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1)

又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一。

正当我按照惯例,翻看着历史文章,寻找着素材时,不经意瞟见了第一篇文章的发表时间:

2019年3月27日。

到今天,正好是3年又1天了~

再看看了最早那批文章的阅读量,100-200多。

而如今的文章阅读量,也是大差不差。

感觉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有点失落,有点难受...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2)

1、

回忆一下三年来,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是内容。

3年来,微信公众号上共计发了963条图文、视频、消息。

除了节假日,基本没有停更过。

当初那会,周末也从不放过,一周七更。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3)

一个人写确实有点累,后来就改成了每周4篇文章 1部视频,周末不定时更新。

想着,与其每天发没有营养、没有意义的稿子,不如多花些时间,好好打磨下文案。

随后,每隔一段时间也能整出个10000 的阅读量,这令我很欣慰。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4)

其次,就是客户咨询服务。

三年以来,帮助过的朋友,少说也有几万吧。

无论是产品分析、方案推荐、社保、车险、理赔,个人认为:我和我的团队,都保持了客观中立诚信的态度,都尽到了应尽的责任。

这一点,倒是问心无愧。

也顺便问下大家:

对我们的内容和服务有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欢迎提出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5)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6)

~

2、

下面聊聊我们收获了什么。

首先是粉丝。

微信公众号上,粉丝数从0到现在的2万 。

讲真的,公众号涨粉的确很慢。

一方面它属于封闭平台,除非别人主动分享你的内容,不然别人很难看见。

应该是去年,公众号也增加了“话题”功能,能帮助推荐一些爱看的相似内容,但涨粉作用也微乎其微。

放眼其他平台,比如抖音涨粉倒是很快,靠着一部视频,就能在一夜瞬间收获几十万粉丝。

但我心里明白,这些都是“流水”的粉丝。

只有像你们这群主动关注我们公众号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

“铁粉”,谢谢你们的陪伴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7)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8)

~

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自身了,我并不出色,吸引不了别人。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9)

然后就是收入。

感觉保险这行的收入,和上面的政策息息相关。

就比如,2020年底,新重疾定义发布,旧重疾险集体停售,在整个保险市场的营销下,消费者都在赶这趟“择优理赔”的旧重疾险末班车。

于是,整个保险市场,来了一场狂欢,我们也过了一个好年。

然而,狂欢之后,马上虚脱。

大量的旧重疾险保单透支了消费者的需求,从2021年开年到现在为止,消费者对重疾险的热情并不高,整个市场异常惨淡。

紧接着,从互联网保险到线下,从产品到业务员,各项监管政策俱下,上头要好好规范整个保险市场。

于是呢,整个市场都进入了寒冬。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我们这个小群体,只能跟着喝西北风,努力生存。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还是错过了(兜兜转转我们三年了)(10)

我们一直很被动。

政策放宽,我们就好,政策收紧,我们就难,除了等,我们毫无办法。

我们像一艘小船,在时代与政策的浪潮起伏,稍不留神可能就会翻船。

我们缺少了抗风险能力,更可能的是:

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回想过去,过去的3年里也只是在努力忙,却是一阵瞎忙。

我们随时可能被取代或者被淘汰,就像那些不再更新、已经悄然死去的成百上千的保险公众号一样。

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不可替代,茁壮成长起来。

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这才是真正值得我深思的问题。

不管怎么的,个人将坚持在保险行业待下去,一边寻找答案,一边努力。

此心若磐石,天地可鉴。

,