热爱本职工作,擅长即兴用“顺口溜”方式进行宣讲,他创作的“顺口溜”传遍了双峰县和娄底地区的城镇乡村,听过他宣讲交通安全的驾驶员、中小学生、群众,不可胜数,有人评价说:“贺老师的安全宣讲是‘双峰一绝’,影响了几代人,不但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父亲创作的顺口溜很多,今摘录一部分如下:

要想富,防事故;

要想甜,抓安全。

何谓安全?

车不掉漆、人不去皮。

单车冒骑熟,屁股这古纠;

刹车又不好,骑在路上跑;

这里碰那里倒,交通事故就上升了。

单车没骑熟,屁股只管扭;

自己骑不稳,还要搭别人;

一声哎呀祸降临,压坏车子伤骨盆;

买不到,配不成,治好还有后遗症;

因此奉劝同志们,骑车千万莫搭人。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3)

贺沧洲的笔记本扉页

只顾车快,

忽视路滑;

车快路滑出事快;

应得惩罚不要怪。

贺子杰,车子新,多种规费一次清;

善于经营安全好,银行存款丁管丁;

十分把握七分开,留下三分防意外;

走千趟,跑万趟,中速行车不能忘;

车进城,慢慢行,繁华地段多小心;

前面有车我不追,后面来车我先让;

遇有障碍我减速,过桥拐弯我不抢。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4)

贺沧洲的交通安全笔记

父亲心地善良、儒雅平和、豁达乐观,善于观察、提炼、总结,语言天赋上乘,声音清亮,腔调悦耳动听,表达精准、朴素、生动、好懂,极具亲和力。故赢得了很多听众的喜爱。

八十年代,为了修建公路,需要沿线群众义务派工参与修路,当时杏子铺镇溪口的老百姓不愿意搞义务劳动,修路进度缓慢,对此县政府出动宣传车,由父亲主讲,到溪口石笏现场进行宣传,以统一思想,提高认知,他在现场看到一个农妇,自家杀了猪之后,因没有公路,只能用萝筐挑着到市场上去卖,父亲以此开讲:

溪口妇女胆子小,猪喂壮了不得了;

交通不便路不好,杀了壮猪担起走。

这四句话使群众感同身受,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5)

1996年县政府要宣传新颁布的《矿产资源法》,明天要上路宣讲,当天晚上法制办主任才送来一本厚厚的《矿产资源法》的书,父亲问他怎么讲?主任回答说:他对此《法》也不太熟悉,请父亲去看着办。父亲连夜翻阅了解《矿产资源法》,第二天父亲重点讲了四句话:

《矿产资源法》,不准乱采乱挖;

未经批准乱挖,就是犯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效果极好。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6)

八十年代,公路沿线群众经常会在马路上堆砂子、红砖、煤炭、晒谷、摆摊……需经常出动宣传车和工作人员去“扫路障”,当第一次有铲车参与清扫路障时,父亲如此说:

铁老虎,真威武!

铲得石头铲得土;

颈壳一“厅”,铲进去多深!

十分形象生动,很有震摄力。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7)

四十年前的1979年我们在老家走马街万福村紫荆坪移址新建了一套房子,父亲用十句话作概括:

一栋房子,二万红砖,三千土砖,四十斤猪肉,五吨煤炭,六十根木材,七吨沙子,八十个大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得十莫奈何。

十年前,父亲八十岁时听从了一个擅长中医的朋友的建议,开始练“跪功”,以锻炼下肢膝盖,疗风湿疼痛,他坚持两年之后,效果显著,两个膝盖共跪出四个大大的老茧,像疤:

药不呷,钱不花,

全靠膝头股高头四个疤。

不信邪,不信鬼,

抽出时间地下跪。

在父亲九十大寿生日之际,摘录父亲的一些"顺口溜"与众亲友分享,以回味父亲"顺口溜"的奇妙魅力与良苦用心。

祝福可敬可爱的父亲!

祝福各位亲友!祝您喜乐安康!天天好心情!

整理人:贺箭 贺耿

二零二零年庚子岁五月吉日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8)

贺沧洲退休之后,湖南日报曾经专题报道过他与他的顺口溜。全文如下:

贺沧洲与他的交通安全“顺口溜”

文|申学军

要想富,防事故,

要想甜,抓安全……

在双峰县城乡,凡是与车辆经常打交道的人,都很熟悉这样的“顺口溜”,更熟悉这“顺口溜”的创作者——县交通局干部贺沧洲。

说起贺沧洲编“顺口溜”宣传交通安全的故事,就像公路边上的里程碑,一个接一个。故事的开头,还得从七十年代说起。

双峰县有个梓门桥,横穿双峰全境的320国道从这里通过。这地方弯多路况差,是个事故多发地段。从1969年到1976年7年间,这段10公里国道共计发生事故90余起,死伤99人,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为了抓好全县的交通安全工作,县里组织专门工作组,深入这一路段作调查,摸索防事故规律。当时任县交通安全办副主任的贺沧洲,成了调查成员之一。调查人员一头扎进群众中,请大家查找交通事故多的原因,拿出治理对策。当地老百姓看到政府动了真的,都纷纷发表看法,有的人还把事故原因编成“顺口溜”,唱给工作组的同志听。“顺口溜”唱道:

车多了,路窄了,上路的人多了,开车的太猛了,处理事故票子给多了,各级干部管得太少了。

唱的无心,听者有意。工作组把调查的情况和群众的“顺口溜”打印成小册子,送给县委和县革委的领导们参考。县委李书记当即批示有关部门,治理整顿全县的交通秩序。

这次调查使贺沧洲看到了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来自群众的那几句“顺口溜”是多么惟妙惟肖,即通俗,又深刻,从这以后,他常常把自己抓交通安全碰到的事编成“顺口溜”,记在本子上,一有机会就利用“顺口溜”宣传交通安全。公路边,车站里,叉路口,到处留下贺沧洲不知疲倦的身影;工厂,农村,学校,凡是来请贺沧洲宣讲交通安全的,他总是有请必去,从来不要分文报酬。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9)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建设的大发展,车多路窄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由此引发的车祸事故一年比一年多。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悲剧,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一首首追悔莫及的挽歌,警示着人们: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为了让更多的人从血泪惨剧中吸取教训,贺沧洲决心把那些典型的交通事故编成“顺口溜”,让人们牢牢记住,久久不忘。

单家井乡个体司机孙正章,连最起码的安全行车常识都不懂,驾驶执照也不办,就买来一辆机动三轮车搞客运。他不敢去县城,专跑单家井到青树坪一段路。有一回他装了一车人正在向后倒车掉头,恰好与青树坪方向开来的一辆运煤卡车相撞。事故发生后,贺沧洲与交警一起赶到现场,看了现场的惨状,他即兴编了一段“顺口溜”,念给围观的群众听:

孙正章,想发财,无证开车靠乱来;

满车旅客哈哈笑,开到单家井把头掉;

车子倒开两头翘,忽视后面汽车到,

后面汽车刹不灵,碰到三轮害死人;

一次死伤7个人,倒在地上一大坪;

自己伤了下巴骨,医院缝了七八针;

退财破相不要紧,差点还要判徒刑。

这几句“顺口溜”很快在当地传开,人们你一句我一句,不但孙正章老老实实接受处罚,其他无证开车的司机也感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学习交通法规,迅速去县补办驾驶执照,当地群众称赞贺沧洲:宣传一件事,影响一方人。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10)

洪山殿杨林村农民贺敬安,买了辆车让两个儿子搞运输,大儿子贺洪生取得了实习执照,二儿子贺洪加却无证开车,1992年1月24日,兄弟俩开车运煤途经龙田塘地段,在与手扶拖拉机会车时,柘塘石门村农民王建新骑单车搭着新婚妻子突然横路,贺家兄弟一慌神,造成一死一伤的惨祸。贺沧洲处理完事故,“顺口溜”也脱口而出:

新婚夫妇,厚意深情;欢度蜜月,单车搭人;双方违章,祸不单行;新娘惨死,罪魁是无证开车人。

随着这段“顺口溜”在司机中一传十,十传百,一个血淋淋的教训也深深铭刻在人们心中。

有一段时间,双峰青树坪的客运市场比较饱和,个体车辆为了与湘运公司竞争,乱停乱放挡道口,故意杀价争客源,影响了行车安全,群众意见很大。贺沧洲奉命到青树坪整顿运输秩序。他摸清情况后,很快编了一段“顺口溜”:

个体车辆,乱停乱摆,招揽旅客,大叫大喊;

远近不分,上车一元,刁难“湘运”,企图搞垮;

态度粗暴,你骂我打,群众急呼,要求严管。

“顺口溜”引起了当地政府和交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分线路运营,分地方停车的整顿措施很快出台,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还颁布了运价表,公布于众,违者严加处罚,使这里的运输秩序变得井井有条。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11)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12)

贺沧洲编讲交通安全“顺口溜”,常常喜欢就地取材,用身边的事来教育身边的人。农民逐渐富裕起来后,买自行车的人多了,有的人以为在公路上骑自行车,讲不讲交通规则无所谓,所以常常酿成事故。有一位女青年在公路边上骑自行车搭人,后面汽车一鸣笛,她就慌慌张张乱扭,结果汽车撞上单车,这位女青年撞坏了骨盆,造成终身残废。这事被正在公路上执行任务的贺沧洲看到了,当场就编了一段“顺口溜”:

单车没骑熟,屁股只管扭;

自己骑不稳,还要搭别人;

一声哎呀祸降临,压坏车子伤骨盆;

买不到,配不成,治好还有后遗症;

因此奉劝同志们,骑车千万莫搭人。

沙塘乡农民肖根阳,买了一辆东风车搞长途贩运,却没有及时参加车辆保险。有一次,他不顾连续出车的疲劳,深更半夜开车去广州送猪,在107国道上与郴州棉毛衬厂一辆卡车猛烈碰撞,因油箱着火,两部车子全部烧光,肖根阳当场烧死。后经保险公司认定,肖根阳的车残值不足一千元,损失达20多万。贺沧洲听到这个消息,立马编成一段“顺口溜”:

活的去,死的回;20万去,千元回;冒保险,不能赔,疲劳开车害死人。

短短几句话,易记又上口,很快便成了司机们的口头禅。那些原先没办理车辆及运输货物保险的车主,都自觉去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以防不测,保险公司的同志开玩笑说:“贺沧洲的顺口溜,胜过我们作报告、发红头文件。”

血淋淋的车祸事故,是贺沧洲编“顺口溜”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的素材,那些安全行车的标兵和他们安全行车的经验,更是贺沧洲经常宣传的内容。县轻工局驾驶员刘群庆,安全行车100多万公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出席地县交通安全先进代表会,并在大会上介绍安全行车经验。听了他的介绍,贺沧洲将他的经验编成了一段“顺口溜”:

细心观察儿童们,时刻注意老年人;

准确判断骑车的,同情照顾拖车人;

人多车多多多注意,晴天雨天天天小心!

县建委大车司机郭成桂,安全行车100万公里无事故,是全县数得着的优秀司机之一。贺沧洲感到他的安全行车经验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于是就编成了简单的“顺口溜”,利用一切机会向过往的司机们作宣传。这段“顺口溜”是这样写的:

十分把握七分开,留下三分防意外;

走千趟,跑万趟,中速行车不能忘;

车进城,慢慢行,繁华地区多小心;

前面有车我不追,后面来车我先让;

遇有障碍我减速,过桥拐弯我不抢。

犍为老一辈的顺口溜(9旬老人贺沧洲他的)(13)

三塘铺镇三塘村农民贺子杰,从赶马车,到开拖拉机,再到开汽车,时刻不忘安全第一,处处遵章守纪。别的司机四天跑一趟广州,他就五天一趟;别人的车子常常带病作业,他坚持车有毛病不上路,两到三年换新车;别人常为逃避正当的规费动心思,他年年月月按时送费上门。按月交的他年初一次交清。由于他遵章守法,安全行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短短几年就存款几十万元,还办起了一家铸钢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贺沧洲根据他安全行车致富的事迹,编出一段“顺口溜”:

贺子杰,车子新,多种规费一次清;

善于经营安全好,银行存款丁管丁;

个人说,人人讲,贺子杰开车又办厂;

三月征地七月投产,全年交税7万零。

这段“顺口溜”很快在双峰县城乡传唱开来,贺子杰成了全县司机们学习的榜样。司机们都说“老贺总结的经验生动有趣,听得懂,易得记,用得上。”

从1950年参加工作,1956年进县航运管理站抓安全,近40年来,贺沧洲已经与交通安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哪里需要哪里去,到了哪里就在哪里宣传交通安全。他编出的交通安全“顺口溜”,传遍了双峰县和娄底地区的城镇乡村,听过他宣讲交通安全的群众,不可胜数。

1992年,年近花甲的贺沧洲,从县交通局一个普通干部的岗位上光荣退了休。

望着眼前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听着他朴朴实实的话语,记者心中顿时竖起一座丰碑!

本文素材由贺耿提供。经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